经历长达近一年的筹备,DeepTech深科技联手 MIT Technology Review 即将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全球最权威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榜——35 岁以下年度创新 35 人(MIT TR35)中国区榜单。
4 月 28 日,MIT TR35 中国区榜单启动仪式成功举办。在当天的活动中,围绕榜单的五大板块:发明家、先锋者、创业家、人文关怀者、远见者,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投资人、创业者和技术研发人员代表共同对话,希望在世界科技浪潮里找到中国的定位。此次启动仪式的合作方包括云享客、华兴 Alpha、华兴 Turbo、中科创星、中科院青促会、硬科技创新联盟、华创资本等。
DT君节选了当天对话中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科学家如何创业?如何将科技商业化?
科技创业者(Entrepreneurs):创业者将创新兴科技转化成颠覆式商业模式与创新企业。
主持人: 周翔(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华兴Alpha总负责人)
讨论嘉宾:周曦(云从科技创始人)
吕江(水岩科技创始人)
温子煜(Owlii联合创始人)
姚颂(深鉴科技创始人)
从科研到创业这个转换的道路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周曦:原来我们做科研的时候经常在聚光灯下面,还是觉得自己是挺牛的科研人员,前前后后也拿了很多世界冠军。但创业以后,就千难万难,创业的感觉就是很长的时间都在阴影里面。
在科研里面,我们可能是处在一个象牙塔里面,在这个里面我们会觉得很骄傲、自豪,但是真正出来创业以后,发现自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很多事情做不到,很多的困难都不知道怎么克服。
所以,创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经历,而且我也没有完全放弃科研。在公司,我是CEO,但是我也兼着CTO的职位。所以,我觉得,我有一半的时间在研究上面。客观的说,现在也有一半时间要去做其他的事情,研究是我们比较喜欢的事,这个事做起来觉得很舒服。但是,为了要把公司做好,我觉得花一半的精力做其他事是必须的。
姚颂:我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有一些激情的、有一些新的尝试的生活。我之前因为进入科研比较早,从我大一开始就在实验室,我第一次出国开会是在我的大三上学期,所以在我的本科阶段,我是非常有幸的跟很多的人在美国那边聊。我发现大家在硅谷、湾区收入很好,吃的、住的都很不错。但总感觉会有一些透明的天花板,可能比较安逸,大家没有那么多的激情了。
所以,在我毕业时我有考虑过是出国花 6 年拿一个PHD,还是在这个时间点就尝试一下去创业。创业这个事其实是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刚好在那个点我觉得深度学习可能进入到从大家开始要用这个东西,变成我要好用这个东西的阶段。所以,那个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创业了。
你们的产品,从研发到成型,到真正推向市场,需要多长的周期,商业化过程中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地方?
吕江:时间点还是很重要的,不是说我有技术了,就要现在把这个东西商业化。有时候你现在商业化了以后,你投了很多时间、钱进去,不一定有市场。所以,一定要等市场起来,一定要有这个需求,你要看实实在在的需求,有这样的市场在,你才是有希望的,才可以真正最后取得成功的。
温子煜: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有需求,真真切切的需求。以我们自己为例,我们的愿景是做全息影像,后来做远程的传输、全息传动,然后来解决未来大家出行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愿景,但是这个愿景是需要整个市场的配合才能真正的起来。
对于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商业化的道路怎么看?
周曦:我在 2004 年、2005 年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发现语音识别离使用的距离还非常远。当时感觉,我们大概 18 个月能把错误率降低一半,当时在还有 30%、40%的错误率。我感觉至少得把错误率降到10%或20%才能用,所以说估计还要花 10 年,当时是这种感觉。但实践证明我这个判断是错的,语音识别没过10年就被科大讯飞搞定了。
所以,我觉得语音识别的速度超过了我们预期,但反过来说这件事,人工智能肯定有泡沫,但问题是它绝对是分阶段的、分情况的成熟的,比如说人脸识别,现在就是可以落地的,而自动驾驶、医学图像,可能要晚一些。
姚颂:首先,我们还是需要区别看整个大势,现在很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已经真正的进入可以使用的阶段了,更多的可能是差在成本、使用难度上。
就像无人机,当时大疆之前,大家可能觉得全球可能一年就卖出那么点无人机,包括PC,可能 IBM 在 90 年代的时候还会觉得 PC 全球不会超过 100 万台,就是低估了一个东西成本的下降导致它大规模普及的趋势。
那人工智能,我觉得在这个领域很多业务还是挺贵的,所以就限制了它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的使用,也限制了大家去开拓它更多的应用。但随着发展,我觉得这些所有的成本都会逐渐的降低。这个行业其实就像 DNA,一个双螺旋,其实是商业和技术交杂在一起的,你这边前进一点,那边也可以前进一点。
所以,我觉得整个市场现在是非常的火热,一定是有一定的泡沫的,但是它通过理性的回归期以后,我相信它会回归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因为,到那个点可能是更多的、成熟的、方便的、极致的方案,会更多的进入到真正的应用里面去。
各位对资本或者是投资人是怎样理解的?
周曦:我首先觉得,投资这个事要有平常心,怎么包装都没有用,只有自己准备好了才没有问题。同时,从投资人那边拿资源也是一样的,只有当自己做好了才会吸引到投资人。也就是说,投资人对我们的支持,是要靠我们自己的信用拼出来的。他觉得你不负所托、不会辜负他的资源时,他就会把这个资源给你。
姚颂:我觉得首先是我们的投资人在技术上真的是想过很多的事,所以我们当时很快的敲定。在投之后的相处之中,他们有很多的资源也会帮到我们,这对于很多技术创业者是很有帮助的,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先想清楚所有的事情,然后临门一脚的时候他们来帮你解决。
吕江:第一,我觉得我们的投资人都很热心。他们也的确很想帮你,但是怎么帮,得你告诉他,而且要具体一点,越具体他越能帮到你。而我们和投资人之间的交流,也是经常性的交流,很具体的交流,我觉得是挺必要的,他也了解你,你也知道他那边的动态。
温子煜:我们的公司比较早期,接触投资人的经历也不多,但是我觉得接触之前、之后的看法差的还挺多的。在和投资人逐渐建立起了信任就会发现,虽然资本是嗜血,但人是非常好的,他是非常值得信任的。我们有很多事情,只要我们能定义好,我们希望投资人帮我们做什么,他们都会很尽力来帮我们,这是我觉得非常感激的事情。
DeepTech深科技」招募全球记者、采编。申请加入:[email protected]
DeepTech深科技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