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刘大爷(化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年。前段时间,气温忽冷忽热变化大,刘大爷受凉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温升至38度,在家服用药物后效果不明显。几天后,张大爷突然意识不清,家人立即带着刘大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就诊。
成人急诊医生查看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口唇面色紫绀......
结合相关检查,医生诊断刘大爷患有的是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Ⅱ型呼吸衰竭,并且因为缺氧导致急性心肌损伤,肌钙蛋白有升高趋势。
此时,刘大爷的症状仍在持续加重:血气分析指标显示,二氧化碳分压已高达120mmHg!!!
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是35-45mmHg,>45mmHg称为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80mmHg,又称为肺性脑病。
若病情继续进展,可导致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头晕、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意识障碍;
球结膜水肿;
胃肠道黏膜充血肿胀......严重可导致死亡。
情
况严重,必须争分夺秒,刘大爷被紧急收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重症监护室(
ICU
)
抢救。
ICU医护人员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和意识状态,迅速给予患者气管插管、
进行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结合患者慢阻肺、肺气肿多年病史,进一步细化诊疗方案,制定一项项对症治疗措施
。
控制性氧疗,延长呼气时间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并给予镇痛镇静,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
在呼吸机治疗期间,刘大爷痰液较多,呈黄白色,且咳嗽费力、不能咳出。护理人员定时给予吸痰、体位引流,翻身拍背等肺部物理治疗。与此同时,医生们每日进行床旁肺部超声、心脏超声检查,动态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变化......
经过四天的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刘大爷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二氧化碳分压从120mmHg逐渐降到70mmHg、60mmHg、50mmHg;痰液也从黄白色痰液转为白色且痰液量明显下降。
在北大专家的带领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团队对刘大爷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可能,自主呼吸试验成功后给予患者拔管序贯无创呼吸机治疗。随着恢复情况好转,又从无创呼吸机脱机改为普通氧疗,感染指标降到正常范围,由ICU转到了呼吸内科
。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瞬息万变,
早一分抢救,就多一份希望,
ICU是反映医院救治水平的重要平台,
也是危重患者的坚强后盾,
医务人员时刻坚守在重症救治的一线,
为危重患者筑起一道最坚强的生命防线。
202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正式启用。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及管理团队长期进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开展坐诊、疑难病例讨论、科室专业调研等工作,开启了“国家队”常驻岛城的历史。2022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入选全国第四批、全省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
让岛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尖医疗专家的国家级优质医疗技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及管理团队由胸外及胸部微创、血液病、严重创伤救治三大院士团队领衔,涵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医务护理等管理团队。进驻后专家团队将从以往定期来青转为长期在青工作,采取3+N学科输出模式,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大院士团队、2个国家医学中心及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5个国家重点专科、1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和4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建设“成规模、成体系、成品牌、成辐射力”的重点学科群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科研与教学高端平台。
可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或通过
“健康青岛”
微信公众号或
“慧医”App
预约挂号。
以“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为例:
搜索并关注
“健康青岛”
微信公众号,点击
左下方
“医疗服务”
。
进入页面,点击
上方
,申领
电子健康卡,
按照页面提示登录。
在
“医院列表”
中找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点击进入
。
搜索
“科室或
医生姓名”
快速预约挂号;或点击
相关科室门诊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