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齐鲁晚报
为读者服务,与读者俱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齐鲁晚报

梁博:“史上最悲催冠军”,沉寂5年,你终于又火了!

齐鲁晚报  · 公众号  · 山东  · 2017-03-26 09: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那些感动了自己的歌,

是最好的证明。

···


灵魂歌手

“灵魂歌手开唱瞬间,

能击碎万颗心

他不属于瞬间,

他属于永恒。



2017年3月,

在大众面前“消失”了五年、

被媒体称为“史上最悲催选秀冠军”的梁博,

终于恪守五年前夺冠时的诺言,

以一首自己原创的歌曲

震撼亮相湖南卫视《歌手》现场。



他一开口,

全场震撼,

直击人心的音乐,

让老干部李健都忍不住赞叹:厉害!

可他早已为此次参赛声明:

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夜,

我不为证明,只为感动。



凭借现场完美的演绎 他被一起比赛的重量级歌手们互投为冠军,但却因未能挤进赛制规定的前四而憾别舞台。


在各路粉丝,甚至连林志炫李健都为他大呼可惜的时候, 他却一如既往,宠辱不惊: 音乐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只属于它的听众。 它不要最牛,但要感动。



犹如五年前

这个以安静、清新的摇滚演唱,

叩开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

全国总冠军的大门一样,

人们再次惊讶于这个长春青年

震撼人心的音乐时,

仿佛再一次发觉了这个90后男孩

确实有点不一般。

依旧是,

没有故事渲染,

没有言语煽情,

没有装点配饰,

依旧自由洒脱,

依旧宠辱不惊。


对于自己要走的路,

他仿佛天生 就知道怎么走。



时光流转, 这份坚定早已在2012年中国好声音总冠军决赛之夜初现端倪。


在所有导师和观众都嗨翻了天, 在其他选手都在流着眼泪,诉说自己的各种感激之情时,这个三个月迅速爆红的耿直BOY---梁博,却不顾旁边主持人华少 “来点情绪” 的煽动,依旧在台上不急不缓地说着自己想说的话: “我只说一句话, 有机会一定让大家听到自己写的歌儿。”



与其他选手的

煽情、夸张、悲喜形于色相比,

这个在舞台上始终如一的淡定哥,

似乎是个不识趣的另类。


在《中国好声音》录制的3个月里,

编导数次要求梁博换换

永远不变的白衬衣和深色西装,

“戴个链子,加个logo”,

或者对导师和观众言语亲近、活泛些,

他全都拒绝。


他说: 人真实了,

就容易把握自己的方向。

你会丢掉很多包袱,

活得轻松。



即使见到那英、崔健、李宗盛这些大腕,

他也完全没有难以自持的情绪。

“我这么说可能有点不尊重,

但我见到他们,

只是觉得亲切,

没有崇拜和激动。”



人们夸他淡定成熟,

可他却不领情:

我不会因此自豪。

因为这和唱歌水准一点关系都没有。”


梁博的举手投足都在说明:

他在乎什么,

像他的偶像崔健一样,

他清醒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不要什么。


崔健是一个精神使者,

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可以真正放弃一些东西。

我们大多数人痛苦就是什么都想要。”



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他在21岁一举成名,

却在商业大火的时候,

选择销声匿迹远赴美国;

只为制作一个纯粹的音乐专辑。


那段时间,

他的生活范围不超过方圆一公里:

每天在房间弹琴,在户外跑步,

在固定的几家餐馆吃饭。



他曾渴望成为明星,

可是在成为明星后,

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果断放弃了看似光鲜亮丽的成功, 远赴美国, 选择了 “无通告,无作品,无演出”的三无生活。



非议、流言、威胁、博弈、坚持……

没有人知道他为这次放弃付出了什么。

可是在美国那段完全沉寂的时间里,

他却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音乐大咖:

曾经给杰克逊演唱会担任贝斯手的AlexAI。


在小教堂和自己的贝斯手聊音乐,

在街上即兴演奏,

梁博沉浸于那种纯粹的、

没有架子的音乐氛围,

成了他两年来最快乐的时间,

这也是无意中被国内媒体

曝光的“街头卖艺事件”。



即使在其他歌手都趁着“后好声音时代”, 出唱片,做广告,大红大紫, 他却 被媒体称为“史上最悲催的选秀冠军”的时候, 他依旧不改初衷。 他许诺“没有作品,绝不回来 。”



音乐圈汪峰等大咖曾如此评价他:

几乎没有人会从一个高起点自愿降为负数,

开始向零起点跋涉,

并且耐心自信的朝着目标进发。

梁博有着迥异于同龄人的清醒和坚韧,

我欣赏他的坚定和才华。



坚持做音乐,

不屑于比赛的梁博,

对于竞技也有着自己清晰的认知。

上《中国好声音》是因为受老师的鼓励,

他希望获得四位优秀音乐人的指点,

告诉他哪行哪不行,

然后回去继续做音乐。



而此次上《歌手》,

他说创作人“内心里最根本的诉求”是

希望给自己的作品一个好的展示平台,

他直言检验一首歌的好坏应该取决于观众,

就像吃饭一样,好吃就是好吃,

“观众有绝对的发言权”。



所以,他坦然接受离开舞台这件事, 因为不论在《歌手》还是在《好声音》于他来说: 名次,商业,广告,不管结果如何, 专注做更好的音乐才是他的追求。 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这一点对我们普通人都很难,

更别说身在处处浮华遍地,

到处是攀比的娱乐圈。

是不是有的人,

天生就知道自己要干嘛?



凭着这份专注和纯粹, 2014年4月,这个自称异想天开的神经病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同名专辑《梁博》。他还首次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发表了沉寂两年后的第一条消息《好久不见》。


他在文章中如此说道: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但我从未离开过。

只为我的初衷。

2014, 这是我的同名专辑《梁博》,

代表的就是现在的我,

真正的我。



这张沉寂将近两年制作的专辑, 分别荣获QQ音乐2015年度盛典, 年度最佳唱作 专辑奖 及第15届音乐风云榜“最受欢迎唱作人”奖。


可是对于用心制作的这张专辑,

梁博却依旧清醒,

他说,它不会引起很大关注,

这是一张“耐听”的作品,

“经得起时间考验”



而在他开通微博的三年时间里

不声不响的他一下子荣获了200多万粉丝,

可他的微博数至今却只有150多条。


除了少数的活动公告之外,

他甚少在上面发布自己的任何信息,

人们劝他和粉丝多些互动,

可他却说,

对粉丝最好回报就是,

做自己,好好写歌,

好好唱歌就是最好的回报方式。


追根溯源,

这份坚定来自他从小对音乐的痴迷。

这个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爱上音乐的男孩,

从拿起吉他起就没放下过。

从弹唱Beyond到自己“瞎写”,

这个在班级里被排挤,

有点边缘化的傻小子,

在音乐里找到了自己最好的童年。




可是到了中学,

留长发、组乐队,搭舞台……

痴迷音乐的他却因状况频出,

被学校视为“问题学生”。


他不得不一再写保证书,

保证现场不会失火,

这种要死要活的不罢休

以及对音乐的痴迷,

让学校都怕了。


甚至当他凭专业课第三名的成绩考 到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 学院的老师还被中学的老师警告说: “收了这个学生, 只会让你们学校翻天。”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和他一样,

只在乎好音乐的好老师,

进了大学,在老师的鼓励下,

完全沉浸在音乐里的各种演出,

让梁博觉得如鱼得水

他甚至被同学称为“小汪峰”。



参加完好声音,

他获得了更大范围的认可。

一举成名之后,有人惊呼:

“我坚信中国摇滚的未来是梁博的”。


可梁博却不这么想,

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甚至从来没想过去扛一面旗,

或者发动一场革命:

我无需引导大家,

为自己真正热爱的事而努力,

是最幸福的事。


他直言:

“好音乐,

应该力求得到共鸣,

不能盲从。”



坚持不盲从的他,

清醒地走着另一条路:

每一年努力创作出色的音乐作品:

《梁博》、《迷藏》……

为了更好的音乐品质,

每一次与无数个“不可能”博弈,

每一首歌亲自编曲填词,

每天至少一半时间练琴。



恪守承诺的他,

如今带着感动了自己,

也感动了大众的歌回来,

似乎也证明了人生总有另一条路,

用作品震撼人心,

靠作品也可以火起来。


他说: 没有更多想说的话,

只有好歌和精彩的演出是你我真正期待的。

这条暂时寂寞的路我走的很快乐,

因为后面有彩虹,

而不是盲行。



梁博,沉寂五年,

你终于凭作品又火了。

愿你开唱瞬间,

总能震撼全场。

编辑:77


复制下方关键词 并回复  获取精彩内容




丨济南网红外卖丨山东人倒装句 丨冰淇淋盘点丨

丨零食冷冻大体验丨卧底济南Apple零售店丨

丨济南小龙虾外卖丨小众饰品丨

春雨春雷春雪...济南这个“假春天”还得持续一周,下周末直接飙到25℃!


跨越物种的旷世奇恋!西红柿里长出了“草莓”,我就想知道这样还能吃不?


中国气象界有点萌!先是问大象做错了什么,为啥要气它?又关注了雨神萧敬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微设计  ·  现在的土豪都开始玩“草”了
8 年前
区块链铅笔Blockchain  ·  【国际】迪拜金融监管机构发布ICO警告
7 年前
上海初高中数学  ·  你这样,这辈子别想学好数学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