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凭借颜值和巧思屡屡登上热搜的
清华录取通知书
,
凭借复刻二校门的立体拼图艳惊四座,堪称最好的招生宣传。
今年,各大高校更是神仙打架,在一张小小的通知书上玩出了花——
钢制通知书、手绣通知书、流麻芯片、非遗丝绸
......
这个来自东北的老牌工业强校,每年都要在通知书上整点
高科技活
。
去年用
上火星的特殊涂层书签
,秀了一把理科生的浪漫。
今年化身“土豪”,送新生每人一把
“金钥匙”
,助力大家开启宇宙之门。
人家可是用到了
航天飞行器关键部件
才使用的
高性能钛合金
。
强度高、耐低温/高温、稳定性好,被称为
“太空金属”
。
它是
哈工大自主研发
出的,攻克了我国空间对接机构核心零件的高抗磨损和防冷焊等技术难题。
所以看出来了吧!人家这把就是来
低调地秀实力的
!
以
中国传统颜色
为设计元素,搭配出三套不同主题的通知书“套装”
“不会吧不会吧,现在还有通知书没用上薄如蝉翼的5G钢嘛?!”
它由北京科技大学和首钢校友携手研发,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装通知书的盒子也别出心裁,特意设计了校歌开盒音乐。
和北科大一样,在通知书材质上做文章的,还有华南理工大学。
华工今年的通知书,以“百步之上 伸手摘星”为创作主题。
在设计上将木棉花、前沿学科和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融合起来,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录取通知书的纸张,用到了
华工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间位芳纶纸
。
它广泛应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
华工精心设计的“知识殿堂”“未来之门”就会发出荧光。
电子科技大学的通知书,可以说是做到了“书如其名”。
芯片由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
师兄师姐们亲手制作
,
将时间、风景和知识凝缩在纸上,摆放在桌上,我看以后谁还敢说理科生不懂浪漫!
以丝绸技术立校的浙江理工大学,这次将蚕丝和纺织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一封薄薄录取通知书上,就融合了
宋锦、苏绣、书画装裱
三项
非遗技术
。
贯彻着浙江理工“兴蚕学而倡实业,创理工而荷薪传”的实干传统。
作为中国传统丝织品的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称为中国
“锦绣之冠”
。
边框的纹样,来头也不小,源自中国
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战国卧蚕纹璜器身
的卧蚕纹。
整份通知书复刻了
“书画丝绸装裱技艺”
,这样一份诚意满满的录取通知书,想必会成为学生心里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吧。
最显眼的是这个名叫“世纪之门”徽章,以数字100的形式出现。
第一个“0”代表着中大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怀士堂。
孙中山先生曾在怀士堂演讲,勉励青年学生
“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
通过光源照射,就会在墙面上投射出由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山大学校训。
中间镶嵌着一块
硅晶圆
,是芯片制作的原材料,它由1978级中大物理学院校友捐赠,寄托了对中大学子卓越创“芯”的期待。
还装着一个10厘米长的
木质镇纸底座
,名为“高山水长”,外加一组
“山峦插片”
,
体现的是中大世纪华诞主题——“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盒身上印着的
标志性大榕树
,蕴含着百年校庆主题和中大精神——“百年树人、欣欣向荣”。
以
中式复古海棠式窗花
为造型,其中还有两个画面切换变化,
分别是1924年中山大学最早的办学校址——广州市文明路大钟楼,
这样的精美且有意义的录取通知书,难怪被全网求着要!
今年它的通知书以
长画卷
的形式呈现,新生展开它的同时,也意味着展开了一副未来的求学蓝图。
内页的纸张别出心裁,采用了特殊的透光材质,
透过阳光,可以看到求是大讲堂上空的璀璨星辰灯
。
装帧借鉴了
《四库全书》的装帧方式
,以此来纪念1937年校长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为了保护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一路向西,最后将其安全存放在贵阳的地母洞。
书籍左侧,赫然印着竺可桢校长曾经对学子们发出的“两问”——
它采用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潞绸织造技艺面料。
潞绸,因产于山西潞安府而得名,是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
历史上曾与“杭缎”、“蜀锦”,并称
中国三大名绸。
甚至在《清明上河图》上,也能寻到“潞绸店”的字样。
复旦大学提前两个月就与山西的潞绸织造团队,反复沟通磨合。
为了调出纯正的
“复旦蓝”
,颜色经过了9次筛选。
仔细看,上面还印着
故宫丹陛石上的龙凤云纹石雕图样。
经过层层工序,才制造出这一专属于复旦新生的潞绸通知书。
在古代,潞绸因其厚重扎实、易于长期保存的特点,
常被用来作为经书书皮。
相信如今这份潞绸录取通知书,也可以成为新生们长久保存的珍贵藏品。
烫金线描画的,是一个个见证了人大历史发展的老建筑。
轻轻转动中间的机关,出现在眼前的,则是如今人大各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景观。
首先是以盲盒形式出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
校徽纪念章
。
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书立内部包含四幕立体画卷,记录着一代代人大学子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动人历程。
退一万步来说,咱这书立就不能公开发售吗,我先排个队!
从一个火花、一个灵感,到近乎人类大脑般智能的AI。
因此,南京大学与它定点帮扶的云南省双柏县人民一起,
让“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最后,南京大学还从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诗云》中汲取灵感——
将书中那片,由10的40次幂片量子储存器组成、直径一百亿公里的
诗歌星云,
纵使诗歌星云能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囊括,
但,
冰冷的人工智能世界,永远无法替代人间的爱、诗意和浪漫!
小IN觉得,如今国内高校通知书日益不走寻常路的趋势,
这张纸,同时也承载着无数寒窗十年的学子,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撰文、编辑/ 阿朱
图片来源/ 网络
责任编辑/ 七七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下小IN
每天会分享INS新资讯
长按添加订阅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