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一场来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飓风席卷欧洲、亚洲乃至全世界经济。
然而,那一年的拍卖市场,漆器拍卖却逆市而上,频频创造天价。比如当年
12月亮相
香港
佳士得拍卖会的那件盏托。
这件盏托以
2000
万港元起拍,
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
3314
万港元成交,
折合人民币大约
2900
万元,
创造了中国漆器的最高纪录。
据说买家是一位经营化妆品的中国台湾人。
这件盏托的价值到底在哪儿
?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工艺。
漆器制作工艺极为复杂,
简单说来,
就是首先在漆器素胎上略为加工,
再一层一层刷漆,
十几道到一两百道不等。
(仅此工序便要近一年的时间)
达到理想的厚度后,
趁漆半干未干时进行雕刻,
(大半年时间又过去了)
做一只盒子至少要花上一两年的时间,
极费工时。
因而自古以来,
漆器就是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贵族收藏。
剔红花卉纹盏托 明永乐 故宫博物院藏
| 现世仅存三件 珍贵!|
目前明代永乐年间盏托
仅存三件
,
故宫博物院有一件,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件,
这是流落民间的最后一件,
价值不言而喻。
| 乾隆御笔诗为其加分不少|
俗话说“出身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艺术品也是如此。
此盏托能在经济危机
的大环境下拍出天价,
除了它是永乐年间的作品、本身艺术性高,
更为重要的是盏托内侧
书有乾隆
1781
年所作的御题诗,
这是存世的剔红盏托中唯一的一件。
乾隆皇帝对古代艺术品的偏爱,
人所共知,
他经常会在艺术品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这往往也使艺术品身价倍增
。
最后,它还是一件流传有序的藏品。
1976
年伦敦拍卖会上,
这件盏托首次出现在市场上,
此前一直被
英国著名收藏家
大维德爵士收藏。
右边是李汝宽、左边是李经泽
拍卖会当天,各国收藏大家齐聚一堂,
包括中国漆器收藏家
李经泽与其父李汝宽,
以及
伦敦
当时最著名的古董商
罗格·布鲁耶特
(据说他是受美国亿万富翁纳尔森·洛克菲勒委托
)。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件盏托
最终没有出售给纳尔森·洛克菲勒,
32
年来一直被李经泽所珍藏。
在艺术品市场赝品充斥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