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告诉你别惹我z ... ·  10 小时前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12 小时前  
正商参略  ·  中国GDP十强省,又变了 ·  昨天  
央视财经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之王! ·  昨天  
央视财经  ·  =͟͟͞͞大=͟͟͞͞风=͟͟͞͞+=͟͟͞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娱乐圈的麻烦来了!突然,被查了!大快人心!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6-11 17:23

正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白杨、中国青年报( zqbcyol )、半月谈、新京报、 央视财经、每日经济新闻、 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等


6月10日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北京警方近日侦破一起利用非法App 恶意刷量、流量造假 的刑事案件。


据悉,涉案应用——“星援App”的制作人蔡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据了解该APP利用粉丝给“爱豆”刷流量的需求,疯狂牟利,半年内吸金800余万元。




App助微博数据造假,半年吸金800余万


今年年初,多家媒体报道了艺人@蔡徐坤 微博获得超过1亿次转发的事情,有关明星账号微博数据造假的问题和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据介绍,星援App是一款模拟微博客户端,通过破解微博加密算法实现批量转发微博内容的应用软件。该软件在收取用户费用之后,能够对特定用户和博文进行批量转发操作。


这也意味着, 借助星援App,一条微博转发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愿意花多少钱,而这也促成了蔡徐坤单条微博1亿次转发的“惊人表现”。



微博方面表示,微博在日常监控工作中发现大量异常违规行为,经技术回溯和对比,确认批量转发行为是通过星援App操作。


2018年11月,基于前期证据的搜集和整理,微博就星援App刷量一事向北京市公安局报案。


2018年12月,北京市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取证工作。2019年3月初,专案抓捕组将星援App制作者抓获。


利用“星援”App刷流量的行为在粉丝圈内被称为“轮博”。 据悉,该App利用粉丝给“爱豆”刷流量的需求,疯狂牟利,半年内吸金800余万元。


对于打击网络黑产,微博表示,其内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委员会,覆盖产品、技术、运营、客服等多个部门,全方位打击违规刷量行为。 尤其是今年2月,微博调整了评论计数显示方式,设置了“100万+”的显示上限,希望借此打破数据攀比的现状,进一步压缩网络黑产的生存空间。



粉丝通过星援“轮博”成常态


据介绍,星援App是一款模拟微博客户端,通过破解微博加密算法实现批量转发微博内容的应用软件。该软件在收取用户费用之后,能够对特定用户和博文进行批量转发操作。




在APP中,蔡某某制作了“明星热度排行榜”,明星的流量进行排名。粉丝看到自己的“爱豆”排名在别人之后,更会发力继续“轮博”。


粉丝还可以从组长或者经纪公司领取“刷量”任务。任务量完成后,粉丝可以通过线上活动进行抽奖,获得一些奖励:签名照片、演唱会灯牌、气球、荧光棒等礼品。


据央视财经,在某电商平台上,输入新浪微博的名称后,系统优先给了大量帮助用户涨粉丝或是数据增量的业务选项。10元钱的基本套餐,就能买到400个粉丝,或可以转发指定微博100次。还可根据需求,实现粉丝活跃程度和地域真实性的专门订制。 卖家称有很多艺人和网红都来找他们购买过。


北京某数据公司总裁曹先生曾表示: 水军造的内容几乎一致,并且很多水军都是在凌晨上线。 如果 一万个粉丝,每个人注册十个白号,每个白号每天发一百条资讯或信息,那就是十万乘以一百,一天就能到一千万。其实真实数字只是一万人。


粉丝非理性追星 助推假数据泛滥


据《半月谈》杂志,粉丝组织会通过网络向粉丝集资,或用于购买偶像的专辑、代言产品、周边产品等应援物品,或为偶像购买生日礼物、租广告牌、做慈善活动等。“几分钟内筹集到100多万是很常见的。”一位明星的粉丝说。


低俗、拜金等价值观不当行为在追星过程中也频频出现: 一些粉丝群体创造出成百上千个专用术语,其中不乏“坐地排*”、“白*”等低俗词语;部分粉丝的消费行为狂热,喊着“爱他就为他花钱、不花钱不是真粉丝”的口号,由“钱包”决定自己在粉丝圈的“资质”;韩国某艺人被曝光牵涉施暴、性侵、转售毒品后,其中国粉丝后援团仍在微博上给予舆论支持……

为集中力量支持共同的偶像,由粉丝自发组建或经纪公司安排成立的明星微博数据站应运而生。据曾经在数据站参与过打榜的小雨透露,个人转发艺人微博只能算日常签到任务,想要快速增量,花钱买数据早已是粉丝间的共通手法。

据央视财经今年2月报道,某明星微博站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现在大多数粉丝都觉得转发和评论特别重要,这种数据越多越好。我们有时候买的都是别人发给我,我就存下来了。有时候微信群里会有链接,或者微博群有链接。

买这些号,金钱投入也很大,可能一个号就三四毛钱,但他一买就买几百个号。群里有的人可能会细分做微博评论的,有的人专门负责转发。


根据易观智库最新发布的报告, 粉丝文化现象已成为拉动娱乐产业爆发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利益的介入让粉丝文化更易滋生乱象。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 我国粉丝群体趋于低龄化,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价值取向并未完全形成,粉丝文化及粉丝经济作为文化领域的新现象需要规范和引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