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  ·  历史最佳!武大并列全国第三!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名单公布!祝贺武大14名本科生 ·  1 周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Bonjour!校史讲解第一期——自此文脉复 ... ·  1 周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Привет!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大学

今天的“硬核”推文,来了!

浙江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4-10-16 09:28

正文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爆成功

这声巨响

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挺起脊梁


从兴核报国
到核电民用
一代又一代浙大人
传递着历史的“接力棒”
在服务国家核工业发展的征程上
为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注入澎湃动能



在路上

循着60年前的那声惊天巨响

原子弹爆炸成功60年后的今天

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

中国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

走进新一代浙大核工业人

感受他们的“硬核”担当






这声巨响

催人奋进



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是中国核电的“红色根脉”,被誉为“国之光荣”。秦山核电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面建成9台运行机组,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是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



“逐梦中国式现代化”采访团来到秦山核电站的主控室模拟机房。红绿交错的指示灯闪烁着,成百上千的复杂按钮和各样的显示屏铺满了操作台,这里是核电操纵员的“练兵场”。



浙江大学1996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校友、秦山核电总经理尚宪和的职业生涯就是从核电操纵员干起。


核电站主控室相当于反应堆的驾驶舱,被比喻成“黄金人”的主控室操纵员作为反应堆的“驾驶员”,是核电站最为关键的岗位之一。称之为“黄金人”,是因为培养一名核电操纵员所花费的成本,折算成黄金重量,大约是一位成年人的重量。


正是在校期间受到“核电厂原理”课程的影响,打开了尚宪和对核电的认识,也正是当时在秦山核电的实习坚定了他的择业目标。“当时国内核电民用刚起步,我想着要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国家急需。”



核电事,无小事。


毕业后,尚宪和在这样的主控室度过无数个昼夜,历经千锤百炼。


与新设备反复磨合,紧急调试硬件和软件的缺陷,应对机组的突然停运……尚宪和操刀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一号机组的首次临界,带领新人经历了两个反应堆从无到有的过程,多次协调千人团队参与机组的换料大修,助力实现中国核电“自主三十万到百万的跨越”,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技术难题。他说:“从事国家的重大工程项目,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去解决这些问题。”


“浙大的学习赋予我知识与视野,秦山核电则是我实践梦想、为国贡献的舞台。”在核电一线28年,尚宪和参与并见证了核能科技如何转化为国家发展动力。


他积极推动母校与秦山核电的合作,牵头成立浙江大学-中核运行核工程创新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为深度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搭建桥梁。



一个月前的教师节,中核集团向浙江大学发来慰问信,对浙江大学为科技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


沿着蔚蓝海岸,浙大人守正创新,正积极投入到核能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



这声巨响

凝聚力量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回望这段干事创业的激情岁月,载入史册的同样有一位毕业生,他的名字叫张同星


翻开他泛黄的学生登记册,“派往何处”这一工作去向栏目,只写着一个清晰而又“模糊”的地点——兰州



清晰是快70年过去,手写的两个字依然苍劲有力,模糊则是很久以来人们都不知道他具体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


张同星,与一大批浙大人一样,隐姓埋名,从事的正是国家核事业。直到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他们的名字才为世人所知晓。


很多年以后,浙大师生才知道,张同星毕业后的20多年间,从自学理论到自制设备,在简陋的生产车间白天黑夜连轴转,创造了我国核金属制造独特工艺。



兴核报国,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在西北“无名之地”,以生命与智慧之火,燃核事业发展之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贴合在了一起。


戈壁风一直呼啸着,大漠的沙从未吹散。



在共和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王淦昌、钱三强、赵九章、程开甲就是浙大人。全军挂像英模、浙大毕业生林俊德,参加全部核试验,在生命的尽头把病房作为国家科研攻关最后决战的疆场。


“我叫王京,北京的京。”


“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接受采访时,尚宪和感慨的说,老一辈浙大核工业人身上闪耀的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如明灯般照亮了后来人接续奋进的征程。


60年来,浙大人始终紧随前辈步伐,将国家核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为自己奋斗终身的目标。



这声巨响

引领前行



中国的核工业,在浙大如何后继有人?


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分类推进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大学不断拓展与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的战略合作,在人才培养交流、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双向赋能培养时代新人正不断结出硕果。


在中国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站,椰风树影间,六座灰白色的反应堆建筑稳稳伫立。



2022年起,浙江大学与中国广核集团携手开启科学技术领域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


“面向新型核反应堆研发等前沿领域,集团精选了400余项核心课题,组建了100余位专家组成的联合培养企业导师库。” 中广核研究院人力资源部主任郭勇强介绍,在双方战略合作引领下,集团为培养出懂技术、善应用的复合型核领域新人才下足了功夫。


“逐梦中国式现代化”采访团来到南国之滨,见到了正在中广核研究院开展联培实践的物理学院2022级直博生曹巍。


“一线的学习经历让我更全面地了解核电事业广阔的发展天地,并将所学应用于国家事业的发展,让我对将来的科研工作更有信心。”曹巍说。



校企双方组成的指导团队,依托国家、企业的重大项目开展工程实践,在中广核,曹巍的每一次探索,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希望同学们在这里能够接触真问题,开展真实践。”曹巍的企业导师付学峰说:“在曹巍身上,我们看见了来自浙大青年人才的卓越潜力,也看见了时代新人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已有百余名浙大毕业生选择到核工业建功立业,致力于中国核工业领域国家重大工程的研发设计、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营等工作他们正挑起新时代的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贡献硬核能量。


核工业挺起民族的脊梁

核电事业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强核强国融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浙大人接续奋斗

永远在路上


为国家“硬核”奋斗的浙大人点赞!



福利空间



在评论区参与留言评论
写下你对浙大科研工作者
最想说的一句话

截至10月16日上晚上21:00
点赞数位列前二十的读者
可获得杭州文博会门票一张
同时我们也将通过抽奖
送出杭州文博会门票十张
门票仅限校内领取
最终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策划统筹:柯溢能 查蒙

校院特战队:王允 李想 查蒙 田茂

声像制作:守望者传媒 笔锋

今日编辑:方能

责任编辑:周亦颖 杨哲青


精彩推荐





两项重要考试,今起报名!

今天,奥运冠军来浙大划水!

他们是浙大追风少年!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