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逐步推行学前教育免费的现实意义重大 | 新闻眼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3-07 17: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日 新闻眼


逐步推行学前教育免费的现实意义重大

店铺招牌不必千篇一律,留住城市烟火气

让AI成为弥合教育资源差距的“魔法棒”

再谈高额彩礼,让彩礼归于“礼”

直播电商,请“监管”硬起来



1

逐步推行学前教育免费

的现实意义重大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行部署,基础教育领域的举措尤其引发关注。


微评

“有学上”“上好学”,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老百姓最关心关切的教育事,更是教育的人民属性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民的教育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逐步推行学前教育免费,意义重大,可谓是正当其时、众望所归。 逐步免费是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普惠原则的题中之义。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让更多学前儿童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也有利于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让人民满意,是办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关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待, 教育才能为每个人的人生出彩奠基,更有力承载民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人民网)


2

店铺招牌不必千篇一律

留住城市烟火气


全国政协委员郁瑞芬建议,取消强制统一招牌政策,允许商户在安全规范前提下自主设计,保留城市烟火气。“各个品牌和店铺都有自己的调性,应该让它们鲜活起来。”同时,建立商户、居民、政府共商机制,平衡管理规范与特色。


微评

城市里的店铺招牌是否该统一,在舆论场上是个老话题了。 统一的店铺招牌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并无助益,相反还导致人力财力的浪费,继而招致不少非议。 如今,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强制统一招牌政策,其实这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契机。


店铺招牌的千篇一律,牺牲了城市的多元性与独特魅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允许商户在安全规范前提下自主设计”,可以丰富城市视觉景观,提升城市的独特魅力,进而保留城市烟火气。这其实也是一种“微创新”。


本质上,地方政府不搞店铺招牌统一的政策,其实是在对城市管理的细枝末节解绑。 就此去看,各地不妨借政协委员提出相应建议的时机, 重新检视本地的相关政策,把对店铺招牌设计的选择权最大可能还给商户。


(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3

让AI成为弥合教育资源

差距的“魔法棒”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郭坤宇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了他对AI赋能教育的建议:在高校,应把人工智能纳入通识课程建设,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作为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一项基本技能进行培训……


微评

把AI放进教学中,这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生成式AI工具已经触手可及,DeepSeek、豆包之类的APP在用户手机里争奇斗艳。人们一面讨论着会不会被AI抢走工作,一面又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使用它。


AI来了,无论是将它作为工具,还是将它视作挑战,都意味着人的教育需要进化。 从硬件角度看,让AI为教育赋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软环境却不容乐观,学校普遍缺少专业人员的支持, 大多数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尤其是在乡村学校。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郭坤宇关于定点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示范校的建议,有着现实意义。 技术应该是向善的力量,AI应该是弥合教育资源差距的“魔法棒”。 这关乎教育公平,更关乎社会的未来。


(光明网)


4

再谈高额彩礼

让彩礼归于“礼”


每逢谈婚论嫁,这一连串问题就像一道道“拦路虎”,横亘在情侣及其双方家庭之间。对大多数家庭而言,少则十万八万,多则几十万元的高额彩礼。婚前,家长们愁的是拿不出高额彩礼,婚后,小两口忧的是怎么还这些彩礼的债。


微评

从社会的角度看,高额彩礼也逐步发酵为严峻的社会议题,助长了农村社会的攀比之风。 当彩礼沾染上“铜臭味”,变成“面子”的代名词。当地彩礼标准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众多农村家庭不堪重负,对农村地区家庭幸福和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


彩礼原本是非常具有“中国式”审美、浪漫写意的仪式。 遏制高额彩礼,首先要让彩礼回归其“礼”的本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需多措并举,鼓励倡导新婚俗,加大宣传力度。广大农民朋友们应切实行动起来,自觉抵制高额彩礼。


治理高额彩礼要避免“一刀切”,甚至是急风骤雨地硬干蛮干, 而应从细处着手,从村民日常点滴切入。给高额彩礼“降温”,不仅是对陈规陋习的一种纠偏, 更是减轻农村家庭经济压力、促进家庭和谐、推动形成文明乡风的重要举措。


(农民日报)


5

直播电商

请“监管”硬起来


直播带货中,部分主播恶意炒作、搞虚假营销、卖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该如何解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今年将制定出台直播电商监管办法,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直播交易。


微评

历经多年发展,直播带货业态愈发成熟, 既对促消费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产生了强劲的就业带动效应。然而,繁荣之下,亦有隐忧。 有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5年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投诉举报量增幅却高达47.1倍。


去年,几乎所有的头部带货主播和背后的MCN机构都曝出不光彩事件,有些更引发了直播电商行业的信任危机。可以说, 在当前阶段,如何减少行业的“负外部性”,是一个关乎电商直播长远发展的问题。


对于新业态的监管,当然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持续跟进和动态调整。 直播间绝非法外之地,诚信守法都是底线,出台一部针对性的专门法正当其时。 一个安全、透明、可信赖的购物环境,才能为可持续的扩大内需作出贡献。


(北京日报微信公号)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3月,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 欢迎扫码订阅“两会新闻速递”手机报,及时获取两会热点新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