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阅读的黄金时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  2 天前  
新周刊  ·  8000亿“大礼包”来了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停更”四年,终于等到这个作家了 ·  3 天前  
新周刊  ·  穷汉堡,富汉堡,都卖不动了 ·  6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问茶安溪,什么是铁观音?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景德米亚的爱与自由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11-29 21:02

正文

作为2017年|||| 的收官之旅,景德镇之行,为三联•熊猫爱茶研究所的全年活动画下了句号。

景德镇是一个让人去了便忘不掉的地方,不熄的窑火,其貌不扬的城市里隐匿着各路名匠,任世事变迁,景德镇从来没有停止过创造着传奇。在中国社会整体消费升级和大众追求生活美学要求的大环境下,景德镇和景德镇人以及他们的作品,“景德镇制”在陶瓷领域仍具最高含金量, “手工制”和“手工制的产业化”让景德镇与时代技术的融合下变得更加无可替代。

溯源景德镇,第一站就该来瑶里。

瑶里是个古镇,辖于景德镇浮梁县,这里南踞象山,北卧狮山,瑶河穿镇而过,数百幢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

读者们的欢迎晚宴被隆重地安排在程氏宗祠。这是一栋明代建筑,1938年初,皖浙赣边区的三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陈毅曾在此主持召开新四军抗日动员大会,现为文保单位。为了我们的到来,瑶里的主人徐小道同志,专门为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在这里特设晚宴,以八仙桌配“九大碗”原汁原味形式呈现传统江西土菜,款待远方来客。小道君还从鄱阳请来了专业戏曲演员,轮次出演赣剧、徽剧的《贵妃醉酒》和地方小戏。

徐小道本名徐韬,国内学的音乐,后去海外深造,现在是瑶里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

喝酒、吃肉、赏月、听戏,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读者在一场时空穿越的场景中认识并熟络起来,作为我们“奇境中国”每次活动开场的“破冰晚宴”,空前成功。

饭后,挑灯夜游古镇别有一番情趣,感觉如何我不说,看照片。

先有瑶里,才得景德镇,因为大名鼎鼎的高岭土就产自这里的高岭山。同治四年(1869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高岭考察,后来写了一本名叫《中国》的书,并以“高岭”的拉丁文译名Kaolin命名高岭土,从此高岭之名传播国外,高岭土是世界第一种以中国原产地为通用名称的矿物。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来到了高岭国家地质公园,这一路走下来大家并不轻松,美景之余,大家想到的是当年的工人是何其的艰辛。

高岭山下的东埠,是古时运送高岭土前往景德镇的码头,当年的繁华和繁忙程度,从先人在石板路留下的车辙就可见一斑。当年电影《闪闪的红星》就在这里取景,知道这部电影的,您暴露年龄了!!!

吃完好吃的,睡完午觉,大家直奔汪胡!因为山上村子里一半人姓汪,一半人姓胡,故名汪胡,它的精华是原始森林,冰川遗迹,还有南山瀑布。虽然已是枯水期,这瀑布依然震撼。若是丰水期时,南山大瀑布瀑布群全长400余米,总落差220米。

徐小道在就在这青山秀水间帮我们又整了一出幺蛾子。瑶里景区的工作人员将冰桶和胡轩同志(中国权威的德国雷司令专家)寄来的德国雷司令酒以及各色瑶里乡土小菜从山下搬到这里,竹海里,瀑布下,大家一起喝上一杯,不,都喝了好几杯哈!

不多说,继续看照片!

第三天,我们来到景德镇。我们这次的景德镇之行我们会去造访一批新景德镇人,当地著名的陶瓷研究者章武将这群人称为“景德米亚”,是一类人,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第一位,我们要见的是艺术家曾宪钢,曾老师的工作室在景德镇海内外艺术家云集的三宝村,背山而建,大名“借山小馆”。

曾宪钢(红衣帅哥)

曾宪钢从小喜爱绘画艺术,十二岁从师于齐白石高足“南方竹王”王文农先生,199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10年前来到景德镇,这里的生活和创作让曾老师的创作载体和内容更加丰富,扎实的基本功和艺术修为让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可能和更为丰富的表达。

为了我们的到来,曾老师重新铺了院子。

景德镇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景德米亚之夜”了,主持人章武是我们的老朋友。他的陶溪书馆是一个大家可以海阔天空,抒发情感、情怀的地方。作为资深媒体人,他在景德镇扎了二十年,景德镇的优点和缺点在他看来,都是合理且有内在逻辑的。他熟知景德镇的过去,看好景德镇的未来,他是最懂景德镇的人。由他来讲述的是景德镇的前世今生,信息量丰富,又声情并茂,大家都爱听。

章武

每逢周一的凌晨,景德镇“鬼市”的“鬼怪们”陆续登场,这里既有真材实料的好东东,也有赋予妖魔鬼怪说法的“赝品”,青年陶艺师何礞依旧担任我们“鬼市”导师的角色,带大家在各路商家的自说自话中发现不假的“宝贝”。

罗国新老师是景德镇历代官窑研究院的院长,他的故事挺多的,几乎倾家荡产的收集了一百多吨古代官窑的碎瓷片,他曾说过,只要国家需要,他随时可以捐献!我们在他的工作室里,他为我们呈现了他以碎瓷片还原的明成化几十件官窑器,他的收藏还被艺术家宿利群先生创作成作品,已在北京和深圳分别展出,反响热烈。

我们的最后一站,来到景德镇元青花仿古第一人饶克勤先生的儿子饶志阳工作室,子承父业,阳阳小时候就和姐姐饶名媛一道师从父亲,姐姐学习学习施釉、画坯,阳阳学习制模、印坯,如今姐弟两人的技艺都已出神入化。饶家姐弟带着大家从头做起,做一只自己的主人杯。在饶公子的工作室里,连泡茶器都是仿元青花的精品。

饶名媛教读者手绘

饶志阳带大家制坯

读者们的作品竟然有模有样

台湾著名陶瓷大师田承泰先生让儿子也报名参加了我们此次的活动,作为田家香火的传承人,小田田在现场施展了他的“童子功”!

离开前的一夜,焦孟田大哥来到了我们中间。焦大哥的样子像极了青年时代的毛先生,他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康熙帝的扮演者焦晃老先生。孟田兄复旦毕业后在美国一呆十年,在拿到绿卡的前夜决定回国发展,焦大哥现扎根景德镇,他的作品以小见大,他将东西方文化和对陶瓷的理解兼容并蓄,是“景德米亚”艺术家中的一派代表!

图为焦孟田

“景德米亚”最开始是个玩笑,出自章武,他使用了“波西米亚”的词根,后来被叫开,有了定义。景德米亚由艺术家或知识份子构成,生活上不受一般社会习俗约束,思想上不受流行的价值观影响,他们觉察到了工业化对人异化造成的社会现象,对物质泛滥导致的拜物价值观保持冷静的观察,崇尚灵魂的自由。他们自我放逐到手工业城市景德镇从事手作、创新及与文化相关工作,强调生活和工作的自主性,强调生活和工作的同一性,强调农耕文化对后工业时代的创造性发展。

以前的景德镇是一个传统手工艺匠人云集的地方,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如今的景德镇依然这样延续着,但如今的匠已不是往昔的匠,更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参与了进来,让“景德米亚”成为自由主义的有意而为,也是理想主义的终极而为,让这个地方为爱与自由提供了有机而无限的空间

(此次行程参与读者李莹肖对此文也有贡献)


 往 |  | 精 | 彩 

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奇境中国:销魂入骨的旅行

在景德镇狂欢

“奇境中国”之旅的商业合作或私属定制,请发送邮件至

邮箱:fu[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