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吧
社会学吧最早创办于2004年,我们坚持以促进中国群学发展为宗旨,服务于广大社会学师生和爱好者。严肃但有情怀,专业不失玩乐!和我们一起热爱社会学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痛别!巨星陨落 ·  3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我的阿勒泰》之后,滕丛丛决定做些什么? ·  6 天前  
半岛晨报  ·  于和伟,官宣喜讯! ·  6 天前  
德州日报  ·  九胞胎一个都没保住……丈夫发声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吧

一名社会学博士的“七一”发言 | 给平凡以不平凡

社会学吧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01 21:44

正文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一名来自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的普通党员。正值党的九十六岁生日来临之际,我很荣幸地被表彰为“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我感到非常激动。感谢党组织对我的肯定,也感谢各级领导以及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厚爱和帮助。这个荣誉其实并不属于某个个体,而是应该归属于集体且应该被分享。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命运和成长从来都是与周边他人、与集体、与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紧密相关。我们本就无法离开周遭和这个时代而空洞地去谈论个人的成绩。

   “优秀共产党员”是一个充满光荣的组织认定。但是我想说,从个体层面上来看,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何谓优秀”、“何谓党员”的理解者、行动者和诠释者。无论你有多长的党龄,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将展现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都将凭借自己对何谓优秀、何谓党员的理解和行动描绘出丰富多元的党员形象。于是今天我们能够听到这些不同的基层党员自白,也应该看到在这些被表彰的党员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奉献社会的党员。哪怕成绩有大小,贡献有多寡。共产党员的优秀之处来自于坚定的自我认识和恒久的行动追求,而不在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多少。我的外祖父是对我入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他是一名抗美援朝归来的老兵。小时候在外祖父家玩捉迷藏的游戏,无意中在衣橱的一处不起眼角落里发现了两条沉甸甸的毛巾。打开一看,毛巾上竟别满了勋章。他们被外祖父小心地包裹、用心地珍藏,却同时将他置于隐蔽的角落。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将他裱起来?而他却说应当将这些遗忘。相比起所有来自于外部的优秀认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需要对于本真的坚守和对于优秀的内在追求。坚守自我,不忘初心,真正的优秀来自于回归本真的平凡。

我想每一位党员在入党之时都会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党员才是优秀的,而自己又应当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党员?当入党之时的激情澎湃汇入日常生活的涓涓细流,许多人开始在繁忙的生活中开始忽略这个问题,并对此逐渐失去思考的兴趣和反思的能力。长大后,当我自己今天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我开始认识到平凡行动较之于壮阔誓言的价值,也开始尝试在平凡之中去实践那些在党旗面前许下的誓言。平凡不是碌碌无为,而是对于初心和点滴进步的守护;平凡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以低微的姿态通往更宽广的世界;平凡不是对宏伟目标的舍弃,而是在政治思想和日常生活之间接架起贯通的桥梁。每一个不平凡的优秀都来自于对于平凡的坚守,我们应当给平凡予以关怀。

在华东师大的六年学习生活里,我先后接受了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教育和训练,其对我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知识性,而更多的是情感性和价值性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专业学习为我实践党员身份提供了重要载体,也为党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之间嫁接起了融合的桥梁。一些人看来,所谓的美好来自于经济和个人的前程,而社会学者则认为所谓的美好则来自于社会和共享的价值;一些人看来,遭遇社会问题的个人如海边的贝壳那么多,不可能捡的完,帮的尽,而社会工作的回答则是“捡一颗是一颗,用生命影响生命”。社会学帮助我们成为一名思考者,而社会工作则帮助我们成为一名行动者。在我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专业学习和作为一名党员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亲和性。我带着党员的身份使命和学生的专业使命走向田野、扎根底层、服务大众。我的导师文军教授每年都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带着我们全国做调查。他喜欢去城乡结合部看,去农村和最基层的地方看,去那些经历巨变的地方看。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好多人问我,你怎么不做个“高大上”的研究,但我们就偏偏喜欢那些平民“低奢内”的,因为我们坚持认为平凡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我的研究曾经在德清的一个昏暗地下室跟一位访谈对象聊天,她对我说“有时候,我感觉我们没有家”。这一刻,我的触动很大。也正是这一刻,我开始坚定要将偶然的研究念头转变为持续的研究努力。我想,每一个体味着变动生活的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流动的人都在渴望和寻找着一个真正的家园。所以与其说是我选择将他们作为我的研究对象,不如说是我在试图跟他们产生某种内在关联,一起找寻生命中的栖身之所。

保持初心,做一个平凡的党员其实是不容易的。务实、不夸张、不虚饰是最突出的品质。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平凡中显非凡的党员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平凡的党员首先应当是有组织关怀的党员,他们关心组织发展,将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并参与到组织生活中来。他们有温度、有认同、不疏离。并且能够将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润化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一个平凡的党员应当是有价值关怀的党员,他们愿意以低微的姿态走进群众。他们的行为不依赖于目标和获利的激励,而真正来自于内心的精神价值追求;一个平凡的党员也应当是有社会关怀的党员,他们超越于个人利益而为社会的整体福祉而作出努力。从捡起马路上的一片垃圾,到见义勇为,他们愿意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份子而不是局外人来看待社会,并主动拥抱更美好的社会。平凡的党员并不普通,唯有真正地成为一名平凡的党员,才能够彰显不平凡。

每一个优秀党员身上,实际都没有惊天动地的力量,也没有离开了群众而闪烁耀眼的光芒,拥有的其实只不过是平凡的点滴故事。每一个优秀党员身上也同时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人类最真实的真实是不完美,但却不缺乏得到完美的勇气。平凡中彰显不平凡的奥秘来自于坚定的自我认识和恒久的行动追求,而不在于我们当下处在什么位置。感谢党组织给了我再思考的机会,既是表彰,也是嘱咐,更是永久的期待。既是短暂的总结,也是重新自我审视后的再出发。而我也将继续不负组织期待,立足专业,服务社会。不忘初心、不负光阴,努力前行!谢谢大家!

——本文系吴越菲在华东师范大学纪念建党96周年表彰大会上,作为校“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的讲话

作者小传:

吴越菲,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2017届应届博士毕业生。曾获得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度“校长奖学金”和“感动师大”的人物。在博士期间,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论文,其中有8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期刊转载。吴越菲不仅是学术成果丰硕的社会学博士生,也是情系社会的暖心社工。她曾亲赴鲁甸地震灾区一线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45天,不惧艰难和危险,用爱与真心陪伴灾民走出地震阴霾。2014年被评选为上海市教卫系统“十佳好人好事”,2015年被评选为华东师范大学“公益之星”。2017年6月份已成功入选华东师范大学“晨晖学者”培养计划并即将留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