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药圈有个事刷屏了,
第十批药品国采公示。
报量最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中老年三高患者预防血栓心梗的必备药品,最低中选价只有3分钱。
根据体外诊断价值圈统计
前三季度IVD上市企业平均净利润率,接近20%。
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2024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除了采矿业的利润超过10%,其余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都在4-6%之间,
其中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是4.41%。
未雨绸缪很重要,因为全国范围内试剂降价还没有大面积落地,未来4-5年,体外诊断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可能还会处在下行趋势。
当下的体外诊断行业,面临了一些不确定性,也正在挑开眼前的迷雾。
顺势而为很重要,就比如核酸检测领域,整个产业一起把新增长曲线从乙肝DNA调整到呼吸道检测。
其他细分市场同样需要大企业带头去寻找新大陆。
生化+免疫,正在经历单机到流水线的转型,未来国产企业或许还能见到新的增长曲线,那就是完成对进口更高份额的平替。
此外,出海则成为另一个对冲国内增速放缓的窗口。
试剂这个行当有一个好处,就是细分领域超级多,项目超级多,弹性很好。
医院、疾控、血站、出入境、公安、C端等各种场景都能找到IVD的应用方向。
只是这个行业的壁垒越来越高了,筛选一直在进行。
唱衰情绪的背后是增速的放缓,内卷的加剧。
整个行业其实正在持续消化医保控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出清,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空头情绪的不断产生。
前两天我们发文说,
试剂,卖爆了
正是看到了微观层面,很多企业不断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即使在寒冬,依然可以突破20%增速的局面。
尽管负面环境确实客观存在,比如行业增速放缓、很多企业负增长,
政策不间断实施下的阶段性市场环境,第一批检验收费统一,第二批检验收费统一,肝功、肾功、发光中选结果不断执行,新一轮的集采不断在路上;
让人觉得价格不是一撸到底,又不停的折腾...
但是回到每家企业本身,又很具体了,影响到底有多大,空间还有多少。
大多数企业主都在寻求突破,谋发展...
昨天有个渠道商和老陈说,我们现在做项目,要把资金成本也算进去,再看净利润情况,然后决定要不要做。
另一个渠道商说,有项目就要做,甚至亏一点点也没事,因为我要和客户建立联系,如果联系都没有了,那后续项目就彻底断了,供货的背后是客户关系的延续。
不同的人,不同的思考,不同的商业逻辑。
展望2025,IVD人的2024—年度对话,来了
。
12个关键词,已选出,
又一场年度精品知识盛宴,欢迎扫码预约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