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航行警告!实弹射击! ·  昨天  
求实处  ·  他们都说俄语,他们以死相搏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跨年夜,纽约市长官邸被盗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头等大事!白宫:正与特朗普团队密切合作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中方或限制某些技术出口?外交部回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他为 4000 个遗落在街头的手套,拍摄出了一本充满失落之情的写真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20-01-21 14:22

正文

手套在维基百科里的介绍,是 “手的衣服”。而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可靠、最无需遮盖的部位之一的衣服,让手套被赋予了更浓厚的 “保护” 与 “温暖” 特质。
也是因为这样的特质,手套一旦被遗弃或者丢失在路面,那份凄惨与悲伤也会来得更强烈。如果丢失的是单只手套,那还会增添一丝 “遗憾感” 在里面。

全世界范围内对丢失在路面的单只手套痴迷的人很多。2016 年,美国演员汤姆·汉克斯就曾在 Twitter 上发布过单只手套的照片,成为了不小的话题。在 Instagram 上搜索一下 “lost glove” 后,也会发现世界上有很多拍单手套照片的人。

社交平台上的 “失物招领”

不仅仅是照片。电影、文学、艺术作品中,都存在形形色色的单只手套爱好者。
日本东京出生的石井公二也是这些单只手套 “狂热分子” 中的代表。

石井公二

在石井之前,日本除了负责街道卫生的环卫工人,应该没有人会特意关注这些手套。日语里的 “片手袋(单只手套)” 这个词,也是由他给予具体定义的。
石井痴迷单只手套的原因,是觉得可以从这些小小的 “路面入侵者” 身上,窥见很多关于自己居住都市和人物的故事。

乌克兰有一个民间故事《手套》,讲述的是在一个隆冬的下雪天,一个老爷爷带着小狗去森林里打猎,一只手套掉在雪地里,但是他并不知道。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就从这个很普通的画面开始了。一只小老鼠跑过来,它看到这只手套,住在了里面;过了一会儿,来了一只青蛙也住了进去;然后又来了一只狐狸,接着还有狗熊、野猪不断地出现。就像是一个四次元的魔力手套,动物们都住了进去,多少动物都能住进去。最后,老爷爷回来寻找丢失的手套,手套里的动物们都被赶走了……
读过这个手套的故事之后,石井就开始在意起这些单只手套。“是谁?什么时候?为什么掉在了这里?” 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解谜般的初衷,自 2005 年开始,他拍摄了大量的单只手套照片,认真做起了研究。
跟故事里的老爷爷不一样,都市里丢了手套的人,有的行色匆匆、有的筋疲力尽、有的不以为然……能为了一只手套特意去寻找的人并不算多,甚至根本来不及发现手套的丢失,所以路面就出现了很多 “入侵者”。这给石井提供了很多研究的素材。
2013 年他的研究成果入选了神户双年展,获得了奖励赏,还受邀到各地宣讲,凭一己之力让更多人知晓了 “单只手套” 的魅力。十几年的成果,还被他整理成了一本叫做《片手袋研究入門 小さな落しものから読み解く都市と人》的书,11 月刚刚出版。
“只要是了解过单只手套的,没有人不会爱上它。” 这是石井经常说的一句话。

在石井的定义里,丢失在街上的只有一只的手套,就是单只手套。2004 年,带拍摄功能的电话开始普及,不经意拍下第一张路面单只手套的照片后,他就变成了出街不拍到单只手套不罢休的奇怪体质。
2005 年他开始将这些照片发布到网络上。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单只手套都是 “丢失物”,但石井认为单只手套里还有 “拾到物” 这一类。
也就是被谁捡到之后,专门放到了醒目位置的手套。特别是在冬天,这类单只手套经常会被发现,因此他将所有单只手套分为了 “放置型” 和 “介入型” 这两大类。
这两种手套的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可以自由想象。
单只手套是人 “不注意” 和 “无意识” 的产物。为什么人会掉手套,如果要究其最初的原因,那就是无论怎么用心留意,当疏忽的一瞬间降临时,手套就会从我们的手上、包里、口袋里掉落出去。这无关你平凡伟大、无关富有贫穷,这一瞬间到来的时候,人人平等。
至于为什么 “单只” 手套更引人浮想,是因为它比起一双手套,单只的丢失,跟人类的日常行为习惯更紧密相关。石井经常在邮筒、地铁购票处发现单只手套,这就很容易联想到是手套主人为了方便贴邮票、买车票,顺手摘掉了单只手套后,丢失或者遗忘于此的。

长年研究下来,石井发现任何地方发现单只手套都不奇怪。
当然,会有一些场所出现的频率更高。想要找到更多的手套,只需要拥有在走路时时常注意上下左右、犄角旮旯的精神。都市、乡村、山间、海边、都有可能发现单只手套。

单只手套也不只是冬天限定,一年四季都有。只不过春夏秋更多的是军用手套,冬天更多的是时尚系的手套。同时,春夏秋季放置型单只手套的数量也更多。
冬天的自动贩卖机、扭蛋机、ATM 机等,都是单只手套出现的高出没区域。比如上图,可以考虑为是父母带孩子玩扭蛋时摘下而后遗忘在此的
虽然冬天遇到的单只手套情景更丰富,夏季多是被车辗过、雨淋过变得乱七八糟的,但 “单只手套博爱主义”、“单只手套没有贵贱高低之分” 是研究者必保有的心态。
通过 10 年多的研究,石井逐渐在单只手套丢失的情况中发现了规律,基于这些规律,他也将这些丢失的手套做了 “分类”。

他的分类目前通过 3 步来实现。
第一步,是看 “目的”。这个阶段可以将手套大致做分类,手套有保温、保护、卫生、防滑、装饰等多方面的用途,通过这些将其分为 “轻工作类”、“重作业类”、“塑料手套类”、“一次性手套类” 和 “时尚防寒类”。
轻工作类的军用手套是最多的,也是在石井的单只手套研究中功劳最大的一类。因为价格便宜,基本不太会被特别珍惜,即使在路上看到也不会有人特意捡起来。虽然便宜,但因为材料本身有差异,防滑面颜色、形状的不同,这些细节和看点让普通的单只军用手套有趣了起来。
重作业类的单只手套相当厚,经常出没于工程现场,自带一种奇妙的可靠感。而有不少是皮革材质的,日常使用感又赋予了它们一种独特风味。
塑料手套拥有不可思议的颜色和形状,跟服装一样还有流行色,光泽感是最大的魅力,除了使用场景最多的水边,偶尔也能在以外的地方发现。
一次性手套因为多用于医疗和饮食业,处理也会更加小心谨慎,所以数量不多,颜色透明带来的“隐身”特质也让一次性手套不容易被发现,遇到了就是赚了。
在时尚界手套会以 “皮革”、“毛线” 来分,但在单只手套的世界,都要统一被归为 “时尚·防寒类”,材料跟丢失场景没有特别大的联系。不过在最冷的冬天,时尚类手套的颜色、素材、形状会迎来全盛期,此时也是单只手套观察者们最兴奋的时候。
又因为这类手套中有很多一看就价格不菲的,所以会有经常会被人捡起放到街道的醒目位置,寻找起来也容易一些。
然后到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关注 “过程”。在这个阶段又可以将单只手套分为三类。
单纯被人丢失了的叫 “放置型”,有人捡到放在醒目位置的叫 “介入型”,而为了一些作业需要,专门使用单只手套的叫 “实用型”。
通过有无人为干预这件事,也让单只手套产生了 “寂寞” 或 “暖心” 的既视感。
放置型的大多是很寂寞的存在。虽然知道不是手套主人故意落下,甚至也在为丢失而伤心后悔,但那只被孤零零剩下的单只手套本身,总会显得十分寂寞。
介入型就暖心多了,毕竟多少被人照顾关怀到了。遇到介入型的单只手套时,比起丢失手套的人,更容易想到拾到者。介入型的手套会强烈刺激你去想象人和人之间看不见的连接。
虽然都市人很容易被冠以 “冷漠”的标签,但掉在地上的单只手套,还是会很自然的捡起来。
不过根据观察者发现单只手套的时机,放置型的手套也可能变为 “介入型”。
石井也说自己有过观察到同一个单只手套在数日类移动到各个地方的经验,很有意思。
实用型跟放置、介入型截然不同,甚至都不是无意丢失的,但既然都是单只手套,石井也将其收录到了自己的 “单只手套研究” 中。比如在剖鱼时,为了防滑用来来压住鱼身的那只。了解实用型单只手套,会有助于他发现手套用途的多样性。
第三步,是看“状况和场所”,根据各种各样发现的场所和状况来做最后的分类。
放置型单只手套
放置型里的第一大类是道路系,主要集中在主干道、高速公路,军用手套、塑料手套、时尚类手套比较多。
人行道系也属于放置型。等红绿灯是注意力最散漫的时刻,所以容易丢失;同时过马路又是最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刻,所以也更容易发现 “异样” —— 比如丢失在路中间的手套。
“光是想象涉谷车站前最大的红路灯路口一年会有多少单只手套丢失,就让人不寒而栗……”
海边系里大都是军用手套,可能是在渔船港口作业时用到的,也可能是从很远的国度漂流至此的,这是海边系跟都市里的单只手套最大的不同之处。海边系的单只手套里,似乎还藏着更宏大的故事。
车筐系是石井最头疼的分类,尤其对于是否应该分到 “放置型” 里。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筐里发现单只手套的概率很高,但这其中如果是手套主人不小心暂时留在车筐里的,就叫 “暂时的单只手套”。如果是废弃的车,那车筐里的单只手套就可能是故意被遗弃的。同时可能性虽小,但也不排除有路人捡到单只手套后放入周边车筐的情况……总之关于车筐系单只手套的研究,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农田系也很有趣,除了单纯被遗失的单只手套,还有用作“稻草人”的单只手套,这种复杂的情况就要被归为 “放置 ‘实用型’ ” 了。
还有电桩系、公交车站系、停车场系。以及融雪再见系,来自北海道的单只手套爱好者的新发现。
融雪之后的北海道各个公园内会出现很多单只手套,有不少看起来应该是小孩子来玩耍时丢失的,然后就这样被大雪覆盖,所以融雪之后容易发现。
介入型单只手套:
介入型现在可以分为 11 类。通过单只手套出现的区域,可以分为护栏系、三角路障系、电桩系、公交车站系、护网系、垃圾场所系、室外机器系、花坛系、失物招领区域系,以及各种棒状物体系。
东京站和品川站的失物招领所里,单只手套的数量呈压倒性优势。还会不定期 “更新”,石川在偶尔 “看单只手套瘾” 犯了的时候,还会专门去瞧上一瞧。
垃圾场所系的单只手套,一般都放在垃圾桶边,或者垃圾箱顶,从这些手套里可以感受拾到者内心的动摇。也许是随手捡起,但一时找不到更好的地方放置,也许是准备再扔掉的瞬间又心软了下来。
比起放置型,介入型单只手套的趣味性和戏剧感就浓厚许多了。
还有专门被人系在栏杆上的,贴心装入塑料袋留在路边的,挂在电线杆上的,半开玩笑的插在三角路障上的,刻意放到路边花坛正中央的,套在路边棒状物上之后故意将中指竖起的……
介入型的单只手套像是一场拾到者间默默展开的创意大比拼,这些无聊又可爱的 “举手之劳”,让单只手套离开原本冰冷的角落、路面,成为吸睛的焦点,甚至成为当代街道艺术的一部分。

在东京,有两个单只手套的“圣地”,一是筑地市场,作为东京早晨最忙碌的地区之一,也是手套使用率和脱戴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名副其实的单只手套天堂。
另一个是东京湾内。再具体一点,是连接千叶市和横须贺市的国道 357 号(东京湾岸道路)的有明到新木场的区间,包括周边的月岛、晴海、丰洲等地。被钓鱼爱好者们称作 “东京湾内” 的地方。因为有大量的运输公司和食品工厂,手套的使用率也相当高,所以丢失率也很高。

十几年的研究也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比如从到 2006 年末到 2007 年初,单只手套的数量比起其他年份翻了倍,结果再回头看,那一年正好是日本的 “暖冬”。在温暖的气候里,佩戴的机会减少,人们自然也就更容易忽视手套的存在。
就连单只手套的形状,也在他的研究范围内。
研究的过程中,也收到了很多来自其他单只手套爱好者的问题,比如 “左右手哪只更多?” “男款女款哪种更常见?” “如果好几只手套同时出现还能归于 ‘单只手套’ 吗?” 这些,也都是他现在也无法肯定回答的。
至今为止石井已经拍了至少 4000 张单只手套的照片,今年也是他研究单只手套的第 15 年,但他也很坦诚地说现在的研究成果还远远不够。单只手套的种类、出现场景,每年都在更新,还有很多错误判断推翻自己的时候。
石井说可能究其一生也无法完成,但这也大概也是他沉迷研究单只手套无法自拔的原因。
如石井所说,单只手套是很容易上瘾的。石井试图说单只手套的身上可以发现更多都市人的秘密,与此同时,如果像《玩具总动员》一样,单只手套也有思想,它们又会想些什么?会不会在深夜相互吐槽 “丢掉” 自己的主人,或者也彼此分享自己每一天的 “人类观察”……
一旦知道了它们的存在,走在路上,会很难不让自己去注意,而一旦发现有趣的场景时,就更难抑制自己按下快门的欲望了。
不知道你是否有点在意起这些小小的路面入侵者,不过走在路上寻找单只手套时,也千万小心不要让你自己包里的手套成为别人的 “研究对象”。
// 作者:李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