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纵所周知101
每一个与 AI 协作方式,都值得纵所周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发布  ·  微信又上线新功能!你用了吗? ·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2025年度山西科技创新券开始兑现 ·  昨天  
成都发布  ·  早安,成都!新闻来了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今晚24时!四川油价将调整! ·  4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在成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有哪些?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纵所周知101

我是如何用 AI 工作流写公众号,45 天涨粉 14000(感想篇)

纵所周知101  · 公众号  ·  · 2024-12-10 06:58

正文

💡

本系列分两篇:

上篇:讲感想:心路,感受,想法,游学计划

下篇:说实操:如何用 AI 工作流做 IP 文

先放几张图,

10.16 - 11.01,

在思考,应该写什么

11.02

明确方向和真实表达方式

12.09, 接近 45000 的关注

还记得 2016 年的公众号红利期,

我的"纵所周知 101"发布 3 篇文章就收获了 4 万粉丝。

但没有坚持的代价是关注数逐渐流失,

如今只剩 3 万多。

今年重启更新后,

文章阅读量始终徘徊在 300 左右。

即便我用 AI 工作流做公众号流量文,

创造过单周 200 万流量、日收益破 5000 的爆文成绩,

这个老号依然没有明显起色。

依旧没有起色,

10 月 16 日凌晨,

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放下爆文收益,专注打造真正的 IP。

为什么?

因为当初我 All in AI 创业时,

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 AI,实践 AI,用好 AI,通过 AI 变现。

做猎头时,看见大批大批的人因为行业变革而失业。

那段时间,我也常常自问:

“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在这个时代创造更大的财富?”

我相信你+AI 的组合,会成就更多 AI 作家,

AI 艺术家,AI 歌手,AI 教育家....、

而我想要做的,就是搭建起这座桥梁,

帮助那些埋头苦干却得不到正反馈的人,

找到与 AI 协作方式。

觉醒强大的自己。


IP 文

输入:

如何在公众号上沉淀自己的 IP 价值?

它说:

我想说:

IP 文,应该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

去真诚的表达。

那么我想纵所周知 101,应该有这些表达:

个人品牌故事文:我的立身之本

讲好自己的故事,

让大家真正了解了我的成长历程,

因为,我是普通人,

只不过比大家更早学习和实践 AI。

我能做到,真的可以去验证尝试。

我的路径,大多数可以复制。

产品介绍文:我的价值清单

能让粉丝快速了解我能提供什么,

很多讲 AI 的号,

讲现象,讲热点新闻,

但好像没有解决问题,

我觉得一个 AIP 应该有自己 AI 产品背书。

眼见不一定为实,

即插即用的上手更务实。

月度复盘文:我的成长轨迹

定期复盘让大家看到我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态度。

通过分享经验与心得,

可能,真正价值传递,是变化和成长的本身。

就像我最喜欢的电影《阿甘正传》

让我期待和激励是未来的阿甘。

个人感悟文:我的先思后量

可以分享对行业趋势的见解、

对热点事件的观察,

或是工作生活中的深度思考。

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干货沉淀文:与 AI 协作的工作流

这是纵所周知 101 的核心内容。

我经常分享各种 AI 工作流,

持续探索与 AI 协作的方式。

也是我的初心。

我明白需要在想做,要做,能做里找平衡点,

对于一个重启的老号,

对我自己三个做都满足的是什么

最后,我选择了

干货沉淀文:与 AI 协作的工作流。


感想一:网感选题+有价值内容=有流量的 IP 文

在增长到 1000 粉时,我有一个深刻感受:

原来内容创作的赛道上,

存在着不同的跑道和玩法


爆文就像短跑 —— 来得快,走得也快

能给你带来不错的回报 但粉丝留存率往往不高

就像写情感故事会,写热点文,这种就像擦边视频

30 秒的密集擦边爽点过后,这个账号,留不住读者的心。

而 IP 文则是场马拉松 —— 需要耐心打磨,

慢慢沉淀 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真正的粉丝

为品牌注入持久生命力,

沉淀个人品牌。看似慢,却在积累忠实读者。

但有趣的是,这两者的核心其实都离不开

两个关键词:网感 × 内容


▫️网感,

是你对平台的深刻理解 懂得如何用平台的语言说话

明白流量背后的运作逻辑


▫️内容,

则是你真正的价值输出 是你的经验、洞察与思考

是受众真正需要的干货

当这两者完美结合,就会诞生:

平台推荐的 SEO 表达 + 受众需要的价值内容 =

一篇既能吸引流量,又能留住粉丝的作品

💡

记住这个公式:网感选题 + 优质内容 = 破圈的 IP 文


感想二:内容创作就像“业务复盘”

15 天时,公众号有了 5000 关注

内容创作就像之前在职场一次次“业务复盘”

把我对于某个领域的思路和片面理解

逻辑化的封装和输出

不一样的是:


在职场,

我们习惯把复杂的业务拆解成清晰的逻辑链:

数据分析、问题归因、方案优化... 一步步提炼,

然后,加一层滤镜,

关注汇报老板,看到什么,是符合他的想法

思考下属团队,听到什么,依旧鸡血满满。

最后封装成同事们"想看到的"那部分。


在自媒体内容创作,

我依然在不断拆解和重组自己的认知,

但内心更自由了。

可以尽情表达对某个领域的全部思考,

可以放心分享那些不成熟的困惑,

可以真诚记录每一次认知的升级。

现在,我可以封装全部的“思”与“量”

我输出的观点能够传达到很多人

也许这是学习真正内化意义

你的学有所得,给他人一点点收获

真好。


感想三:内容链接人

做 IP 文,出来关注数的增长

正反馈还有其他:

有时,是一个受用产品反馈

有次,一个电话让我愣住了

原来对方是某企业高管,

通过我的公众号文章找到我。

更让我惊喜的是,

他不仅发来了一份详实的产品反馈,

还和我深聊了 40 分钟创业心得。

有时,是一个写书邀约

一个私信,说是某某出版社的,

写书的计划,是我 2025 年一个目标

没想到用内容提前链接到这样合作。

有时,是一个商务合作,

有时,是一个咨询的请教,

更多,是收到很多读者的诉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成都发布  ·  微信又上线新功能!你用了吗?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2025年度山西科技创新券开始兑现
昨天
成都发布  ·  早安,成都!新闻来了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今晚24时!四川油价将调整!
4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在成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有哪些?
5 天前
安利云学堂  ·  养成好习惯化解便秘烦恼
8 年前
medworld器械世界  ·  医护版《朗读者》,听后泪流满面!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