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职场平头哥
没有阴谋,阳谋很多。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但是干要讲技巧和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职场平头哥

“颗粒度”到底是在说什么 | 151

职场平头哥  · 公众号  ·  · 2020-12-11 10: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越是新兴的行业,越喜欢造词。
因为这是争夺定义权,从而强调自己权威的一种方式。
受人诟病已久的互联网行业就是个典型, 比如这篇《 如果郭德纲是个互联网人 》。
语言是重要的工具,不只是为了和别人把话说清楚,更是为了自己把事情想清楚。
听到别人使用一个自己不能准确说出意思的词,都应该去查查看,搞懂它的定义,而不是人云亦云地使用它。

否则久而久之,
①错过了一个学习新概念的机会;
②允许别人用不精确的语言往自己脑子里面灌水;
③让别人灌进自己脑子的水和本来有用的知识祸祸成了泥。
今天我们讲讲颗粒度这个词。
一个典型的颗粒度不对的例子:
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打开冰箱门,放进大象,关上冰箱门。
每一句都是对的,但是没屁用。

【最常见的颗粒度不对的场合】
  • 希望对方给出详细信息,但是对方却讲得太虚
    颗粒度太粗,都是抽象的概念,最典型的例子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只讲逻辑上对的事情,但是完全不考虑实际做的时候如何执行。

  • 希望对方下定义/概括定性,但是对方却讲得太细
    虑滔滔不绝举例子讲细节。说的都是真话,说的也都是对的,甚至说的也都很有趣生动,但是,避开了对“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事情”进行定义。


颗粒度
英文 granularity,本意是指拍照时显影后,胶片均匀曝光区域颗粒的统计分布。后被引申用于各种“细致到何种程度就可以描述清楚”的场合。
鉴于现在大家普遍都用数码相机了,我们拿任天堂游戏举例:

这是卡比兽

这是动森里自定义设计的像素画卡比兽

两图对比就能直观地看出,格子数量的多少,会决定线条是不是光滑,过渡是不是自然,从而导致最终画面里面的细节是不是足够丰富。
这个格子,就是很形象的颗粒度的概念。
【颗粒度的关键要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颗粒度包含这2个要素:
无论颗粒度的粗细,它都应该能够展示清楚你描述的事物的全貌。
卡比兽就得是卡比兽,不管你是像素画简笔画还是精细的素描或者CG,不能因为画得细致程度不一样就不是卡比兽而变成妙蛙种子。
颗粒度越粗,越便于了解“整体什么样”,颗粒度越细,越便于了解“细节什么样”。
如果目的是最快速画出卡比兽,自然就是抓整体轮廓,这时候爪子指甲上的反光不重要,因为它并非卡比兽的特征;但如果目的是画卡比兽毛绒玩具的设计图,因为要考虑构成爪子的材质,那么反光与否就变得重要了。
【为什么用“颗粒度”而不是“详细程度”】


从这张图就能看出来,颗粒度这个词的定义中,包含了“ 为了讲得多清楚,需要包含多少细节 ”的概念,等于把细节进行了一次潜在的分层。
“颗粒度”不对,是说咱们讨论的细节不在一个层级上,你给出的细节过多或者过少都有可能,甚至你对细节的分层本身不对。
而“详细程度”,有点想个连续分布的概念,“再多点细节”,“再细一点”,可以无限要求下去,但很多时候沟通不清楚,真的不是细节不够多,反而更有可能是细节给得不对,甚至细节给出得过多。
当然,人云亦云用颗粒度代替详细程度,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说什么的人也很多。
这种时候不一定要去跟ta较真,你这个“颗粒度”的词用错了。特别是对方是老板或者客户的时候,那就得非常看人看场合了。
但至少你搞清楚“颗粒度”这个词是什么,会便于自己去想明白和讲明白事情。

【“颗粒度”怎么用】
既然用得最多的场合是搞清楚一个东西到底什么样,那参考下面的顺序即可( 此处以自己来讲,对方来听这个角度举例,比如写方案、写计划……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