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瀚海狼山
欢迎来到瀚海狼山,这里有历史的回声,有未来的希望,有前进的动力源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foQ架构头条  ·  DeepSeek 爆火真相:不靠“人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瀚海狼山

北方大国的核力量还剩下多少真实实力?

瀚海狼山  · 公众号  ·  · 2024-10-24 19:50

正文



北方大国的战略导弹试射,居然还没出发射井就猛烈自爆了!当场炸出了一个直径超过60米的塌陷大坑,被西方的卫星清晰抓拍到。一个60米的大坑其表面深度预计也会超过15米。在图片上看着不大,那是周边景物都太大造成的错觉。如果换装一个平常人,站在至少5层楼高的坑底,周边还都有30米的半径,这等于一座200高度超高大楼的基坑那么大!因此这次爆炸的当量至少相当于200吨以上的TNT。而相应的萨尔马特导弹的发射全重差不多也正好200多吨。虽然没有带真正的核弹头并且一起殉爆,仅仅燃料爆炸造成的破坏也十分惊人。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萨尔马特新洲际导弹,不过就是苏联时代已经非常成熟的SS18液体洲际导弹的翻新型号,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改进升级,


原则上只需要按照原先的图纸依葫芦画瓢即可。而最关键的,可长期储存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料与氧化剂也是40年前的老配方,结果却是在试射期间就发生了燃料泄露。在发射井内启动,还没靠燃气发生器把200多吨的导弹本体迅速弹射出井,就一个闷雷在井中完全炸碎了!也当即把上百米深的发射井直接从其内部全部炸塌,最终在地面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塌陷坑。这说明这枚萨尔马特试射导弹的内部燃料泄露量绝非一星半点儿,而是提前大量外泄,否则绝不会导弹本体还没有被弹射出井就发生了猛烈的爆燃。毕竟从SS18到萨尔马特,都是先垂直弹射出发射井,弹体飞行到距离井口100米左右的高度才首次点火起飞的模式。液体洲际导弹虽然体量巨大,相对笨重;但是也有终极比冲大,携带弹头多,


射程超级远的巨大优势。可以轻易的飞行到1.6万到1.8万公里的很大距离,实现全球性的快速打击;而且井射条件下,导弹本身较为笨重的弱点也不明显。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火箭燃料与氧化剂可长期储存,一般要求密封15到20年不更换的标准。在冷战时代,只有苏联方面掌握了这类技术并运用在SS18一类的超重型洲际导弹上,可以算是冷战压箱底的“高技术”之一。而其他核大国,基本都已经或者逐步放弃了液体洲际火箭的路线。苏联解体后,其主要继承方在继续发展固推洲际导弹的项目上并不顺利,不论是陆基项目还是布拉瓦这类的潜射洲际导弹,在过去的20年里屡射屡败!虽然布拉瓦前几年突然之间就“开窍”了,进行了罕见的4发连续潜射,但是也仅仅是完成基础起飞加初始上升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