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分析家Suri
互联网大厂老兵,持续输出商业数据分析、行研、用户增长运营、广告、电商、竞对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浙A和浙M号牌高速通行优惠政策一样吗?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高铁上,余杭医生“出手”了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这些景区将免费开放 ·  3 天前  
余杭发布  ·  -3℃!余杭人,厚衣服先别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分析家Suri

出色的工作效率,无非就是找对方向,找对路径,找对方法!

商业分析家Suri  · 公众号  ·  · 2024-03-03 18:09

正文


@精英打工人们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昨天,和一位前同事L吃饭,聊起了同在某厂工作的经历。
L是我们团队里做事效率极高的一位同事。这样说吧,团队里紧急的事情、同事的重要工作没做好需要马上擦屁股的、老板们的各种规划和汇报材料、救火的事情,老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
为什么?因为他的思路极为清晰,做事效率极高,能在有限的时间交付老板满意的成果。
深入聊了做事效率的话题,总结了一个公式: 高效率=找对方向+找对路径+找对方法
1. 找对方向
很多人做事效率低的原因就是理解错了老板布置工作的意图,吭哧吭哧干了半天才发现干错了。甚至还有的人,做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把老板的意图完全领会错了。
而L,每次都能快速准确领会老板的意图,以至于后来,老板喜欢让他做项目经理的工作,去统筹重要的项目,防止团队做事的方向跑偏。
2. 找对路径
同样一个问题,老板会问团队里不同的人怎么做?
有人会抓着自己擅长的局部工作,喋喋不休说半天,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有人会揪着大问题说完前世今生,就是不说怎么办,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而L的一项风格就是“说路径”,这个问题分成几个部分去做,先做哪个,再做哪个,哪几个可以同时做。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说白了,L同事 会统筹,擅长规划路径
3. 找对方法

L的工作效率很高,绝不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滴水不漏,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工作。反而是, L 擅长替换思维,会找替代方法。

有一次和他一起做XX产品的优化项目,中间涉及到用户问卷调研。 我们都打算自己搞定整个调研,L提出把问卷发放、回收和数据清洗外包给第三方,我们只负责问卷和样本设计以及数据分析环节。
他给老板的解释是把不重要的工作外包出去,团队成员能够释放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竞争对手,去分析用户喜好,去寻找产品优化方案。

L会找方法,会找更优的替代方案,不把自己的精力陷入琐事之中,知道自己的精力该安放在哪里。

01

做正确的事,明确问题是什么,找对方向

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曾说过:

以正确的方式做事, 就是“效率”;做正确的事就是“效能”。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

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 , 但 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 ,  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 ,  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为什么?因为“做正确的事”是我们做事的前提,事情做错了,即使完成了,也是南辕北撤,偏离了目标,完不成任务,这比“效率低”更可怕。

举个麦肯锡的一个经典例子。
一栋10层高的楼房,只有一部电梯,物业接连不断地收到业主的投诉:“电梯来得太慢了”。该怎么解决业主的投诉?

有人提议:加装一部电梯。很快被否决,因为不管是时间和成本都很高。
有人倡导:爬楼梯。也很快被否决,因为没有考虑到业主爬楼的体验和痛苦。业主们等电梯都不能等,你还指望他们爬楼梯。
这两个答案都不对,因为都没有明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都不是在做正确的事。
他们都认为问题是“业主的等待时间过长”,应该做的正确事情是解决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而真正的问题是“过长的等待让业主百无聊赖”,因此应该做的正确事是 解决百无聊赖等待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在电梯前放置一面镜子,供大家整理仪容以打发等待电梯的时间即可。

所以,想要提升工作效率,第一步就是正确识别问题,找对方向,做正确的事。

02

统筹,规划事情的优先顺序,找对路径

上山的路径有很多条,只有找到对的那条路径,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和体力到达山顶。

找对路径,就是要计算分几步走,哪几步必须走,每步走多少时间,先走哪步。

记得在中学,学过一篇课文,华罗庚讲统筹学的,用的是沏茶水的案例。

沏茶水,有几个工序: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有3种方法可以沏茶:

  • 第一种方法:洗茶壶、接水、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拿茶叶,总共需要11分钟。

  • 第二种方法:一件一件地做,洗茶壶、接水、烧水、水烧完后洗茶杯、拿茶叶、沏茶,总共需要14分钟时。

  • 第三种方法:也是一件一件做,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接水、烧水、沏茶,也是需要14分钟。

第一种方法用的时间最少,因为对工序进行了统筹安排,明确了每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规划了哪些工序可以同时并行,从而缩短了时间提升了效率。
我们在工作中,做事和解决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何统筹安排呢?

1. 拆解,分模块、分步骤拆解问题
当明确了问题和事情之后,先衡量和评估问题的复杂度。
如果是简单的问题,我们直接拆解成几个小步骤或小环节;如果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把问题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模块,再拆解为几个小步骤去完成。
比如,沏茶就可以拆解为洗茶壶,洗茶叶,拿茶叶,准备茶托、茶巾、公道杯等器具,洗茶,接水,烧水,沏茶几个环节。
2. 选择,排除不重要和不必须的环节
“选择”就是从拆解出来的模块和环节中,选择哪些要做,哪些不做。
实际工作中,我们的精力、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做出选择,专注做好选择的重点工作,才能将精力聚集于一处,将事情做好。
比如我沏茶的目的就是提神解渴。所以沏茶的流程选择最简单的即可,即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接水、烧水、沏茶。准备专业器具和洗茶不是必须的环节,因此,完全可以排除掉这些环节和事情。
3. 分配,确定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根据每个环节的复杂度和重要度,为其分配合理的时间和精力。
比如,烧水需要8分钟时间,洗茶壶需要1分钟时间,洗茶杯需要2分钟时间等。
4. 规划优先级,确定做事的先后顺序
根据事情的紧急度规划事情的先后顺序,明确哪些需要先做,哪些需要后做。
比如洗茶壶、接水这两个环节的紧急度最高,是需要优先做的。因为不洗茶壶、接水是无法烧水的。而洗茶杯和拿茶叶并不紧急,完全可以在烧水的时候做。
总结一下, 找对路径是提升效率的关键
如何找对路径?就是 将事情拆解为几个模块和步骤;挑选出必须做的重点模块;对每个模块分配合理的时间;最后规划做每个模块的先后顺序。

03

替换,思考哪些事情可以替换,找对方法

替换,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

当我们把事情或问题拆解后,需要再重新审视一遍各个模块和环节,观察哪些环节可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替换和取代。

通常来说,能够替换的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和空间四个要素。以这四个方面为切入口,思考是否存在可替换要素和方案,就能有效减少成本和缩短时间。

1. 人的替换

更换人员能够分散工作负担,把忙碌的人的工作交给闲暇的人负责,能够平衡工作负荷,提升工作效率。

比如,你工作很忙,沏茶的工作可以交给下属或家人去做;把不重要的工作交给兼职员工去做;把权限下放给下属去负责;把零部件生产工作交给外包去做等。

2. 物的替换

指原材料、设备、系统等的替换。

比如,沏茶时为了提升效率,把茶叶换成方便的茶包;制作蛋糕时,为了降低成本,植物黄油替代奶油;工艺生产时,为了减少出错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等。

3. 时间的替换

指改变日期和时间点。

比如沏茶顺序的改变,白天工作改为夜间作业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