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5广告资讯站
你喜欢的那些H5,小站都能帮你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H5广告资讯站

花100W做的H5,却没3万块的有传播力?这是为啥?

H5广告资讯站  · 公众号  ·  · 2019-03-19 14: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这是H5资讯站的第 831篇更新 -

(小呆独家原创文章)

摘要: 标题所说的100W和3W都是象征性数字,这一期,小呆想和你聊的是,互动电影类H5在营销领域的现状与发现。 看完这期文章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个数字差距远远不止30倍!

---------------------------------


自电影诞生以来

人们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

固定机位拍摄的影视作品,在将来的某一天,真的能和观众发生互动么?这将会是多么有趣和新奇的事情!

让电影直接与人发生互动?这真的可能么?

别说是在概念提出的80年代,即使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种 “介于真实与影像的虚假选择”类构想,也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2018年,大火的互动电影游戏 《底特律变人》

在游戏行业可能还能勉强实现,但在移动手机、微信里、或者说互联网广告中,想应用这样前卫的技术和构想,这怎么可能?



3年前的一个惊喜

小呆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但直到2016年,我在微信里看到了H5《活口》的上线。

这支前期并不被看好的“互动电影”,出乎了所有人意料,谁也没想到,色调昏暗、气氛压抑的《活口》。

居然在上线当天,成为了现象级事件,它的出现,就好比在互联网营销圈里扔下一颗炸弹,一下子把所有同行都给轰懵逼了。


2016年上线H5互动电影


H5内置的所有场景分镜图

虽然作品在当时,并未击穿互联网营销这个圈层,但他确实让所有同行,都意识到了一个趋势,那就是,“互动电影” 应该是,或者说必然是,行业未来的一个大方向。

《活口》因为是三位主创的自发项目,所以没有具体的费用预算,但如果按照这个水准的项目来给客户报价的话,成本一定是会过百万的。

点击链接,观看《活口》作品分析: 99%的人都玩不过的《活口》,也许是H5的新出路!


在新赛道上的“冲刺”

随后,嗅到商机的大厂和各路团队,开始试水“互动电影”,而在这个新赛道上,实力最为雄厚的玩家,应该就是腾讯互娱团队了。

过去两年,腾讯互娱耗费巨资打造了,忘忧系列代表作品,先后上线了 《忘忧镇》 和《忘忧酒馆》两支重量级H5,想通过新场景,为游戏产品做推广。

尤其是《忘忧酒馆》,可以堪称史上最贵,单单从执行成本来推算,大几百万可能都不够!

《忘忧酒馆》H5作品链接图

(H5体验长度大约需要:35分钟,可在文后观看视频)


2017年上线H5互动电影


《忘忧镇》H5内容结构图

而《活口》的三位主创,后来也分道扬镳,他们或是加入了新团队,或是组建了新团队,随后陆续出品了:

《黄道吉日》 (试水电商推广)- 已下线

《武当密案》 (试水游戏推广)

《记忆重构》 (试水互动游戏产品推广)

等等作品。。。

而这些项目,也都是动不动都要耗费上百万预算的大制作H5。

《黄道吉日》互动电影类H5

《武当秘案》

(H5体验长度大约需要:8′00″,可在文后观看视频)


《记忆重构》系列互动电影类H5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这些诚意满满的大片,拥有了更多的预算、更好的条件和更强大的渠道力量,可这些“互动电影”再也没有真正意义的刷过屏,就更别说,妄图复制当年《活口》的影响了。

专业团队+专款投入+大品牌背书+未来趋势跟进,这么完美的加乘,怎么就翻车了?

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为啥用户又不愿意看了呀?



这不是影院看电影,这是刷手机!

其实,互动电影类H5在过去两年一直在刷屏,只不过刷屏的不是,这些名门正派的“特效大片”,而是一些野路子的贫民小电影。

这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网易的《Julia》戏精系列和神舟专车的《Michael王今早赶飞机迟到了…》这样的H5。

《Julia》戏精系列全家桶

点击链接,观看《 Julia 》系列作品分析: 专访|网易告诉你,如何打造一支戏精风格的刷屏H5

同样是可交互类视频,但这些H5,一点也不高大上,一点也不上档次,对比来看,效果简直LOU到爆呀!

可是,人家就是靠着这样“很便宜”的H5,卖货刷屏两不误,这是啥子情况???

《Michael王今早赶飞机迟到了…》互动电影类H5


小呆觉得,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有两个:

1.用户使用场景的思考: 也就是说,去思考大家在什么时候会看到你的“互动电影”,想想看,你在用手机时,要么是在坐地铁、要么是在工作中、要么是在聊天当中。

时间是极其碎片化的,在这样的场景下,人的耐心都是特别差的,不管谁,都是这个情况。

你突然不经意间打开了这么个东西,就算他做的再精致、就算他的内容再新颖、再精巧,你有耐心看上几十分钟么?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绝对没有!

而且大家天天都被埋在信息泡沫中,要看的信息简直太多了,我们更希望的是“被安排”,而不是“去选择”,看个视频还要点半天?选结局和故事方向?哪尼!你要累死我么???

2.创作思路的错位: 那些大制作的H5互动电影,最大的误区就是,把影院场景的影像制作思维和移动场景的特征混淆在一起了。

移动互联网需要的是主观描述,而非客观讲述,需要更多的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身临其境,而不是第三人称视角的说教。

因为这才会增强沉浸感,你得让观众感觉到,是“我”自己在玩才行。

大片类互动电影在朋友圈以营销广告出现时,经常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打开时,一顿纳闷,看了10分钟后,忍不住就给关了。

这?“这究竟是啥?算了,我还要忙别的事情,就不看了。

就算你有耐心看完了,也会让人觉得,品牌是在搞行为艺术,最后关掉H5,或者转发到朋友圈,然后加上一句类似 “人傻钱多” 的点评。

所以,超轻量、少交互、快节奏的戏精系列H5才会更受欢迎,因为他更适合移动场景的特征,用户看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3分钟就能看完,而且内容轻松有趣,而超重度、多交互、慢节奏的大片级互动电影,就不太适合移动场景的产品营销了,起码说,不适合大多数产品。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花100W做的H5,却没3万块的有传播力了吧。

二战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在上演,在日美海战时,日本军队对于火力点的布置、战船的部署、人员的调配都研究的非常细致,堪称教课书级方案,但他们还是失败了。因为,他们就没想明白,这场仗其实就不应该打!

同样的道理,一切想刷屏,但又不以用户场景和用户习惯出发的互动电影作品,也注定会被冷落。


那么,互动电影真这么不靠谱么?

其实,这类大制作的互动电影,都是很花心思的好作品,但可惜,在应用场景的思考上走了弯路。

不过好在,从今年开始,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方向终于算是找对了,如果做营销,那就专为影视剧服务做推广,像是《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的做法,虽然还不算成熟,但路子对了。



H5互动电影《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

或者直接将互动电影独立成产品,而不是用于推广其他产品的广告来对待,把应用场景从朋友圈引向APP,或者小程序,这样会带来更好的体验。

其实回到根上说,《活口》最初就是一款“互动电影”产品,他内部集合了故事、交互、支线剧情、甚至还有支付设计,他本身就具备变现的能力,所以,他真的不是什么营销广告,而是数字产品。


H5游戏内置的全景图

不是广告,却被当成广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当时H5=广告,谁让《活口》太超前,就连主创们都还没来得及想明白很多问题。

但好消息是,目前在圈内,小呆听到了很多重量级互动电影产品正在开发当中,所以,今年是有大片看的,互动电影的发展路径也变的逐渐清晰了起来。


互动电影的未来走向

如果要用于移动营销,需要的是短、频、快、的小型互动电影H5,投入少,周期短,效果好。

-

而如果要用于产品开发和布局未来市场的话。

那么,小呆还是建议你多研究产品类的重度互动电影,因为5G时代要来了,万物互动也真的要从口号变为现实,在新的时代,视频的单向制作思路肯定要发生改变,而互动电影,就目前来说,是最为明显的发展趋势。

举例说:现在大家都用手机看电视剧和电影,那么未来的电视剧和电影会不会也互动化?

必定使用场景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电视了,设备已经具备了可交互能力,而且网络带宽也允许你这样做。

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实践案例,并且已经制作成了产品投放了市场。


2018年真人互动电影英剧《黑镜:潘达斯奈基》



《黑镜:潘达斯奈基》故事结构图


面对这样的趋势,不知道你会怎么看?

关于互动电影,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或者有其他问题?欢迎你留言与小呆互动~

我会为你一一解答,这期的内容分享到这里也差不多了。

《黑镜:潘达斯奈基》截图

如果你喜欢这次的分享内容,请转发给更多人!也希望你为文章: 留言✏️ 点赞 👍

好了,这就是本期的分享,想学习和了解更多关于H5的制作、策划、设计的知识,请关注小呆,下期有更多好内容分享给你,咱们下期见!

相关主题文章

99%的人都玩不过的《活口》,也许是H5的新出路

专访|网易告诉你,如何打造一支戏精风格的刷屏H5

.

进入资讯站社群,看H5分享

- 加微信: zixunzhanxiaomi -

微博:@小呆xdxd QQ群:465521360   微信:zixunzhanxiaomi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