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监察委前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为监察委、法院、检察、公安、律师等从业群体提供一个相互研讨交流结识的平台,主要包括:相关监察改革资讯、监察委理论研究、监察及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实务,以及涉及上述领域的文学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1818黄金眼  ·  女儿下巴缝了30多针,她:他们的态度实在无法 ... ·  12 小时前  
南都周刊  ·  何小鹏,重磅官宣! ·  19 小时前  
新华社  ·  《哪吒2》,又有好消息! ·  昨天  
扬子晚报  ·  刚刚,国企回应:不存在违规操作!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监察委前沿

【聚焦】村(社区)干部可直接选聘为事业编制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可直接选聘为机关领导干部或者参与创办企业!

监察委前沿  · 公众号  ·  · 2018-02-03 13:02

正文


来源:干部参阅


日前,江西省印发了 《关于定期开展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公开选聘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定期开展从优秀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街道)机关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试行)》 ,打通优秀基层干部晋升通道。


具体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要求?一起来看看吧


内容(一)

根据实施意见,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公开选聘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将坚持分县竞争、分类选聘、好中选优原则,全程公开透明。实行定期选聘,每1到2年开展一次。


选聘对象除符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基本条件外,还需近2年所在村(社区)年度考核综合排名均在乡镇(场、街道)前1/3以内,或任职期间本人获得过2次以上乡镇(场、街道)以上表彰奖励。


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连续满5年以上,或任村(社区)主任、党组织书记连续满7年以上且现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工作,或任村(社区)主任连续满9年以上。


内容(二)

从优秀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街道)机关领导干部,将注重人选业绩,突出乡镇(场、街道)党组织推荐和县(市、区)委组织部的审核把关作用。


坚持竞争性选拔、分类选拔,实行定期选拔,每2年开展一次。选拔对象除符合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外,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事业编制人员必须在乡镇(场、街道)工作满5年以上;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村(社区)干部必须为任现职连续满5年以上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任村(社区)主任、党组织书记累计满7年以上且现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工作,或任现职连续满9年以上的村(社区)主任,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


大学生村官必须为服务期满且已转为事业编制或考录为公务员,或从选聘到村任职起工作满4年且目前仍在村官岗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这意味着:今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均有机会通过定向招录选聘到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队伍中来;符合条件的优秀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则可以通过选拔走上乡镇机关领导干部岗位。

为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创新创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江西省人社厅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都提出了江西省内的事业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派符合条件的专技人员到相关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或者依法利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在职创办企业 。具体如下:


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

1、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选派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相关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


2、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应当签订三方协议,约定工作期限、报酬、奖励等权利义务,以及依据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形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以及成果转让、开发收益等进行权益分配等内容。


3、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不能在挂职企业或项目合作单位领取薪酬。个人按照有关规定在挂职企业或项目合作单位获得的其他报酬,应当全额上缴原单位,由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4、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与专业技术人员变更聘用合同,约定岗位职责和考核、工资待遇等管理办法。


5、合作期满,专业技术人员应返回原单位,单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业绩突出人员在岗位竞聘时予以倾斜;所从事工作确未结束的,三方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协议。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协商一致,自愿流动到企业工作的,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科技型企业

1、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履行本单位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或者依法利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在职创办企业。


2、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的,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同意,报主管部门批准。


3、事业单位应当将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情况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4、事业单位应当与专业技术人员签订协议,约定兼职期限、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创业项目涉及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企业可以订立三方协议,明确权益分配等内容。


5、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在每年年度考核时,向单位报告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情况,其在兼职单位的工作业绩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员自愿流动到兼职单位工作,或者在职创办企业期间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新创业

1、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简称离岗创业),加快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2、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同意,并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报主管部门或同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其中省直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批准),可由原单位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事业单位与离岗创业人员应当订立离岗协议,约定离岗事项、离岗期限、基本待遇、保密、成果归属等内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相应变更聘用合同。离岗创业项目涉及原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事业单位、离岗创业人员、相关企业可以订立协议,明确收益分配等内容。


3、离岗创业人员离岗期间,原单位停发各项工资福利待遇,年度考核合格的,其档案工资可按国家规定正常调整。


4、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执行原单位职称评审、培训、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等,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离岗创业人员在离岗期间的年度考核由原单位根据所在企业出具的意见进行,除出现受党纪政纪处分、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情形以外,一般可定为合格等次;创业业绩突出,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不占原单位考核优秀比例。离岗创业期间违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相关规定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处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