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硅发布”,选择右上角“星标”或“置顶”
了解美国科技趋势,我们角度不一样
昨日,深圳科研人员贺建奎公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被“编辑修改”了基因的她们天生具有抵抗艾滋病的能力。这则消息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伦理争议。此前10月28日,硅发布曾在第34期跨境直播中邀请
硅谷基金Centregold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
陈洁分享他在美国看到的基因编辑CRISPR方面的应用。美国对这一领域的法律是什么?涉及医疗伦理其实很敏感,VC在这一领域还有投资机会吗?
下面是硅发布专为会员打造的跨境直播之第34期的部分分享内容,enjoy。
核心观点:
我们每个人在医疗消费方面的支出,一定会越来越大。
如果有某个创业公司说,它要做“定制婴儿”方面的事,你千万不要信,因为它是不可能让你做的。
如果法律不放开基因编辑在人体的应用,有些VC会尝试进入用CRISPR做药物研发和CAR-T这类免疫疗法的简介人体领域的应用,但风险还是很大。
我的猜测是:它可能会专门开出一个区域。在解决致死性疾病方面,它可能可以应用。但如果你想把孩子变得“很聪明”,或者说,唉我有点胖,我想把它敲除,变成一个瘦子;或者说,我觉得我太矮了,我想把自己的身高变高,这些方面,它可能不会让你做。
药物研究目前正面临一个很大的政策机遇,就是中美之间医疗数据开始互通。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政策变量。
要特别小心那些——做数据收集、或者需要数据,或者需要数据来做支撑——的医疗公司。
基因编辑CRISPR的技术和应用
我们机构在生物医疗分支里,主要投三个方向:药物研究、个性化医疗、预防和诊断的设备。严格意义上讲,基因编辑CRISPR不在我们目前专注的几个方向里。但因为我们对医疗项目的投资逻辑之一,就是“抓住基础研究进步带来的新商机”,包括我有很多美国著名大学的朋友,比如说哈佛、斯坦福,他们在里面做教授,会告诉我:现在最新的医疗科技趋势,然后我们去做提前投资布局,所以我在硅谷看了不少的CRISPR相关项目,我们可以来说一说。我相信:你们的会员,很快也会陆陆续续开始接触CRISPR,或者是听说到CRISPR,因为它的应用会涉及很多行业,并且可能,会彻底地改变我们过去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CRISPR是细菌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细菌进化用以抵御入侵者的,是一种防御机制。第二,它运作的原理,就有点像我们平时用的电脑Word,里面的一个功能叫——“查找和替换”。CRISPR可以查找并更正遗传数据,这里的关键是“查找”和“更正”,也就是说:先找到和锁定,然后用新的材料替换旧的东西。这种工具现在发展还很早期,但因为它很灵活,而且适用性很广,科学家们可以很方便和精确地编辑基因。但与此同时,CRISPR的发展还很早期,它到底有什么真正好的有价值的应用,大家其实都还在想的过程中。
我可以简单说一下我在硅谷看过的相关项目。比如说有一个,它是把CRISPR的技术用到了食品方面。创始人觉得:鹅肝生产的过程,对动物有太多的虐待,好比给鹅塞很多很多东西吃,然后,把鹅喂得很肥,然后,再把它们杀死。但是如果用CRISPR技术,改变鹅的基因,鹅就可以不停地长鹅肝,同时,又不用那么痛苦地吃,但是最后,也能够形成很大的鹅肝。
我没有投这个项目,是因为我觉得“鹅肝”这个市场太小。但是如果有一天,比如说把CRISPR的技术应用到粮食上,或是应用到吃的场景更多的猪肉上,它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
再比如说CRISPR可以改变耐药性。有些人,他过去可能因为抗生素用得太多,导致他得了大病之后,抗生素对他的身体不起作用。那么,如果用CRISPR的技术改变他的耐药性,就能够让抗生素对他的身体重新起作用。另外,CRISPR也可以用来治疗眼睛里的一些疾病。
“定制婴儿”这件事不可能发生
现在美国的法律规定:不准对人用基因编辑技术。那么,如果法律一直不放开人体应用,我觉得用CRISPR做药物研发和CAR-T这类免疫疗法的简介人体领域的应用,有些VC会尝试进入,但是风险还是很大。
因为我们在医疗领域的主投方向之一是“个性化医疗”,涉及DNA的个性化医疗,这里我要特别插一句,就是我要特别提醒大家:如果有某一个创业公司说,它要做“定制婴儿”方面的事,你千万不要信。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不可能让你做的。
我举个例子。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因为可以得疟疾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所以在古代,他们反而因为可以对抗疟疾而活下来。也就是说,这个病对人类的繁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想法,说要“定制婴儿”,那么我肯定:这种血液病的基因就会被敲除。我们无法判断,现在我们认为有缺陷的基因,在未来是不是反而对人类有帮助,如果现在一味地将其切除,可能会是人类的灾难。
第二,如果“定制婴儿”这件事真的发生了,它到最后,一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它一定会变成,相当于大家都是——“近亲结婚”。因为如果你一旦放开,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大家都会去往同一个方向改。因为人,无非是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家族,聪明又强壮。所以大家都会往这个方向改,最后就变成了,都跟“近亲结婚”似的。而如果不往一个方向发展呢?大家就会抱怨:凭什么你把你的孩子弄聪明了,我要把我孩子设计成笨的呢?对吧?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回答你的问题,CRISPR这个技术,它以后不会让你“定制婴儿”,但是我的猜测是:它可能会专门开出一个区域。比如说,某一对夫妻,因为DNA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前知道了自己的孩子,会有很高的几率得某种致死性疾病。那么他们就可以在胚胎的时候,就把这个病敲除。我觉得这是允许的,因为要不然,你等于是剥夺了人家的生育权。
也就是说:我觉得CRISPR这个技术,在解决致死性疾病方面,它可能是可以应用的。但是如果,你想把你的孩子变得“很聪明”,或者比如说,唉我有点胖,我想把它敲除,变成一个瘦子;或者说,我觉得我太矮了,我想把自己的身高变高,这些方面,它可能不会让你做。因为如果这么一路发展下去,就像我前面说过的,所有的人就会变成像“近亲结婚”;而胚胎出来的,肯定都是最聪明、最强壮的。
医疗消费的支出一定会越来越大
我的另一个观点是,我们每个人在医疗消费方面的支出一定会越来越大。这里的逻辑有两个:第一,我们在不断地治愈各种疑难病症,其实客观上,也就使这些病变得越来越多。我举一个例子。
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小孩,如果你把他治好了,他以后生孩子,他小孩得白血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同样,如果你把一个人的先天性心脏病治好了,他以后的小孩,就会带有这方面基因。
如果是在过去,这些有遗传性疾病的人,其实是活不到结婚、生子的年龄的,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被“自然选择”给筛除。包括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过敏的人要远远多于我们父母那一辈。一部分是环境的因素,另一部分:它本来是一个自然淘汰的机制,但现在由于医疗的发展,人类一定程度上逃离
了“优胜劣汰”,所以带有这些基因的人,不仅能够活下来,还会继续繁殖。这是我觉得医疗消费市场一定会上升的第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