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一个暴论:领克07很可能是这个价位里(预售价18-21万)能体验到最多“性格”的车了,而且不同性格之间的区别还非常明显
。
其实在之前静态体验领克07的时候,我就发现它一改以往的运动潮流风格,反而是在每一处细节中透露着时尚和精致,有一种古典欧洲车的风格。
这
也让我
对它开起来是什么感觉,多了几分期待(今天先放静态的前菜,再放动态试驾的主菜)。
在正式开起来之前,先简单说一下领克07 EM-P的参数吧。1.5T四缸发动机+P1P3电机+3挡DHT+18.99度电池,总输出功率280kW,零百加速6.5秒。
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是一台“前驱版的领克08”。
其实单纯从账面数据来看,领克07 EM-P好像不如那些四驱纯电车那么炸裂,反而性
格会比较割裂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请看视频了解:(文字版我也放在下面了)
领克07EM-P的驾驶模式一共有三种,纯电、超级增程和性能模式。
其中纯电模式和超级增程的驾驶体验更像一台单电机的纯电车,它的驾驶体验非常平顺
,加速也非常线性。
但进入性能模式以后,它的发动机是随时准备着、期待你去深踩的那种感觉。
哪怕是时速过了80之后,整个车都是发动机+电机双管齐下,那种非常疯癫的状态。加上内燃机的轰鸣声,估计能让油车党狂喜
。
再详细地给大家解释一下领克所谓超级增程到底超级在哪。
传统的增程模式
它整个工作的链路就是
增程器-发电机-驱动电机-
再到车轮,这就导致了会有一个时候比较尴尬:
没电的情况下,
完全依赖发电机(P1电机)的功率。
一个事实是,和最大功率=额定功率的发动机不同,电机的额定功率(长时间运转的功率)往往只有最大功率的30-80%。
最大功率只有60kW的P1电机,就容易保不住电。这就是某些增程车“有电龙、没电虫”的根本原因了。
领克给出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增大P1电机,而是选择了“带直驱的增程”
。在没电的情况下,至少还有
1.5T发动机的120kW作为功率储备;3挡DHT也能保证能耗。
领克给07 EM-P配了一个18.99度的“小电池”,账面上的续航是126km。
从同样车重的其他纯电车型公布的能耗来看,大概率是偏保守的,估计是为了电池寿命,留了一部分安全电量。
再来说一下领克07EM-P的底盘吧,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还是偏小车的组合。
在这种城市道路慢速行驶的时候,底盘
跟路面的隔绝感比较强,似乎更侧重舒适了。不由得让我质疑:这还是一台领克吗?
直到我刚才上高速,它快速通过接缝、起伏路面那种扎实沉稳的感觉,才让我感觉到熟悉的领克回来了。
整个这台车的隔音,
我感觉其实车身的上半部分还好,
它的风噪抑制的也都不错。唯一的缺点是
它的路噪会比较明显,
我觉得跟大轮圈配节能胎有关系。
如果大家介意这一点的话,
可以选择更小轮圈的版本。
经过一上午的激情试驾,
下午来点新鲜的,看看
它的智能化表现怎么样,
车机好不好用,
生态是不是开放,
以及他们宣传的CoPad是不是真好用,
咱们车上聊。
中控这里是一块向日葵屏,主副驾侧都可旋转。它搭载了
2颗7纳米的龙鹰1号芯片,也是吉利参与研发的,
渲染过渡都足够丝滑顺畅。
有一说一,
Flyme Auto的车机界面和华为系不太一样,它支持实况桌面地图、壁纸和桌面三个界面。
而且整个界面是比较开放的,
底下的dock栏再加上底下这一层,都是可以自定义设置的。
而它的AR-HUD,我敢说这是我开过的带HUD的车当中体验绝对靠前的。
第一点,
它
投影的距离非常符合人眼的习惯,看路的时候只需要
稍微往下瞟一眼就足够看清信息了,不
需要来回切换焦点,很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
二一点,它的面积足够大
,也能和车机互联。你在
听歌的时候可以把歌词投在上面,看电影的时候可以把图像投在上面,这就变成了一块主驾驶专属的屏幕。
当然,要是想它足够清晰,还是要在停车的时候、或者稍微暗一些的环境才行(行车过程中走神有风险)。
至于后排的CoPad、
也就是这块平板,
可以跟整个车机和车的功能互相连接。是不是有点眼熟?可
插拔的模块也
可以自由拆装,拿回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