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能源网
碳中和第一财经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五种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 ·  2 天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镜观亚冬|高清大图直击开幕式现场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暴涨3000%!卖爆了!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清华老教授跨界“养虾”,成了! ·  3 天前  
甘肃公安  ·  【新春走基层】故事不长 守护如常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能源网

BNEF研讨会:天合光能与行业共绘光储融合与新能源制氢蓝图

华夏能源网  · 公众号  ·  · 2024-12-06 22:21

正文

1 2 3日,天合光能与彭博新能源财经联合主办《光储协同应用展望与新能源制氢趋势探讨》的主题研讨会圆满落幕。来自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新能源公司、中国能建华东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公司、 SynVista Energy 和天合光能的行业专家,围绕光储融合和新能源制氢展开探讨。他们一致肯定储能在新能源电站中的作用,并认为通过科学规划和市场化运作,光储融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天合光能光储一体,赋能多元场景应用

风光发电已经进入了平价时代,多种储能技术百花齐放,绿电制氢技术逐渐崛起,新能源转型正在从规模优先发展到效率和协同优先的新阶段,风光储氢协同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机遇期。

天合光能中国区总裁杜东亚在致辞中表示, 光储融合将成为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的关键。 随着产能调整和增速下降,绿色电力消纳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光储融合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天合光能通过光储一体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打造从电芯到电池舱、AC侧全方位的系统集成,赋能储能产品的多元化场景的应用。

杜东亚还表示,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氢电耦合成为了最前沿的产业趋势。随着近些年的技术突破和场景拓展,风光制氢和制绿甲醇的市场会迅速打开。

智慧光储的关键:解决方案创新 +产品+系统

在以“光储融合与绿色氢基能源解决方案”为主题的演讲中,天合光能中国区解决方案总监魏本钢表示, 解决方案创新+产品+系统是智慧光储应用的关键路径。 在魏本钢看来,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产品转换效率可靠性,降低生产及实施成本;软硬件互补提高系统稳定性灵敏性,提升智慧光储应用效果;解决方案创新可以解决场景问题扩大新能源应用规模。

魏本钢还指出, 跨部门跨行业协同有助于实现光储及氢基能源规模化发展。 通过规划引导和支持性政策,推动绿色能源及绿色产品市场认可度及溢价能力,此外,加速解决产业链瓶颈,促进能源向多终端领域规模化应用。天合光能创新性提出光储荷有效联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能源平台实现设备管理和数据分析,以促进光伏、储能和负载的有效协同。

分析机构、设计院等共商:光、储、氢携手,构建绿色零碳未来

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分析师邹湘宁表示,在2025年实现净零转型、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75摄氏度以内,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在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净零假设中,2050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需要达到现在的9倍,需要达到31TW,电池储能需要达到现在的50倍,达到4TW,氢气需要达到现在的4倍,产量达到3.9亿吨,并且氢气届时需要全面脱碳。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面对宏伟的新能源装机目标,来自设计院、EPC、终端客户、新能源制造商的嘉宾就光储融合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光储融合新特征、光储融合的商业模式、新能源制氢等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能建华东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公司总工程师刘广表示,光伏发电因其经济性而备受青睐,但同时也存在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通过引入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平衡光伏发电的波动,提升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中,结合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协同效应,可以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管理。

当前,光伏电站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于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系统。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新能源公司副总工程师楼巍认为, 当项目配置一定比例的光储系统时,这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它将发电、电网、负荷和储能紧密结合,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能源管理系统。

刘广进一步表示,在中国, 光储一体化的实施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光资源差异, 例如西北地区光资源丰富,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地配置储能设施的比例和市场。此外,在高峰时期优先调度储能发电,能够提升储能的性能和收益。同时,市场化运作中,根据分时电价机制,在电价较高的高峰时段优先使用储能放电,这些策略能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的经济性。SynVista Energy Holdings有限公司董事屠枫则表示, 在当下强制配储的政策环境下,为了提高强制配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关键在于科学规划和市场化运作。

天合光能中国区战略产品及市场总监唐正恺则以天合光能150MW农渔光互补项目为例,分享光储一体化项目的实际应用。该项目开创“棚下种植、棚上光伏”、渔光“水下渔业养殖、水面光伏电站”的新模式,同时配套储能项目, 储能电站与光伏电站深度融合,通过光储协同管理和电力智慧分配的能力,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利用率,并为电网提供调频等辅助支持,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关于光储融合呈现的新特征,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表示,近年来, 储能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