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类特殊的资产崩盘了,这就是可转债。
6月以来,博汇转债从100元上方跌到63元,跌幅37%;广汇转债则从90多元跌到36元,跌幅将近60%。
可转债这个品种其实比较冷门。
但是,群里有朋友已经踩到了雷,在博汇转债上亏了一半,所以我们还是详细给大家分享一下,谈谈其中的风险。
什么是可转债?
假设A上市公司现在手头有点紧,缺钱。
如果走正常渠道问银行借,到期全部要还,而且银行审批也比较严格,不一定下得来。
如果发行股份融资,大股东的股份占比就要明显下降,这样多搞几次,公司就不是老板的了。
怎么办呢?
发行可转债吧。
可转债,顾名思义,是一类可以把债权变成股权的债券。
比如A公司打算借10亿的债,发了10亿的可转债。设立条款:债券一共持续5年。
2年后,债主可以按照规定的价格债转股,变成股东。这部分就不用还钱了。
假设有5亿可转债选择转股吧,那么5年后,公司只需要还5亿本金就行了,剩余的5亿本金相当于做了一次增发股票的融资。
对于A公司来说,发行可转债有可能比银行借款容易;这笔钱不一定需要全额还上;大股东出让的股份数量较少,控制权更有保障。各方面都很满意。
A公司为了促成转股、少还钱,可转债条款中规定的债转股的价格一般是不高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公司股价上涨,变身股东再把股票卖掉能产生额外的利润;如果公司股价下跌,那就持有到期让公司还本付息。
粗看起来,似乎是收益无上限,损失有保底。
于是,A公司和投资者实现了双赢。
确实如此吗?
可转债风险有多大?
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隐患:
A公司,真的能还本付息吗?
我们前面说到,A公司之所以发行可转债,是因为这笔钱从银行借出来可能并不容易,同时大股东又不愿意让出太多的控制权。
因此,往往都是小公司、民营企业,才会发可转债。
如果它的性质并非可转债,那其实大概率会被归到垃圾债这个等级,信用评级并不是很高。
但由于可以转股,A公司的可转债一般走势都和A公司股票相近,被近似看作是可以T+0的股票。
股票的风险总归还是比债券大,所以大家就很少讨论债券本身的价值。
但是,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问题来了。
比如,我们一位群友踩雷的博汇转债,对应的股票是博汇股份,就是我们上次说过,被要求补税5个亿,因此直接摆烂停产的公司。
产品卖4000一吨,补税要2000一吨,实在干不下去了。
再比如广汇转债,对应的股票是广汇汽车,
今天收盘价0.71元,可能要面值退市了。
我们刚才说过,可转债对于投资者来说有两种价值。
其一是股价上涨,享受债转股的溢价。
显然,要退市到老三板的公司,以后都很难享受股价上涨的收益了。
其二是公司还本付息的保底。
显然,公司都要倒闭了,谁还还钱呐?
所以这类可转债,突然就变成一文不值。唯一的价值,可能就是允许T+0,让大家可以轻松地上赌桌玩一玩。
最近也有一些业内大V在讲抄底可转债的投资机会。
这类低价转债的实际价值要看对应上市公司是否退市,有否还债能力,可能实际价值为0,但也可能反转。
这是非常专业的领域,风险比较大,而且投资失败资产会归0,大家千万不要轻易尝试抄底。
债券基金会受影响吗?
最近,因为受到可转债集中下跌的影响,一些允许投资可转债的债券基金净值也有明显的异常。
特别是一级债基,它不能投资股票,但又允许投资可转债,所以基金经理会倾向于通过可转债争取更高的收益。这里就存在一定的踩雷风险。
二级债基由于本来就能买股票,在选可转债的时候往往倾向于保守一点,反而可能没多大事。
纯债基金因为不能投资可转债,所以不受影响。
如果大家有投资场外债券基金的,要检查一下具体持有的是哪一类。
如果最近自己持有的一级债基净值有回撤的,那就是踩雷了。这类基金经理,以后要警惕一点。
每天早盘,院长都会在粉丝群里给大家分享当天的策略,有时也会为大家解读
行情,比公众号更加及时,而且可以照顾到夜盘美股的波动变化。
比如昨天,我们就及时提醒了半导体和小微盘股的风险。
当时科创芯片ETF还是上涨的,到今天收盘已经跌了7%多。进群可以有效把握风险,同样非常重要。
大家加我好友,我把你拉进群里。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