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菁城子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菁城子

全国多地拉闸限电,到底发生了什么?

菁城子  · 公众号  ·  · 2020-12-20 18: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几天,全国多地出现罕见的“限电”现象。

先是浙江政府机关限电,气温3度以上,不得开空调,继而许多工厂接到通知,月底之前不再生产。湖南长沙多区“拉闸限电”,居民被迫步行二三十层上班。陕西、江西等地发布了供电紧张、高峰断电的预警。
“拉闸限电”曾是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上世纪末到2000年初,每到夏季用电高峰期,从首都北京到县城乡镇,经常对居民用电拉闸限供。2010年后电力产能提升,特高压输电网络建成,供电不足才得以解决。为何到今年,“拉闸限电”重新出现?
从气象看,今年确有特殊之处。今年全国入冬偏早,北方11月中旬气温大降,南方也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入冬。冬天不仅来得早,气温也偏低,寒潮两次吹袭,南北方都冷得瑟瑟发抖。天气一寒冷,用电量自然攀升,这和过去夏天拉闸限电非常相似。
值得追问的是:今年冬天格外寒冷,电厂开足马力就是了,电怎么会不够用呢?一家电厂应对不足尚可理解,全国多地“电荒”,如何解释?中国电力生产的主力是火电,供电不足,可以直接追问:煤炭供应出了什么问题?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和近两个月进口煤炭的大幅减少有关。

中国每年进口煤炭约3亿吨,近三分之一从澳大利亚进口。2019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9200万吨,包括1000多万吨焦煤和5000万吨无烟煤。2020年下半年,中澳两国关系恶化,进口煤炭持续减少。到11月,中国进口澳煤几乎降至为零,当月全国煤炭进口量下滑了43%。
澳大利亚盛产高品质的焦煤和动力煤。前者热量高且热值稳定,多用于钢铁冶炼,后者热量较低,大量用于动力生产(比如锅炉燃烧和火力发电),被称作动力煤。澳洲动力煤的优点是杂质少,碳纯度高,是典型的无烟煤。

近几年国内火电厂环保要求高,一些经济实力强的沿海火电厂,纷纷改造机组,燃用进口澳大利亚无烟煤。国内煤炭中,只有蒙西、神华、晋北部分煤厂符合要求,发运港口为繁忙的秦皇岛港和黄骅港。
这就是为何澳煤一停止进口,浙江电力首先紧张的原因。浙江火电多用澳煤,停进澳煤,燃用国内其他动力煤,很难符合标准;从国内运来达标无烟煤,需要等时间。太平洋上有数十艘澳大利亚煤船,规模数百万吨,很多火电厂却只能遥望来自渤海的运煤船。
中国暂停进口澳煤,可从印尼、印度进口。最近中国就和印尼签订协议,未来三年中国将从印尼进口近三千万吨煤炭。这固然是好事,只是远水难解近渴。此外,印煤品质不如澳煤,这将给国内火电厂带来额外成本。
中国以煤作武器惩罚澳大利亚,使其受到巨大经济损失。但贸易战是双输的,中国民众的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日本可能是中澳这场纠纷的受益者——日本是澳大利亚第一大煤炭出口国,现在澳煤积压,煤船漂浮海上,煤价下跌,这些到不了中国的煤,最终去向可能是日本。日本人白捡了便宜货。
今年进口煤减少,国产煤却没增产。2020年1—11月,全国原煤产量34.8亿吨,同比仅增长0.4%。这是全年的数据,若只看下半年,其实是微微下跌。下半年经济向好,出口企业马力全开,用电量大增,电厂存煤快速消耗,煤炭供应紧张起来。进入12月,煤炭市场又出现新变数。
2020年12月4日,重庆永川吊水洞煤矿发生事故,造成23人遇难。12月5日起,重庆全市所有煤矿停工停产,纳入关闭退出的煤矿一律不准下井作业。12月6日,国安委、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要求全国范围内安全生产大排查,大量中小煤矿关停整顿。可以想见,今年12月全国煤炭产量将会下跌。
由于安全生产和环保压力,近几年中小煤矿大量关闭,产能向大型国有煤矿集中。带来的后果是市场波动变大。以往煤价低谷时,中小煤矿关停歇业,煤价上涨,他们抢班加点生产,大量车队到现场“抢煤”,不交订金不发煤。中小煤矿对市场价格信息非常敏感。相比而言,大型国企的煤炭生产更有计划性。中小煤矿关闭后,大型国企应对市场压力,反应过慢了。
此外,一个运输因素也在业界盛行。近几年河北省提出建设“秦皇岛国际旅游港”,民间一度传言“秦港搬迁”和“煤炭转移”。尽管多方否认,针对秦港的环保检查一直没有停歇。秦港要多花成本做环保除尘,于是倾向减少港口存煤,下半年有三个月低于存煤500万吨警戒线。秦港装卸效率降低,煤车煤船堆积港口,这影响了煤炭运输。
此外,一些地方性因素也值得一提。今年秋冬,南方降水显著减少,长江及其支流水位大幅回落,鄱阳湖一度逼近历史最低枯水线。对南方依赖水电的省份而言,影响尤为显著。湖南水电占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的45%,今年冬季缺电,就和水电不足高度相关。
天气严寒、进口煤大减、国产煤不足,加之水电乏力,这些问题在今年冬天叠加起来,造成了今年多省市的“拉闸限电”。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中国人安心用电的历史,也就只有十几年,发展的路还很长,切莫得意忘形。
中国是靠着市场力量,才基本解决了能源短缺,将来还得依靠市场,深挖能源潜力,提升产能,而不是以环保的名义瞎折腾。中国还要拓宽进口渠道,引进国外优质能源,巩固能源安全。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贸易战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后果很严重。为两国福祉,我还是希望中澳两国用外交手段解决纠纷,尽早地恢复燃煤贸易。冬天才刚开始,总是“拉闸限电”可不是好办法。
觉得好看?转发朋友圈
或者点 在看 ↓↓ 表示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