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牛散就是冯柳,高毅资产基金经理,网名“茅台03”。
我曾在朋友圈中见过他个人账户操作期间的业绩截图,不方便公开评论,只能说心中非常敬佩。
他发行私募之后,其规模之大,业绩之好,更令人心生敬仰。
冯柳对价值与市场都有精深、独到、成体系的见解;这些年来,其发表的文章及关于他的新闻报道,我均研读学习过,并形成了以下这篇学习笔记内容。
研究有三个着力点:
产品研究——可以帮助理解生意模式和估值模式;
格局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发展路径和可把握程度;
股价阶段分析——可以帮助解决视角力度以及预期的程度理解。
“10-3原则”。
即,首先判断这个企业10年后也一定要存在,且逻辑上有更好的可能,这是前提,毕竟投资最大的风险是企业消亡。
然后就是论证出它3年内能出现盈利提升和估值提升。
前者需要对企业有了解,后者需要对市场有认识。
涨跌都能令人坚定的才是好标的。
跌令实处更实,因为价钱便宜了;涨令虚处显得确定,因为得到市场的确认和佐证了,这就是虚实结合带来的效果。
如果涨几十个点就让人有想卖的感觉,那就说明虚处不足,就不太可能是好选择,最后也许连那几十个点也不容易挣到。
反过来也是一样,跌了不敢重仓加的就说明实处不够,要多检讨下自己对确定性的把握能力。
一般来说,长牛好票都是那种能持续化虚为实、以实展虚且不断良性循环的。
研究时应先把前提定好:是战略考虑还是战术选择。
如果是战略考虑,那就不要去管什么价格包含或预期差;如果是战术动作,就应对市场进行分析,着重于市场理解。
战术战略一致性的机会实现起来会更简单轻松。战略决定期要以企业质量为先,非战略决定期要以市场的预期包含程度为先。
最好在跌的时候研究票;即便是上升过程,也尽量选择回调的时候做研究。
因为,负面情绪下得出的乐观判断,比正面情绪下的乐观判断更容易准确也谨慎。
信息的价值与被市场演绎的频次负相关,但不能以市场是否都知道该信息来衡量其有效性。
只要未对其进行恰当的演绎,则该信息是否被广为人知并不重要,毕竟会有很多因素压抑市场对信息的体现和理解。
反之,即便是市场完全未知的信息,如果股价已经演绎过了,其价值仍旧要相应的给予折扣。
不同投资周期的研究要求也是不同的。
长线落脚点是事实与可能性,中线落脚点是预期与市场的匹配,短线落脚点是情绪及信息扰动。
这三点经常会不统一,但有时会相通,只是呈现方式与周全性不同。
市场在不断变化,企业也在不断变化,变化是常态,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多方向的反复审视,对世界有敬畏心。
所谓敬畏,就是要认识到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和出现意外的,所以要尽量让自己处于有保护的状态,尽量多的假设极端情况下的可靠性。
80到150价格带的产品是我最喜欢的,兼备了盈利、成长以及定位安全性,这部分的公司超长期看历史新高的可能性最大。
2011年底茅台零售价2000多元时,我跟一个很大的白酒经销商吃饭,当时他跟我说,茅台零售价会涨到5000,现在看这是个笑话,但当时不是,那是行业共识——这个典故说明,即便是那些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很多年的内部人士,依旧会线错判。
很多事情之后看是常识,之前并不是;当时看到的都是确定性,正因为这样的确定才会让行为走向极端。
在实际思考中应以基本面为体、市场分析为用、估值图形等工具为变,只要在这个框架里不孤立或错维使用就不会造成表多不知时的局面,毕竟位点清晰是和坐标的多维相联系的。
我们对估值的使用,一定要从务实角度出发,先把它当作理解市场的工具,从它的异常中读出市场的思考和预期点、标识出此基础上的赔率分布、然后才是具体的价值估算。
因为估值的前提是真相不被充分掌握,否则便是确值了。
所以我们心里要清楚,这只是一个随时会因情况而改变的概数,除非是在绝对边界下注且具备极端事件的排除能力。
其实这也就是格雷厄姆的思想核心,只是他用了安全边际这样不太清晰的词,从而让人误以为是低估折让的含义。
我过去常和朋友讲一个非周期行业投资理论,就是投资好股、关注差股。
当一个行业里最差的那个都很好时(不是泡末效应尾声那种突然的好),就说明这个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可以乐观迟钝点。
但当它们难过时,则有可能要进入平稳增长期,因为需求方有挑剔和选择的余地了。
有人会说牛熊的判断才是最难的方面,其实只要看这个市场大部分股票是否已透支其极限预期就好了,不过这样需要对整个市场都有良好的认识。
如果不具备这样能力的话,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只关注确定性高成长的票,它们在牛熊中都不会有太坏的预期,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成长率和时间,与市场估值关系不大,这样比较省心但要考虑错判后的风险承受问题。
我认为,资产就是金钱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属性,本质就是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之间进行交换,买入是用现在换未来,卖出则是把未来换现在,关键要想明白未来和现在谁更值钱就好了,牛熊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判断依据。
当然,对极少数的优异公司来说,未来总是会强过现在的,这就是比牛熊大势更大的大势。
长线就是先有逻辑再等图形,中短线就是先有图形再讲逻辑。
这么多年,我很少独立做研究,因为不擅长,所以我从来都是做白马不做黑马。
通常会把别人研究好的、我觉得有道理的东西全部列出来,然后从中挑选。我会把所有的东西罗列出来,思考涨的理由是否可延展,跌的逻辑是否可被化解。
我喜欢做关注度很高的票,因为关注度高,我能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对于关注度低的票,我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因而无从进行选择。
历史上我自以为是的研究基本都是错的,选择则基本都是对的。
这个世界没有真相,我们认为的真相往往是一种偏见或者说是一种阶段性的逻辑。
这个世界太复杂,我们没有办法去认知。
我认为市场都是对的,关键是我们什么时候去选择相信什么。所以,我不进行研究,一般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