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望月的博客
资深 Blogger、科技专栏作者、互联网爱好者望月的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烂板套利  ·  数据要素产业链全景解析 ·  昨天  
西部财经融媒  ·  《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市值突破1000亿元 ... ·  昨天  
西部财经融媒  ·  《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市值突破1000亿元 ... ·  昨天  
远见财金  ·  AI,突传大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望月的博客

美国政府废除了“网络中立”法案,关我们什么事?

望月的博客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12-18 21:07

正文

观点 | 本文共 2832 字 用时约 10 分钟


对于美国的互联网生态,大多数时候我们是比较羡慕的。较为宽松自由和易于创新的环境,孵化出无数硅谷独角兽和世界巨头。然而, 最近上到美国互联网圈下到普通民众都炸锅了。



12月14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相当于中国工信部)3:2投票通过废除“网络中立”(Net Neutrality)法案。网络运营商、共和党派对此表示了支持,而互联网公司、民主党派和消费者团体则强烈抗议。像Facebook、Amazon、Netflix等公司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反对的声音。 美国网友们感叹“互联网已死”,一时间哀鸿遍野。


脸书FOO桑德伯格表示,这一决定 “令人失望”“是有害的”



Netflix则表示, “将与创新者、大小企业一同反对”


!紧急!

如果你还没被“网络中立”吓坏,你一定是还没关注。


而美国网民在白宫网站发起请愿,建立了多个网站 呼吁大家关注和支持


1. 究竟“网络中立”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


根据维基百科,“网络中立”是一种原则,亦称为互联网中立性,由哥伦比亚大学媒体法教授吴修铭于2003年提出。


它要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及政府应平等处理所有互联网上的数据,不差别对待或依不同用户、内容、网站、平台、应用、接取设备类型或通信模式而差别收费。


最初为了保护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美国政府采取较少干预的态度,并未将网络运营纳入如电话、电力等 公共事业 这种《联邦通讯法》规定的 Title 2业务


但行业发展太快,先是有些运营商逐渐兼具运营和服务双重身份,之后随着2010年后网络视频的爆发,占用巨大带宽的内容服务商与运营商有明显的 利益冲突 。这时“网络中立”法规应运而生。


美国四大通 信运营商


2015年同样是以3:2投票,奥巴马政府提名的FCC主席组织通过了 《开放互联网法令》和《网络中立保护条款》。


前者的核心原则是“不得屏蔽,不得限制,不得提供有偿的差异化接入服务”;


后者则将网络运营业务划入Title 2,要求运营商平等对待任何流量用户。


换句话说,在网络高速路上,即便某公司占用大量信令资源,运营商也无权收“过路费”,无权给付费用户开设“快车道”,每个人用同一速度上网。因此, “网络中立”法案被美国网民看成是“互联网第一修正案”。



但是,由于该法案只是FCC出台的法规,无需经国会通过,就给今日的废除留下了口子。


2. 废除“网络中立”几家欢喜几家 愁?


特朗普自上台以来怼奥巴马的政治遗产也不是一两回了,但这次也不是简单的党派之争,虽然确实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利益。


关于“网络中立”的争论由来已久,双方也各有专业领域的支持者。 就这次废除决定,现任FCC主席Ajit表示,这将有利于互联网自由和创新,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共和党的Ajit在2015就是FCC的委员,当时投了反对票。


Comcast,AT&T等几大运营商( ISP)当然乐意看到法案废除,因为“网络中立”的确阻碍了运营商成本回收和扩张。


自2015年法案实施以来,ISP获得的投资明显减少,而网络搭建和设备属于高投入低收益收效慢的领域。


从全球来看,美国的宽带投资相对落后,至少和它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有较大差距,甚至不如英国、韩国、日本。


另外,像Netflix视频流、BitTorrent下载等服务会占用大量带宽,影响其他用户体验。在无法增加投资扩容设备的情况下,ISP又无法向这些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最终只能是牺牲服务质量。


美国带宽占用分配图(流量峰值时间)


所以,废除法案会加快美国网络基建投资,至少更多贫困偏僻地区网络更好了。


尽管FCC主席和ISP一再保证不会出现额外收费、不合法限制,但是互联网公司、创业者以及消保团体并不买账。


  • 没有了“网络中立”,互联网公司担心自己变成了“弱势群体”,在使用带宽方面失去和ISP议价的资格;

  • 创业者则会因为缺乏资本实力,无法购买“快车道”与巨头抗衡而死亡,这对社会创新和竞争来说是场灾难。

  • 消费者担心ISP将随意限制浏览,成了变相审查。


3. 没有“网络中立”以前,美国的互联网生态是怎样的?


反对“网络中立”者指出,2015年以前互联网不也活得也挺好的,谷歌、脸书、推特等都是那之前诞生的。 FCC官方也给出系列答复,认为上述担心没什么 必要。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FCC官方辟谣,未来看上去很美好


2008年, Comcast因对BitTorrent实行限速 而接受FCC调查。


2014年以前, Comcast还曾给Netflix实行了限速 。通过谈判, Netflix支付了额外费用,获得了视频在Comcast上加载增速66%,而“网络中立”法案出台后谈判也不了了之。不过这笔费用还是转嫁给了用户:额外费用支付后,Netflix的月费涨了2美元。


许多人认为“网络中立”违反了自由竞争原则,然而事实却是 几大ISP之间不断并购又维持微妙的平衡,实行区域垄断


2014年,Comcast试图收购时代华纳有线(美国第三大互联网运营商)因司法部介入告终;


2016年AT&T想收购时代华纳有线母公司时代华纳集团,也因司法部提起反垄断诉讼而失败。


Comcast收购时代华纳有线前各ISP市场份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