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出版
我们提供知识 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上海招聘|RFR:特殊结构工程师、立面建筑师 ·  18 小时前  
archrace  ·  结果 | Cobe 与 sbp ... ·  18 小时前  
有方空间  ·  新作|杭州数字农场运营中心 / 时地建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出版

深度解析,从国会暴乱到未遂刺杀:美国当代社会暴乱实录

中信出版  · 公众号  ·  · 2024-07-18 15:46

正文

如果你们再不誓死抗争,国将不国。

这是2021年1月6日,唐纳德·特朗普以总统之尊,亲口向支持者激情陈述的。彼时的他,虽然已经败选,但他不接受这个结果。

随后, 数千名支持者聚集在华盛顿国会山,部分人强行闯入国会大厦,导致包括一名国会警察在内的5人死亡、约140名执法人员受伤。 这也是美国国会200多年来遭受的最严重暴乱。

虽然至今已经过去近4年,事实证明,它只是潜在海平面下慢慢发酵,静待时机。

早在2022年, 美国资深战地记者莫格尔森在自己的新作 《风暴来袭:美国社会暴乱实录》 中就有过预见,他说:

2021年初的这场风暴,绝非整个事态恶化的顶峰,随着极端右翼的主张持续发酵,美国社会表面展示的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或将迎来更为凶险的风暴。


《风暴来袭: 美国社会暴乱实录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今年7月13日,我们似乎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 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举行的竞选集会上发表演讲时,发生枪击事件,事件被定性为“ 暗杀未遂 ”。

打开手机,虽然在中文社交媒体中,大家都沉浸在各种 对暗杀事件的 娱乐化解读中,但阿信却真心实意地推荐你读读这本 《风暴来袭:美国社会暴乱实录》。

这不是新书,中文版去年6月就已经上市,但从中,我们能窥见这4年来,美国社会诸多让全球侧目的暴乱事件背后的根源。

作者 卢克·莫格尔森 ,多年来一直活跃在 阿富汗、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战场一线, 两次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

卢克·莫格尔森的 《风暴来袭》被《纽约客》评为2022年度好书

2020年疫情之后,他转而开始关注美国国内,亲眼 目睹了民众对防疫政策的失望如何演变为一场疯狂的反政府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对种族正义的呼声却激起了另一些人的军事化对抗……

自此之后,美国社会的暴乱此起彼伏, 莫格尔森都冲到一线,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写成了这本 《风暴来袭:美国社会暴乱实录》

就阅读体验来说,读者的这样一句书评堪称点睛之笔——“ 很像一本政治讽刺小说,更讽刺的是这不是小说是现实发生过的事情。

曾几何时,作为一名骄傲的美国人, 卢克·莫格尔森在报道其他深陷战乱的国家时,都会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惋惜感:

大多数美国人,无论他们的政治信仰如何,都会认为这些地区是由于内部的某种缺陷而易于陷入武装冲突和动荡不安,而这种缺陷,美国虽不深受其害,但也终是无能为力。


卢克说,他从未怀疑过,如果在某些反常的情况下,美国也会陷入暴力的恶性循环,其棘手程度会和他在国外看到的差不多。那么,什么是反常的情况呢?

卢克在书中有着深刻的剖析。

2024年,阿信强烈推荐你阅读这本 《风暴来袭:美国社会暴乱实录》,毫无疑问,这将是你深度洞悉2025年之后的全球性风险的思考手册。

美国民众对美国治理体系的

信心正在逐步瓦解


卢克回忆,他报道的第一场疫情发生在2014年的西非。

尽管当时埃博拉病毒比如今的新冠病毒更具致命性和传染性,但是国际社会的反应严重不足。

从蒙罗维亚市中心伸入大西洋的狭窄半岛上有一个简陋密集的棚户区。那里是利比里亚最大的贫民窟,也是埃博拉病毒早期可怕的热点地区。

在生锈的金属板盖下生活着大约8万居民。他们缺乏自来水,在狭窄的墙缝间随地大小便,且只能用一些碎石来重新加固侵蚀的河岸。就在病毒肆虐之际,利比里亚军队用城墙和带刺的铁丝网封锁了整片贫民窟。武装直升机沿海岸线不断巡逻。

贫民窟内犯罪激增,恐慌蔓延。士兵向任何试图逃跑的人直接开枪。整个社区似乎已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10天后,来自贫民窟的代表试图说服政府结束封锁。作为交换条件,他们同意实施一套预防措施。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埃博拉病毒引发的疫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真就得到了控制。

发生在蒙罗维亚的这一切并非异常。在没有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本国政府救援的情况下,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西非人用事实证明他们善于彼此互助、共渡难关。

整个社区都被动员了起来。医护工作者志愿参加。 教育民众更是重中之重。一开始,阴谋论比比皆是。但后来根据专家的建议,他开始禁止民众为尸体抹油和其他一些传统的丧葬仪式,隔离潜在的病毒传播者。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警告称,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在短短几个月内感染150万西非人。 然而,西非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预测是错误的。

因此,卢克说,当他讲述一个又一个在无情的灾难面前人们展现出勇敢坚毅和足智多谋的故事时,他的内心一直有一个问题: 如果面对同样的压力,美国会如何应对?

虽然2020年3月,特朗普满怀信心地给民众打气:“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必须一起面对困难,一起有所牺牲。” 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新冠病毒夺走了50万美国人的生命,这个数字远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成群结队的美国人将加入一波千禧一代的互联网狂潮,其间充斥着对所谓理所当然的大屠杀的种种预言。政治部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萌芽和毫无节制的煽风点火将导致美国的民众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都开始彼此对立、互相伤害。

一场宣传造势的“风暴”将彻底掩埋真相。银行、邮局和警察局被纵火烧毁。数千名士兵被部署在数十个城市。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大幅扩张。

枪支暴力夺去近2万美国人的生命,创下几十年来的最高伤亡数字。仇恨犯罪、吸毒过量和家庭暴力的案件与日俱增。

民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普遍降低,对美国治理体系的信心也逐步瓦解。战争、革命乃至世界末日都会成为司空见惯的话题。

而民选的政府官员,甚至企图发动政变……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本可避免的“国会暴乱”

早在2020年,莫格尔森就辗转于美国各地暴乱现场。

在密歇根州,他见证了民众对防疫政策的失望是如何演变为一场疯狂的反政府运动的。

在明尼苏达州,他见证了弗洛伊德之死如何引发了“黑人命贵”这一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运动。

在俄勒网州波特兰,他见证了左翼反法西斯主义者与极端右翼团体之间的暴力对抗。

在华盛顿特区,他见证了充斥着各种谎言与阴谋论的 2020年美国大选,如何连续引发了两场暴力游行……

这一切,都在说明,那场著名的 国会暴乱 绝非凭空而起。


不过,即使有此前种种事件的铺垫,即使集会现场,支持者的热情早已被之前连续三个小时的各种宣传和煽动点燃,在特朗普踏上演讲台的那一刻,也还是有一丝转圜余地的。

“如果说有人可以力挽狂澜,叫停此刻已释放出暴力气息的这股势头,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最初的那个发动者。”莫格尔森写道。

人群在焦急紧张地等待着。那个“他”会临阵退缩吗?会迫于 深层政府 的压力而改弦易辙吗?

不会。特朗普站在台上说:“我们永远也不会让步。有人偷窃,怎么可以让步?我们的国家受够了,不能再忍了!就是这样!”莫格尔森能感受到听完这句话之后在他的周围涌现的那股感激和宽慰之情。

人们微笑着,点着头,因为他们看到他要动真格的了。“ 为特朗普而战! ”人群中传来震天动地的喊声。


特朗普继而承诺,“我们不会让他们压制你们的声音”,随后又将在底特律、费城、亚特兰大将早已表达过的不满重复一遍。但是,他显然对具体的细节毫无耐心。

其实,细不细节的早已不再重要,或者说,它们自始至终都不重要。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在选举结束的第二天就已落定。但是,从那一刻起, 指控取代了证据,理论取代了现实

现在,抛开所有的理论和指控, 特朗普将针对他个人的所有“攻击”一律概括为“胡说八道”

叫嚣与谩骂恰似一剂引导众人情绪的灵丹妙药。 大家不分男女老少一起大骂脏话也表明,过去4年来对政治规范和政治礼节尚且残留的哪怕一丁点的尊重都已被彻底抛弃。

与此同时,另一些东西,一种更深层次的克制也正在被逐步抛弃。

那名身披特朗普旗帜的男子告诉来自蒙大拿州的那对年轻人:“势必将有一战。”他的语气听上去有点厌倦,有点听天由命,就好像他不得不接受一个长期以来他并不想接受的现实。

“我准备好了。”他像是在说给自己听,又像是模型,将它抱在胸前,点了点头,没有说一句话。他双眼紧紧地盯着超大屏幕,仔细地聆听着。

“我们想要变得更好,”特朗普说,“我们希望尊重每一个人,包括那些坏人。为此,我们将不得不加倍努力地战斗。迈克·彭斯也必须为我们出头。”


就在前一天,特朗普发推文称:“副总统是有权拒绝接受使用了欺诈手段得来的选举结果的。”他支持的正是伊斯门提出来的设想。然而,副总统彭斯却发表声明,拒绝认定选举结果违背宪法。

尽管计划受挫,但特朗普依然坚称:“副总统彭斯所要做的就是将选举人团确定的选举结果退回到各州进行重新认证。倘若如此,我们将会重回大位。”

特朗普在演讲的结尾呼吁支持者前往国会大厦,但丝毫没有提及集会获许的区域只在“第八号场地” 。“如果你们现在不拼死一搏,那么你们将不再拥有属于自己的国家!”

由此,成千上万的人在国家广场上开始前行,他们犹如被一股力量牵引着,在长长的草坪上缓慢却稳定地移动着。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事态恶化的预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