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有个流行的词叫“New Yorker(纽约客)” ,指那些外表貌似冷酷但内心温暖的人。但它不是教我们你要做一个冷漠的人,而是在职场上,做事情要聚焦事件核心,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干扰。
总有人说在职场上几年了都没有起色,也很努力但就是不晋升,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做事的时候情绪严不严重?犯错的时候头脑清不清晰?该谈利益的时候谈感情,你不掉链子谁掉链子呢。
你的玻璃心,还是留着下班后再用吧。
青山资本副总裁李倩有一次跟我分享,她说一个人的“思考力”很重要,很多人做事情,做事前思考不够,做事后又犹犹豫豫。思考力决定行动力,思考力不够,导致要么没行动,要么行动拖沓,总是一次次错过风口,对着别人的成绩流口水后悔。
大家知道这两年,尤其今年,由于人民币贬值,香港的美元保险产品在大陆高净值人士中特别受欢迎。很多在香港念完研究生的职场新人和一些其它行业的职场人士,甚至企业高管,都考了牌照,加入了这场海外资产配置的行业风口。我们公司今年也招募了不少这样的人,我给他们做培训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普通职场人和高管们做事风格的不同。
一般人经常会犹豫徘徊,这个行业我能不能做好呀?万一这个风口过去了怎么办呀?万一考试考不过怎么办呀,要不多点时间复习吧,blablabla…而高管们基本上都是想清楚之后就会立刻投入,安排好详尽的日程表,什么时候复习,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入职,什么时候培训等等,各个环节都非常紧凑。
一般人带着材料来会议室,让我们培训流程,而高管们会事先看好要讲解的内容,做出笔记,我们现场答疑就好了。
随后导致的现象是,有些入行早的人还没生意,而另一些入行晚的高管们,已经开始签单了。
我秘书跟我说,有这样的高管团队真是一个顶五个,能力强,而且还不操心。我笑笑说,要不然为什么他们能做到高管呢,职场素质摆在那呢。
职场上做事,我的态度是:你先用力想明白,要么做要么不做,果断点。最忌讳的就是想投入又怕损失,这样注定办不成事还浪费时间。要知道,市场上,你All in都不一定能成功,更何况三心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