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一周过去了。
这两天我才慢慢有心情去回忆4月14号的深圳站公开课。
上周二那篇写得很匆忙,主要是感谢,今天这篇我想做一个公开课的复盘,聊几句心里话。
首先来说做这么一个公开
课,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是站那么久吗?
很多同学都说格总你太不容易了,一站就是10个小时,中间只有1小时休息,对,站那么久是很累,但并不是线下公开课最难的地方。
有些工作每天都站那么久,我这才算什么。
那是直播方面的工作吗?
虽然这的确是我第一次对线下课做全场直播,很多地方完全不懂,但直播毕竟只是形式。
而且别的同行也有做线下演讲直播的,不少地方我也能借鉴。
那是人员组织?还是宣发预约?还是别的什么?
都不是。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那166页PPT内容。
现场观众和直播间观众来听我讲,是来听内容的,内容才是公开课的灵
魂,内容才是讲课最难准备的那一点,没有之一。
为什么说准备内容那么难?
因为这是线上直播间讲课,线下讲课的逻辑完全不成立,线上讲课的难度要比单纯的线下分享大得多得多。
我解释一下为什么。
比如,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公司培训,讲师在下面讲,员工在下面听,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作为员工你只能呆在会议室,因为参加培训是你的工作。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讲师讲得有多好,而是听众根本没得选,只能听你讲。
到底讲得好不好没人知道,后面HR发一个调查表大家全部打勾完事儿,所以线下的培训水平到底怎么样就很难说。
相比之下,线上直播想讲好就非常非常难。
这次除了200多人来现场,其他所有3万人全都是从手机端来到直播间,观众想离开直播间没有任何压力任何约束,觉得不好看人家立刻就关掉直播间好了。
所以线上讲课要求讲师必须时刻保持能量充沛,而且你讲的内容要特别有料,特别吸引人才行。
这就非常考验内容力了。
那么这次深圳站直播的数据如何呢?
别的数据先不管,大家看图片里的一个数据叫做“平均观看时长”,19分20秒。
做过直播的同学会知道,平均每位观众在直播间不间断的停留时间,接近20分钟,非常恐怖了好吗,要知道这可是一次长达10小时的直播活动。
有很多观众是视频号系统推荐进来,可能不感兴趣就划走了,那意味着很多同学观看了四个小时,五个小时甚至更长。
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最根本原因还是直播间讲的内容。
大家觉得有价值,愿意听,就愿意停留。
而直播间内容虽然跟讲师临场发挥有关,更与PPT本身的呈现有关,这次公开课我准备了足足3个月,里面差不多一半时间都花在PPT上。
从整个166页的架构到每个观点的分布,到哪些地方讲故事,哪些地方讲干货,哪些地方要互动,哪些地方要让观众开心……所有这一切看起来是166页PPT,实际上是7个完全不同的板块,而每一个板块的每一页PPT都要去思考到底这一页讲什么,怎么讲。
干巴巴照着念是不可能的,那种即兴,脱稿,尽可能富有感染力的讲授背后,逻辑要分层,观点要提炼,素材要选择,通通都是细节。
从最后数据来看,应该说,这次直播PPT的内容还算及格。
对,是从最后数据来看。
而不是讲师自己的感受来看,因为讲师自己讲得嗨观众无感的所谓培训,我经历过太多了。
直播公开课对内容的要求是如此之高,所以下次公开课北京站我才说最快也得6月下旬了。
没办法,线上直播不可以一套PPT走遍天下,人家观众要来我的直播间一定是因为内容新鲜,所以PPT不能重复使用,包括这次深圳站的PPT就和之前的成都站不同,所以北京站的PPT也会重新写。
这对我的内容能力是一个巨大挑战。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输出讲课内容才是直播公开课最难的地方,当然,这是我的工作,是应该的。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越有价值的事一定会越难,但难的事才会带来超乎意料的效果。
这次10小时的直播跑完,总共有将近300位同学购买了我的付费课程,这个成绩,我觉得很满意了。
我想,应该是大家觉得连直播间里免费的内容都这么强,对付费课程自然充满期待吧。
好了,除了用心准备讲课内容,这次公开课还有哪一点我觉得很成功呢?
认
真想了想,应该是说了一万遍的那两个字:
真诚。
最好笑的例子就是那件橙色衣服,是活动前一晚从一位来现场的男同学家里借来的,因为我带去深圳的衣服跟直播背景撞色了。
站上台后我也没隐瞒,自己就老实交代了。
包括直播中途需要喝水,就喝水,需要跟直播间互动,就互动,讲到尽兴处想跟现场观众开个玩笑,大大方方就开了。
恰恰是这种不端着也不装彻头彻尾的真实,让我在台上非常放松,这种放松现场和直播间的同学应该都感受到了。
这样
就最好了,我自己放松,才可能坚持10个小时,我放松了,听课的大家也就放松了。
线下线上我们合力,一起把公开课搞成一个聚会,一个人人都想表达点什么大家都有话想说的……对,综艺节目,而不是那种少数人念剧本大多数人只能鼓掌的晚会,就特别棒。
这个想法一开始我就想得很明白了。
无论怎么装都有痕迹,而且我自己也不喜欢啊,那就干脆真实一点。
什么才是好的综艺节目?真实啊。
至于说做IP要立人设,我觉得不用管什么人设不人设,一个人是什么样那就呈现什么样。
越真实,越轻松,
反而越有力量。
包括嘉宾南希也是,
彩排的时候她
超时了,问我,格总你觉得哪部分要不要再减一点?
我说害,就这样吧,到时候你问大家要不要继续听完,要你就继续讲,不要你就直接结束,都行。
结果大家看到了,现场非常热烈非常自然。
可见只要内容足够好,讲师足够真实,公开课就一定可以做得很棒。
那天结束了活动,回到酒店我冲完凉躺在床上,身体疲惫精神兴奋,然后翻了翻朋友圈。
看到不少加了我私信的同学都转发了这次公开课的直播间,于是……我觉得工作还没有结束,就往上划啊划,花了大半个小时,给每一个转发直播间的票圈点了赞。
不敢保证每条转发都点到,但至少在我刷不动之前,每条都点了。
上周二文章里我说感谢每一位转发直播间的同学,无以言表,那就给你们的转发点个赞吧。
深圳站结束了,北京站很快就会开始。
接下来是上海,广州,或许还有其他城市。
做线下直播很辛苦,比写文章辛苦多了,但是我非常享受这种辛苦,和辛苦之后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