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读书会
“金融读书会”是由在金融界不同领域工作的百余名专业人士共同义务编辑的金融专业领域公众平台。以“聚焦金融政策研究、促进金融专业交流”为宗旨,定位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证券业协会  ·  【行业动态】持续扩容!A股,迎增量资金! ·  15 小时前  
北京证券业协会  ·  【行业动态】持续扩容!A股,迎增量资金! ·  15 小时前  
国际金融报  ·  上汽通用关闭了曾经的支柱工厂 ·  18 小时前  
中金点睛  ·  中金《秒懂研报》| 国货宠食的黄金时代 ·  2 天前  
安全学习那些事儿  ·  因网络安全事件 ... ·  3 天前  
安全学习那些事儿  ·  因网络安全事件 ... ·  3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国金证券2025届春季补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读书会

徐高:反转之后的预期差——2017大类资产运行展望

金融读书会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2-10 07:28

正文

编者语:

从资产价格走势中可以看出, 2016 年大类资产运行态势的反转缘于实体经济增长的复苏。展望 2017 年,我国实体经济将很难再延续 2016 年的这种复苏态势,经济增长动能预计会明显减弱,国内大类资产运行估计一定程度上会逆转上一年的态势。敬请阅读。

文/徐高(光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

2016 年我国大类资产运行态势可用“反转”一词来概括。如果将各类资产按 2016 年价格涨幅从高到底排个序,这个序列与 2011-2015 年间资产价格涨幅排序几乎完全相反。前几年价格走势最弱的商品期货,在 2016 年打了一个翻身仗,成了表现最好的资产。而过去几年表现不错的股票(尤其是创业板和中小板),则在 2016 年成为了跌幅最大的资产(图 1 )。


2016 年大类资产运行态势的反转缘于实体经济增长的复苏。这一结论可以容易的从资产价格走势中看出来。可以计算不同资产相对实体经济名义增长率的弹性(又叫 Beta )。弹性越高的资产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越高。商品期货在各类资产中有最高的 Beta ,而股票的 Beta 则最低。 2016 年,各类资产价格的涨幅与其 Beta 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Beta 越高的资产价格涨得越多。这种高 Beta 资产占优的态势正是经济复苏期大类资产运行的特征(图 2 )。



的确,在 2016 年,我国实体经济实现了相当强劲的反转。就在 2015 年底,表征实体经济强弱的克强指数(发电量、铁路货运量和信贷增速的平均值)还曾下滑到零增长状态,增速甚至不及 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 08 年次贷危机时的低谷。而到 2016 年底,克强指数增速已经回到了 10% 以上,回升幅度之大,近十年内仅逊于“四万亿”时期。受经济增长改善的带动,通胀也有明显升温。在 2016 年, PPI 结束了连续 54 个月同比负增长的状态,并在 2016 12 月一举冲高至 5.5% ,涨幅已经接近“四万亿”时期的高点。在真实增长率和通胀触底大幅反弹时,与实体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的那些资产自然一扫之前几年的颓势,在 2016 年实现了抢眼的表现(图 3 )。


不过展望 2017 年,我国实体经济将很难再延续 2016 年的这种复苏态势,经济增长动能预计会明显减弱。相应的,高 Beta 资产在 2016 年占优之后, 2017 年估计很难继续风光下去。

2016 年,地产投资增速的回升是我国实体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受益于地产去库存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地产销量、房价在 2016 年都有明显改善。这带动地产投资增速从 2015 年底的负增长回升至了 10% 以上。地产投资约占我国总投资的 1/4 ,且与上游原材料、下游家电汽车等行业有密切联系。地产投资的回升立杆见影地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动能。

不过, 2017 年地产投资的前景并不乐观。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地产调控政策已经明显收紧,严重打击了一二线城市的地产市场景气。从高频地产销量数据来看,三线城市也受到了波及。再加上货币政策在边际上的收紧,地产投资在 2017 年大概率会掉头向下。

地产投资走弱留下的空当很难由其他投资来补足。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 1/4 ,曾经是过去几年一个重要增长引擎。但 2016 年在实体去杠杆政策的抑制下,基建投资的资金瓶颈大幅收紧,导致其增速下滑至近几年的低位。考虑到 2017 年宏观政策仍然会给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施加不小约束,基建投资回升的幅度估计有限。

制造业投资是我国投资的大头,占总投资的约 1/3 。制造业投资增速在 2016 年结束了过去几年持续下滑的趋势,触底回升。这让市场中开始浮现制造业长周期复苏的预期。不过,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中,“去产能”政策的导向之下,很难预期制造业投资增速能进一步走高(图 4 )。

此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带动通胀上升,压低了真实利率,对制造业投资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也带动了企业的补库存行为。不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产能”政策约束了部分行业的产能释放,人为制造了供给瓶颈。这种价格上涨已经明显侵蚀了中游和下游行业的利润,势必无法持续。所以,以 PPI 计算的真实利率应该已经接近低点,在 2017 年会重新回升。那时,将对包括制造业投资在内的所有投资都有抑制作用。而如果投资重新进入下行通道,后周期的消费也将随之走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2016 年实体经济复苏的势头很难延续到 2017 年。而在 2016 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层已经明显淡化了对增长的诉求,释放了偏紧的政策信号。显然,决策者并不追求经济增长的持续加速,而只愿意将经济稳定在“ L 型底部”。因此,分析师对 2017 年我国 GDP 增速的预测集中于 6.5% ,低于 2016 6.7% 的增速。

对比宏观经济前景与资本市场表现,一个明显的预期差需要弥合。资本市场中趋势跟随的力量相当强大。在宏观数据尚未证伪经济复苏的预期之前,市场多少还会沿之前轨道运行。但经济增速重新走弱、通胀重新回落的态势终将在 2017 年出现。这种经济趋势的变化终将改变资本市场的预期,令大类资产运行在 2016 年的反转之后再次反转。

事实上,这种预期差并非只在我国存在。全球资本市场也面临很大预期调整的风险。在美国特朗普总统当选之后,全球资本市场表现亮丽,美国标普 500 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投资者似乎都盯着特朗普政策中令自己满意的部分(如宽松财政、刺激基建投资等),而对特朗普政府将会带来的政策风险视而不见。美国几位学者编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index )来量化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