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留学生,
最近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和很多人一样,我以为
NYU+
MFE是华尔街入场券
;入学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其实就是一场幸存者游戏。
有些留学生,看完Risk.net最新发布的
Quant Finance Master's Guide,才知道什么是绝望。
Top 25先奉上:
和QuantNet一样,Risk.net也非常在乎硕士项目的就业数据,光是就业相关的考核标准,就占了55%:
30% – 毕业后6个月的就业率
25% – 毕业后6个月的平均工资
此外,Risk.net排名的考核标准还包括项目录取率、平均班级人数、行业讲师比例等等。和QuantNet较大的区别是,Risk.net整理的是全球大学最佳金融工程项目。
所以对于未来想做Quant或申请金融工程相关项目的同学来说,这份榜单的参考价值还是非常大的。
回到Risk.net榜上,
NYU有两个项目上榜Top 25
,分别是M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和MS in Mathematics in Finance。
NYU MFE项目在NYU Tandon工程学院下,在总榜中排名第15,NYU另一大项目MS in Mathematics in Finance总榜排名第17。排名相差不大,但看就业率的差距真的是会晕厥的程度……
而且后者在Risk.net Top 25排名中,就业率倒数第一👇
拉到最后即可见NYU MS in Mathematics in Finance……
QuantNet上,NYU的【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三个月后就业率】,显得更为惨淡:
话说回来,Risk.net榜单NYU MFE项目98%的就业率看似很高,但据公共平台网友发言,NYU MFE官网
自2023年后就没有再公布就业数据
,
根据人脉的说法👉“
今年纽大MFE国男暑期实习目前0上岸,面试都少的可怜
”……
针对金融工程硕士就业率暴跌如何自救,WST创始人Jerry在过往的直播中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点击下方视频即可查看:
看完排名不难发现,即使是华尔街铁打的目标校NYU,加上最赚钱的金融工程硕士项目,就业数据也是惨淡的很。
但我们没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在意求职市场的好坏,早准备早规划,即便不是Top项目的硕士留学生,也可以拿到高薪行业的暑期实习/全职offer。
而拿offer的第一步,得先明白哪些岗位会更偏爱硕士学生?
📌 投行中台的Risk和Quant
投行中台的Risk和Quant更偏爱Technical强的研究生,其中
Quant表现更为明显。
这两个部门相对来说,没有前台那么看重Social能力,
因此也是广大中国留学生爱申请的热门职业。
📌 经济咨询
经济咨询会更倾向于招研究生,而且非常注重Technical
Skils。毕竟经济咨询每年投简历的PhD人数最多,还号称
是“Harvard MBA的产出机”。
经济咨询对专业也没有硬性
要求,不过更偏爱统计、计算机、经济学、数学和金融等专业!
📌 Data Science
根据Paysa数据库显示,Data Scientist的学历有超过一半
都是研究生。但如果想要从事Data Science,就必须要具备
Computer Science、Math & Statistics Knowledge和
Domain Expertise。
📌 精算
精算行业并非只招收精算专业的学生,数学、统计、工程、计
算机、金融、物理等专业的学生都能进入精算行业,这些是中
国留学生所擅长的专业。
📌 法律
美国本科是没有法学学士学位的,法学院的学位有三大类:
LLM/JD/JSD。
法律行业相对于其它的行业,更加需要知识
的积累,所以特别适合热爱学习的人参与其中。
📌 泛商科行业
像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这样的泛工科行业,更偏爱
研究生和拥有很强Technical Skil的候选人。
但值得关注的是,即使搞明白了常规的偏爱硕士的岗位方向,也会在越来越卷的求职市场中偶尔吃瘪。
WST拿到了高盛美国办公室的Risk Summer Analyst Offer的学员Rebecca就是很好的例子👉本科时没太在意求职这件事,在
读研后才确定求职方
向。而作为刚走完recruiting的上岸学姐,Rebecca透露一点:
如今研究生在投行Risk求职,也并不占优
。
虽然我们之前常说投行中后台会比较偏爱研究生,但从今年高盛Risk招人情况看,我所申请的Office大概有70多个实习生,大部分是Undergrad。并且,公司自然会期望研究生相比本科生会有更多的Technical skillset,可以上手更难的工作。因此,研究生面试(尤其是technical面试)的难度往往要大于本科生。
*戳图片可以查看Rebecca的求职故事
那遇到像Rebecca这样的情况,如何才能顺利上岸呢?
美国研究生一般为期1~2年,也有些项目甚至只有短短8个月的时间。
从时间—金钱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有些同学会倾向于选择1年硕项目。但太多实例表明,一年硕真的很容易被放冷箭。
另外,一年硕项目是基本上没办法申请知名公司的暑期实习生项目。
高薪行业招聘更倾向于招募暑期实习过的员工
,让他们毕业后以全职身份入职。因此,高薪行业求职分为两部曲:【可转正实习+转正】。
而一年硕同学由于来年Summer就毕业了,因此无法申请可转正实习,只能去申请读研阶段仅有的全职机会。但全职录取名额本身就不多,都是少量被淘汰的暑期实习生腾出来的位置。
同行相比,一年硕无论是学业压力,还是就业压力上都是最重的。
那么一年半和两年制项目研究生的同学是不是就能安心了呢?
虽然有额外一次申请暑期实习的机会,但其申请时间线一样紧凑到爆炸。
以往,华尔街投行的暑期实习申请一直持续到9月份。但
2月还没结束,已经有近70家投行开放了2026年暑期实习项目,甚至有不少投行已经关闭申请通道
:
需要具体岗位申请信息的同学,可以添加小助理回复关键词【2026】即可解锁!
如果各位等到硕士开学后才准备求职,可以申请的暑期实习的公司寥寥无几。
即便有,但一方面你要花大量时间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你还需要紧跟课程安排。并且这个时候第一学期的GPA还没有出,读研的经历并不能成为求职加分项。想要拿到offer,也是难上加难。
到头来错过申请暑期实习,也只能和一年制研究生一样,直接申请本身名额就不多的全职工作。
结论:无论是一年硕,还是一年半、两年硕项目,现阶段都应该开始准备求职。不然即便是名校毕业,一样会失业。关于硕士求职时间线的问题,WST创始人Jerry在多个视频中有提到,大家可以点击下方视频查看:
当每年读研的人越来越多,名企每年招聘的headcounts固定甚至缩减的情况下,大家要想上岸就必须花更多的心思。
想在海外获得一份实习机会,除了要踩准求职申请时间线,也一定要在networking上花费更多的心思,networking如今已经成为北美求职的基本操作。很多同学通过常规网申投递简历都石沉大海了,那是因为企业现在只需要面试内推候选人,就足以招够需要的人选。
学校network资源比较薄弱该怎么办?当然是把握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和行业内的人交流,去认识更多的人,积累自己的行业经验。
除了可以找同校的学长学姐还有同级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LinkedIn随机找人聊天,或者是找mentor。
多去参加各类场合,包括但不限于👇
聊的内容当然是关于求职的一切,
不知道Networking怎么聊?WST给大家准备了networking大礼包,涵盖LinkedIn撰写教程、Follow-up模板、Cold email模板等,大家可以戳下图小助手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