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我国经济仍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驱动,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钢铁下游行业对钢铁产品品种质量和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钢铁企业要主动作为,积极适应。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钢铁行业运行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在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受到全行业普遍关注。一是受市场的影响,粗钢日产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钢材价格波动的风险在增加;二是钢铁企业反映强烈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全行业资产负债率仍然较高,企业财务负担仍然较重,去杠杆难度仍然很大;三是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亏损,全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在主要工业行业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实现全行业脱困的基础仍不牢固;四是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和电炉违规建设和盲目发展任务艰巨;五是钢材出口持续下降,将增加国内市场压力。
为此,全行业要按照年初理事(扩大)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配合做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
下半年将进入完成全年化解任务的决胜阶段和清除“地条钢”的核查验收阶段,我们要按照中央“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的要求,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促进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加快退出。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决不允许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决不允许对落后产能搞等量置换,决不允许违法违规建设新项目”的要求,全面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工作,尤其重要的,是要坚决防止“地条钢”以各种名义死灰复燃。
第二,着力推动去杠杆工作取得成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检验去杠杆的效果如何,一是要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没降,企业融资环境有没有改善;二是要看企业的财务成本有没有降、财务负担有没有降。因此,要继续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企业去杠杆工作的进展情况,争取进一步支持,促进相关政策尽早落地。要加大行业去杠杆工作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为企业去杠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加强行业自律,积极促进行业平稳运行。
我们提出“控产量”是指企业要实现有效益的生产,不能一遇效益好就盲目增加产量,否则造成供需失衡,必然会带来钢材及原燃料价格大幅波动,最终损害的还是企业利益。特别是要重点做好板材生产企业的市场自律,大家要切实采取措施,有效防止销售环节的恶性竞争。要密切关注汽车、家电、集装箱和船舶等行业对板材需求的变化,并及时组织企业采取自律措施。长材生产企业要关注下半年需求变化,特别是关注相关政策、环保及季节性变化对生产的影响。长流程企业要更加注重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钢材生产出口企业要坚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长计议,保持合理的钢材出口数量。
第四,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抓手,推动转型升级。
我们要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全面提升钢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并重点推进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电、机械、船舶与海洋工程所需高端钢材品种研发和推广应用。全面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和服务意识,积极推动服务型制造,努力满足未来制造业发展新要求,加快实现由钢铁制造商向钢铁服务商转变。用质量、服务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形成未来企业竞争新优势。
第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依法依规排放。
钢铁行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先进适用以及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改造,确保能耗全面符合国家限额标准、主要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继续组织开展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工程水平的支撑能力,提高企业绿色制造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引导企业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打造全供应链的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钢铁与建材、石化等行业的跨界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突破含重金属冶金渣和脱硫渣等的无害化利用技术的瓶颈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