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
注
:
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作个人复盘纪录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回来了,半血复活,稍微有点累。
先说下假期外盘涨跌情况,恒生指数跌1%,道指微涨0.4%左右,然后纳指跌2%,港股医药股涨了些。
... ...
然后,随着四月结束,年报和一季报行情正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5-6月将是业绩空窗期,借着这个讲一下,业绩披露时间窗口那几个事,按照时间轴来说一下:
年报和一季报阶段:
1月31日,上交所主板、科创板以及深主板的年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披露。条件指:净利润亏损、扭亏为盈、或者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变动超过±50%的。
每年暴雷股常在1月份,正是这个原因。
2月28日,科创板的业绩快报或者正式年报,强制披露。
4月15日,深主板一季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披露。
4月30日,创业板外的其他所有板块,年报和一季报披露的截止时间。
中报阶段:
7月15日,深主板中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披露。
8月31日,创业板外的其他所有板块,中报截止披露时间。
三季报阶段:
10月15日,深主板三季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披露。
10月31日,创业板外的其他所有板块,三季报截止披露时间。
创业板特殊些,注册制后不再强制要求披露业绩快报与业绩预告,但属于下列情形还需要在1月31日前披露年度业绩预告:
1. 净利润指标:净利润为负、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下降50%以上、实现扭亏为盈;2. 净资产指标:期末净资产为负;3. 其他情形:出现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
其他时间的创业板公司是否披露业绩,要看企业“心情”,从这点也能看得出,科创板的要求明显比创业板高一些,相应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也高一些。
所以,根据业绩披露时间要求能够初步得出个结论,
每年的5-6月、9月,以及11-12月往往是业绩空窗期。
注意,
这里的业绩披露空窗期并不是没有业绩披露,只是业绩披露的比较少而已
,因为监管规定的时间是截止时间,如,不应晚于4月30日,等,而且上市公司编制报告也需要时间,多数会赶在上面的月份,如7月8月,也有少数会在6月乃至9月超前披露。
... ...
提到5-6月业绩空窗期,很多人会想到那句魔咒“
五穷六绝,七翻身
”,我要解释下,实际上并没有那么迷信,仅仅是时间赶得巧而已。
比如,每年初都有春季躁动的说法,时间集中在二三月份,春季躁动成功的背后在于年初流动性容易充裕,于是行情涨了,而如果二季度流动性不能继续扩张,那么行情则很难持续。
所以说,所谓的五穷六绝更多是年初二三月涨多了,五六月不能持续而已,于是五六月下跌,否极泰来后,七月又开始反弹了。
而如果年初没有涨,那么5-6月更可能是年初趋势的持续,年初是下降趋势,后期可能还是下降,年初是震荡,后期可能是震荡,此时并没有明显规律。
再一个,
很多人好奇5-6月业绩空窗期市场炒什么
。
我把过去两三年看了下,并没有发现明显规律,
倒是题材投机相对活跃些
,题材活跃也是有原因的,但原因并不高深,无非是资金凝聚力多一些而已。
因为在业绩披露期,会有一部分活跃资金炒业绩票,导致投机题材资金相对减少,而业绩空窗期后,资金投机范围变窄,可以聚焦投机题材,仅此而已。
所以说,接下来市场怎么走,看题材无非还是之前的延续,例如之前喜欢炒趋势题材,后面资金还是会喜欢趋势题材,等等,并不会因为5、6月而改变。
再有,业绩空窗期披露业绩的少,但
如果有少数披露业绩的而且质量还很高后期,极可能走出小波趋势
,因为辨识度提高,资金更容易集中,典型的是去年六月的双星新材。
第二部分 明日主线题材推演
题材方面,医美,业绩,医药,人口,次新相对不错。
指数回调,走来走去还是震荡,目前没有明显趋势,做板块的盯着各自节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