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一种采用电能驱动并且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飞行器。】
2024年7月22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街道外纳村的农民用无人机进行玉米飞防作业。新华社发(毛虹 摄)
01
为什么是600米以下空域?
作为航空器的运行环境,空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 中央空管委推动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是要解决低空空域有效开发利用的难题。
低空空域指的是垂直高度不超过3000米的空中区域,当前我国主要利用的是1000米以下的空域。
2023年12月21日发布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将空域划分为A、B、C、D、E、G、W七大类,其中A、B、C、D、E为管制空域,G、W为非管制空域。根据该划分方法,eVTOL将主要在G、W、D、E类空域飞行。
图 | 《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
目前,600米是大部分eVTOL可以到达的高度,而且,从试点城市位置来看,这些城市地势平坦,600米能覆盖大多数建筑物的最高高度,因此,将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是谨慎的稳步推进。
此外,网络的信号覆盖可能是另一大原因。
今年11月初,深圳宣布计划新增超过8000个5G-A基站,重点加强对600米以下低空网络覆盖,旨在构建一个以5G-A网络为核心,辅以卫星网络和民航专网的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体系,全方位支撑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落地。
南京也提出,至2026年,目标划设超过1500平方千米的可飞空域,并将现有的真高(即以飞行器正下方地点为基准平面的高度)120米以下的可飞范围扩展至600米以下。
02
为什么是这六个城市?
首先,这六个试点城市的低空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2022年底,深圳出台《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3年12月,《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提出20项具体支持措施;2024年伊始,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
2024年6月28日,直升机从深圳北站起飞。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2024年7月,杭州市发布《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10月,重庆发布《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随后,苏州推出《苏州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可以说,各地都在力争国家低空经济相关试点,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其次,试点城市产业基础和低空基础设施较好。
“要想富,先修路”,低空经济的“路”,指向的正是低空领域的飞行通道、导航通信、空管体系,以及相关的地面基础设施。
深圳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条完备,以低空支柱产业无人机为例,其已拥有成熟完备的无人机产业链条,覆盖生产制造、技术研发、软件开发、商业应用、人才培育等诸多环节,聚集了大疆、丰翼科技、道通智能、路飞智能、天鹰装备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
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应用场景才能探索深化。深圳的低空产业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以及包括旅游业、物流业、巡检业在内的各种低空应用场景,形成了长链条、广辐射的低空产业生态圈。
合肥则具备科创资源优势,已构建覆盖通用飞机、无人机、eVTOL等产业链条,布局“运输+通用”机场体系,还计划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支持建设低空经济重点实验室,推进低空制造业集群化发展,鼓励开发低空应用场景等。
杭州数字经济发达,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无人机技术的研发中心之一。
苏州在空天产业链上集聚了近350家企业,涵盖碳纤维等新材料、锂电池等新能源、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及精密加工、飞控系统、智能装备、无人机整机等领域,其中无人机整机企业21家。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航空工业中心,有着中国最先进,也是最完备的航空工业链条,被称为“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最后,在eVTOL赛道,部分试点城市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eVTOL投产经验。
深圳已进行eVTOL旅游观光航线飞行测试,并且将引进国内eVTOL龙头亿航、峰飞和全球知名eVTOL研发制造商德国Lilium等。在合肥,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了全国产化eVTOL产品立项、论证、设计、制造、地面调试、试飞等多项工作,三款“合肥造”eVTOL机型也在2023年11月完成首次公开飞行。
从地理和资源条件看,试点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开发了“低空+物流”“低空+应急救援”“低空+城市管理”等多种应用场景。比如,重庆属于多山地形,更需要无人机应急救援和物流配送等。
03
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六个城市的地方政府而言,600米以下空域授权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政策利好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和技术支持,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航空器制造产业链,推动低空应用领域的创新与扩展,带动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此外,低空经济带来的低空物流、低空游览、短途运输等组合业态发展,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提高地方就业水平。
同时,地方政府也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管理责任增加了。 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空域资源的规划、分配、监管等,以确保空域资源的安全、有序、高效利用,这对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是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 地方政府需要与民航局、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和机构进行协调,确保低空经济发展的顺利推进。
最后,低空航空器的飞行还需要低空智能融合等数字基础设施, 地方政府要与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等紧密合作,确保飞行安全。
04
全球押注
05
堵点与难点
06
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