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贵阳这条路段违停现象,为何难治理?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港真超有趣 | ... ·  3 天前  
贵州日报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徐麟主持并讲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如何判断一家企业的执行力?看看员工有没有做好这件事...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9-10-13 06:25

正文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你的第 1292



在日常生活中,有个有趣的现象,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


那就是:人们喜欢往干净的垃圾桶里面丢垃圾,也习惯把垃圾丢在脏的垃圾桶周围。


人们不是懒得多走几步路,而是看那几步路,是否拥有让人多走几步的意愿。


对美好事物的心向往之,符合大多数人的善意。


唤醒一个人内心深处恶念的,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人人都有“从众心里”,在内心深处,藏着一个,我也是“弱势群体”中一员的想法。


许多时候,是“法不责众”,成为一个人判断自己是否采取行动的依据。


那么,企业行为中,员工的善行与恶念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员工究竟是趋利避害,还是会良心发现?


又或者是受制于公司的监督考核呢?



“破窗理论”讲:一栋房子,如果有几个窗子的玻璃碎了,就会有破坏分子打破更多的窗子,打碎剩余的玻璃,还可能会闯到房子里面去。


如果房子长期没有人,就可能有人会在那里定居、上厕所、甚至放火。


这个理论,有力佐证了约翰·盖伊的那一句:


当真相永无人知,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够体现他的品格。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这个理论观点,对于企业日常管理,同样拥有警示作用。


相信美好的一切遵从吸引力法则,人们会趋之若鹜;


丑陋不堪的现象如果被放任肆虐,同样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在企业管理中,即使企业的规章制度非常健全,如果有效执行的力度差,放任某些人的小错误,或者一个人的执行力不到位,又或者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被忽略,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为恶习,直至影响企业的发展。



企业要避免“破窗效应”的恶果,就要从关心、关注破碎,和可能破碎的玻璃窗做起。


首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许多错误不能有第一次!


管理中的第一次“恶念”,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大坝一旦决了口,洪水便会一泻而下。


每一个第一次都至关重要,管理者要处理好它们带给的提醒:


只有系好衬衫的第一颗扣子,才能保证你穿衣的整齐。


从头开始,就要认认真真执行,不折不扣完成。


其次,我们知道事物发展都是“现在进行时”。


开弓没有回头箭,许多事一旦开始,“知止”实在太难了。


开启了一个进程,悬崖勒马即使来得及,也会很辛苦;一旦形成顽疾,改变会更加困难。


注重过程管理,就要制定好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岗位责任制到责任人,到目标分解,要清晰明了。


再有,针对各种量化和不可量化内容,通过深入一线现场的观察、操作、沟通,来发现各个环节的“破窗现象”。


最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不能将各种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就难免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企业要避免功亏一篑,就要靠预防,预防不到位,小事儿会变大,大到不能驾驭。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将“破窗理论”与预防措施有机结合,有条理的把危机化解在发生之前,同化它们,至圣先贤有办法。


孔子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


就是说:同有品德的人相处久了,就像进入了散发着芬芳馥郁之气的兰花房间一样,虽然呆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其实是已经和它合为一体了;


和品德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卖咸鱼的店铺,呆久了就闻不到臭味了,其实也是已经和它合为一体了。


企业要创造“文化化人”的环境,才能让企业文化不再是一句空话。


在单仁行6月9日的分享 《你没有创造环境,凭什么要求员工提升执行力》 (点击查看原文) 中,能够找到答案。


现实的中小企业,几乎不需要学习太多理论,他们缺少的不是“道”,不是“术”,也不是机会。


许多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知道了不如做到;就怕你懂得抽象的理论,不知道如何转化成具体的方法。



任正非说: “小企业不要去讲太多方法论,如果小企业采用大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论,专家讲得云里雾里,你搞不懂。


你就真心诚意地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一定是能卖出去的。只要真心诚意去对客户,改进质量,一定会有机会。不要把管理搞得太复杂”。


也有人说: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细节决定成败中的“细节”,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对制度的缝缝补补,不断完善。


这使得我们的话题分享,变得有作用。


某一次分享,有一个点,或者一句话唤醒过谁,帮助到谁,提醒了谁,也就变得有意义。


这个意义,藏在单仁行1292期的每一期分享当中。


分享会时过境迁,但知识不会过时,对于分享的观点,你可以赞成,可以反对,可能应用,也可能摒弃。


无论如何,你得听到它,才能面对它,你能换个思维,自然会有收获。


收获也包括下面二维码中的内容,你要聆听它,才能批判它,进而决定,要不要为我所用。



为我所用,包涵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思,比如:好制度让恶念罢手,坏条例让善意息心。


那么,你身边有多少管理的“破窗”? 玻璃已经破碎了,你有没有发现


如果你的企业已经为“破窗”困扰,有必要系统思考事态发展的原因。


这个话题,留给听众朋友们思考,解决它的有效手段,我们会在下期分享。


祝朋友们在“垃圾桶效应”与“破窗理论”的警示下,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在防患于未然的路上,公司治理越来越好,公司管理越来越轻松。


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再见!



17讲可随时收听:每周末更新2讲,目前已更新12讲。


长按识别二维码,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责任编辑丨石   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