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由腾讯财经“藏宝图”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藏宝图(ID:cangbao88)并附上微信二维码,或联系我们获取授权(微信号:342100565)。
买回一些国内需要的,有着历史、文物、艺术价值的海外流失珍贵文物十分有必要。
近日,
纽约苏富比拍卖专场上出现的一件佛首石雕引发争议
,
有文物爱好者怀疑此次拍卖的佛首系龙门石窟1720窟的流失文物。该场拍卖会图录显示,佛首石雕被断代为唐代,预估价达200万到300万美元,是此次专场拍卖会上预估价最高的一件拍品。
苏富比在图录中将该佛首石雕与包括龙门石窟所藏佛像在内的多座唐代佛像进行了对比,表示“本像嘴唇微噘,属初唐风格”,并同时表示“至于其具体位于何处,目前尚未可知”。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的负责人表示,由于没有见到实物,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从相关照片来看,此次拍卖的照片与1720窟的佛像是很吻合的。在拍卖前,苏富比官网已经从拍品名录中撤下了该佛首石雕,苏富比
回应
称:针对5号拍品、唐代石灰石雕佛首像,苏富比拍卖公司曾联络过业界的学者。“直到我们的拍卖品图录出版之后,我们才注意到雕像的一个画面和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一名日本摄影师在洛阳罗门石窟拍到的照片非常相似。”苏富比拍卖公司表示,经过苏富比与雕像的拥有者琼肯家族的讨论,最终双方决定将该拍品撤出9月12日的专场拍卖,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审视各种可行的方案。
如果认定真的是我们龙门石窟被盗的佛首,那被盗取文物该不该拍卖?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方向专家孙南翔博士
称
,物权处分有争议的文物是不能拍卖的。苏富比拍卖会拍卖的佛首石雕头顶上的螺髻数量和排列都与龙门石窟老照片一致,而且佛像鼻尖上都有一个白点坑,眉弓处也有几乎相同的黑色结构线。这些证据虽说是表面、初步的证据,但足以证据该拍品是有争议的,所以是不能拍卖的。
而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
则表示,
文物一旦流出,就脱离了源出地所在国的管辖范围,处在文物新所在地国家的主权管辖下,根据“物之所在地法”的原则,此时文物的归属争议的解决首先要依据所在国的国内法。文物作为动产,其所有权属包括善意取得、时效取得等法律规则。
苏富比此番撤拍,是对中国示好。
此次的风波以苏富比撤拍暂告一段落,但据最保守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出现在拍卖场上,件件价格不菲。这些
流失文物该不该天价回购?
流失文物
回购最为大众熟知的莫过于“圆明园十二兽首”的回归,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十二生肖铜像遗失。牛首、猴首、虎首于2000年由保利集团花费3000万港元拍回;猪首
、
马首
分别
于2003年
和
2007年
,由
澳门赌王何鸿燊花费700万港元
、
6910万港元拍回;鼠首、兔首被法国皮诺家族购得,并以其家族名义于2013年捐献中国
,
龙首
目前
收藏在
中国
台湾
。
12兽首,8尊寻回,可还有4尊,分别是鸡蛇狗羊
,你们在哪呢?
今年
4月,距今约3000年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现身英国东南部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虎鎣”是前英国海军上校伊凡斯Harry Lewis Evans在参与洗劫圆明园的过程中获得的珍贵文物。“虎蓥”拍卖的消息公开后,中国国国家文物局通过各种渠道与该行进行协商沟通,但对方却拒绝撤拍,执意拍卖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国家文物局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上述文物的竞拍活动,并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最终,在拍卖现场“虎鎣”23分钟拍出41万英镑(约360万人民币)。
实际上,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业回购模式一直是我国政府追讨流失文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1957年
,
我国
就
花巨款回购了韩湟的《五牛图》
。当年,我国
以6万港元的价格
在
香港苏富比拍卖行购得了这幅传神画卷
,把它送上
了回家之路
。
2002年,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资金”,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征集流失海外和民间的珍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