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欢迎关注“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我们将为您提供最新、最热的学科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术经纬  ·  专家点评 | ... ·  昨天  
蒲公英Ouryao  ·  新年!这些医药新规陆续实施! ·  昨天  
懒人医考  ·  【西医】 临床常见的比值及其意义 ·  2 天前  
丁香园  ·  重磅!《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犀利!医生论文造假问题,宁光院士发表看法了……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06 21:49

正文


最后时刻已经来临,关键时刻可不能掉链子!技能考试前10天突击,教你轻松通过考试!




整理 | 渝小苏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一个简明逻辑:秒懂医生写文章的必要性


有一种有趣的比喻——茶壶里的沸腾,即一个茶壶里的水烧得沸腾了,但对这个房间的温度完全没有影响。“中国的医疗创新现在就是个茶壶,我们在茶壶里面,外面根本感受不到我们的沸腾。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创新了,非常伟大了,但现实并非如此,我们和整个世界的差距太大了,尤其在医疗服务方面。”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宁光院士在接受“医学界”采访时如是说。



如何改变国内医疗创新不足的现状?宁光院士认为最大的阻力在于“我们不想改变”。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为医生写文章和做科研的必要性而争论不止。大部分人秉持一种医生不要写文章,也不必做科研的心态。但不做科研,医生如何看病?医生看病的知识从何而来?在大学里学了5年的知识显然不足以让医生应对实际工作,医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职业。单纯学习还不够,学习到一定程度会不甘于充当学生,创造新知识的欲望就会被点燃。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产生的新知识被人知晓,而不是藏在创造者的“肚子里”?此时与他人沟通变成了必须,而沟通交流中最便捷、传播最广的工具当属语言和文字。文字成形之后承载在杂志和文章之上,才能被人知晓。如果想被更多人、更重要的人知晓,那就需要发表在好杂志上。宁光院士用这个简明的逻辑点出了医生写文章的必要性,但令他不解的是,为何那么多医生不懂这个逻辑,是他们真得不懂吗?“我相信我们懂,但是我们太想去追求安逸的生活。有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压抑了那种发现问题的动力。当我们不鼓励创新的时候,创新的自我驱动力就越来越稀缺。”


质疑科研:晋升期望与付出意愿不对等的后果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需要做科研。很多医生一方面享受只做服务于临床的普通医生,另一方面却期待成为教授。不会做科研,却想要成为教授,这两者的矛盾促使这部分医生质疑职称评审中包含的科研要求,认为是晋升制度逼着自己从事科研,对制度吐槽不已。


“事实上,没有人逼过你谁,你可以选择不晋升!”宁光院士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问题的本质,“你既然想要成为教授,却还不想创新,就好似雄心勃勃想要摘得诺贝尔奖,但只具备了蒸馒头的技能。”


学术造假:不是群体问题,而是个别问题


更令人心寒的是,极少数医生为了晋升铤而走险地进行学术造假,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107篇论文撤稿事件就是一例。宁院士认为,107篇文章造假不应归结为医生这个群体的问题,而只是这个群体极少部分人的问题,因为他们抱有侥幸和投机取巧的心理而走“捷径”。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造假,要不然怎么会有3·15呢?!我们要意识到,107篇文章只是那107篇文章的作者有问题,而不是这个群体和国家政策有问题。如果说有问题,那这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需要走很艰辛的路。这条路不好走,最无助的时候就是旁边居然还有人在扔黑枪、打黑枪、扔黑石头。”


宁院士认为,医生做科研的政策一点都没错,中国医生的科研成果需要通过发表更多文章让国际同行了解。但中国医生的语言能力有劣势,再不抓住写的机会,如何能让其他人了解?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Yonath在参加由宁院士组织的第四届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争议与共识中国论坛(以下简称CODHy)中语重心长地建议,中国人如果要创新,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一点就是学好英文。她坦言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并和很多教授在一起交流,但是他们还需要翻译,阻碍了双方的无畅沟通。


“东郭医生”确实存在,但不是全部


此前,《医学界》发表的一篇文章刷爆医生朋友圈,文章指出医生圈子有3种医生即行政医生、科研医生和手术医生。宁院士理解这种提法,但他心中的医生只有一种,就是能用脑子看病开刀的医生,所有的医生都应该这样!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会开刀是行医的最基本条件,不具备这个基本条件,甚至不能被称为医生。但是,除了医术之外,我们也需要不同能力的医生,医院管理和科研都是医疗重要的一隅,有人为之全身心投入,同样很值得敬佩。


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包容和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用批评的眼光看自己,这样才会有进步。但是,我们现在太多情况下是用批评的眼光看别人,用包容的心态对自己。在中国,确实会有‘东郭先生’一样的医生,这个现象在任何地方都存在,但不能拿‘东郭先生’以偏盖全。”


宁院士再次提到107篇因涉及学术造假而被撤稿的文章,网上各种人群起而攻之,甚至说医生不要发表文章,不要做科研。但是,大家只看到了107篇文章,谁也没看见17000篇甚至更多的文章给中国带来的创新的意义。


其实,问题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但没有一件事是不值得改变的。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交流是最重要的,开放是最重要的,包容是最重要的,批评自己是最重要的,寻找差距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