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或者如有标注来源错误,烦请联系我们协商解决,直接在本微信号后台留言即可。
来源:
TOP电商(itopec);
作者:张逸。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进行授权。
「
不做电商等死,做电商找死
」,传统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屈指可数,全国最大的休闲零食企业良品铺子算一个。
从线下到线上,从入驻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到自建微信商城和APP,从建立统一CRM,到开发具有社交属性的零食,良品铺子具体用了哪几招?
公开数据显示,良品铺子2012年线上销售仅有1500万元,2013年近8000万元,2014年4.2亿元,2015年飙升至12亿元,
已连续两年位列天猫「
双11
」零食电商第一阵营。
布局线上并没有阻碍线下业务,反而大有促进!
从2012年至今,其实体门店数量已达1800家,3年间增长了近2倍,积累了会员和粉丝达800万!
2015年,良品铺子全渠道销售额45亿,2016年预计突破60亿元。
当国内许多实体零售商的O2O实践面临困扰时,良品铺子的实践和成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
线
下
是O2O的基石
创业者们都知道,雷军有句名言,「成功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找到能让你飞起来的台风口」。
所谓「风口」,就是要
跟上时代的趋势,在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
。
2
006年恰逢消费升级
,人们讲究是吃好而不是吃饱,对食品的品质尤为看重,哪怕是吃零食,也要吃得更有营养、更健康。
当时,从一家上市公司离职的杨红春看到了这个机会,在武汉开了第一家小店,专卖休闲食品,并起名「良品铺子」。
除了把控产品质量,杨红春最看重的莫过于满足顾客需求。
她发现,消费升级之后人们对零售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希望商家能提供「多、快、好、省、美」的服务。
于是,一种以小包装、精选装、个性装为特色的零食在良品铺子亮相后,因挑选更便捷、食用更方便备受市场青睐。
良品铺子做得越大,杨红春越是看中消费者需求,她说:「
细分领域的市场比较窄,我们只有把工作做得更深入才有可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
为此,良品铺子组建了约100人的研发团队,专门研究什么样的零食最受消费者喜欢。
在良品铺子里,
所有商品都有分类
,按年龄、性别分类等。
后来,
他们还根据不同的场景做分类
,例如,针对看电影、家庭聚会、旅行休闲的零食套餐等。
另外,店铺还会
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推出适合当地的食品。
比如同样爱辣,但湖北人喜欢酱辣,湖南人喜欢鲜辣,江西人喜欢酸辣,成都人偏好麻辣,安徽人则好咸辣……
由于战略精准,运营到位,良品铺子10年来由最初的60多个品种发展到现在1000多个品种,从1家实体店发展到现在1800家,由最初仅限于武汉市区发展到现在覆盖湖北、湖南、江西、广东、河南等多个地区。
▌
触电
是O2O的开始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良品铺子的管理层很快意识到
传统零售业已危机四伏,必须尽快全面拥抱互联网。
2012年10月,良品铺子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独立开展线上业务。良品铺子最初是在天猫上入驻,然后又在京东、1号店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
2012年良品铺子天猫双11只买了100万元,这让良品铺子意识到消费者购物习惯发生变化,移动购物日渐风行。
良品铺子迅速反应,2013年成立了无线运营部,其官方微信平台随后上线,同年良品铺子的移动网上商城——「微商城」正式开通。
线上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端的运营使得良品铺子从传统零售业脱颖而出,成为线上零售小巨头。
2015年双11,良品铺子微商城贡献近800万,成交额整体总额突破1.23亿,牢牢占据零食榜销量前三位。
良品铺子2015年全年线上销售额12亿元,仅次于互联网零食品牌「三只松鼠」。
▌
融合是O2O的关键
随着线上渠道和功能不断丰富、完善,
如何使线上与线下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此,良品铺子做了以下调整:
1)
明确线上、线下顾客的需求与定位
对于休闲零食而言,顾客在
线上和线下的商品需求重点和购买习惯很不一样。
在实体店中,顾客因为可以品尝和散装称重,因此常常会多品种、小份量地购买。因此,实体店的商品策略重点是丰富性。
但在线上,顾客通常只关注销量大、评价多的产品,所以,线上商品必须适当精简和优化,比如推出节庆套装。
线上PC端和移动端也是有差别的。
PC端顾客的最大需求是「便宜」,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因此要多做促销。
移动端顾客时间碎片化更突出,相对而言,他们最大需求是「快」而不是便宜,价格敏感度也不高,因此把握碎片化时间尤为重要。
2)
拓展实体店,完善线上渠道
良品认为,「卖吃的东西,实体店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开通了电商渠道,实体店的巩固和拓展依然是良品铺子的渠道重点之一。
良品铺子走的是直营+加盟路线,为了避免重蹈有些开放加盟企业的覆辙,公司采用的是「傻瓜式加盟」模式。
即加盟者只需提供门店,并缴纳加盟费和首次进货的货款,门店的一切运营管理全部由良品铺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