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圆明园发布情况说明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北京、上海发布楼市新政! ·  3 天前  
央视新闻  ·  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 ·  4 天前  
人民网  ·  新纪录产生!150000000000+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荐读】千万不要小看那个会点菜的人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20 19:46

正文

来源:午休在别处(ID:neverlandlunchbreak)

作者:午休君


  你点的不是菜,而是情商。


  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些快捷方式。比如,杀人游戏。还比如,点菜。


  你以为点菜是吃货的自然属性?No!只要是吃饭人数在两人以上的饭局,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那么,点菜就是一场“食商”与情商的双重大考验。



永远不点菜,是最大的问题 


  总是拒绝点菜=过于被动。


  你也许会说:何必那么麻烦,不点菜,不就不会暴露了吗?


  呵呵,“永远不主动点菜”,也将成为别人给你下标签的论据。


  曾几何时,我也从不主动点菜,哪怕是闺密之间的聚会,每次也都说:“我随便,你点。”


  直到有一天,再也忍不住的闺密善意提醒:“你有没有觉得,你为人处世过于被动了?”


  见我惊愕,她继续打开话匣子:“所有需要做选择的场合,你都选择沉默。这样表面看是随和,实际上给人一种模糊、没立场、甚至是不愿敞开心扉的感觉。别人还要去猜你的感受。”


  我这才意识到,过于被动,是一种自私的自我保护。后来,我开始学习主动承担起点菜的任务。


  你以为点菜只是替大家决定今天吃什么?


  No。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选择恐惧。点菜,是为他人省去做决定的麻烦,拯救他们的大脑细胞,你是在服务。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热情服务的人。


  但,当然,不推诿点菜只是第一步。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会点菜”的人?


看人下菜碟,从选对地方开始  


  选择不对=不知体恤。


  口味的不一致首先是从吃不吃辣开始分野的。


  我见过点菜的人自己就不吃辣的,却选择了湘菜馆,一上来就说“小炒黄牛肉别放辣、血鸭能不能少点辣……哎呀,你们还有什么不辣的菜”,饭还没开吃就想说句“你自己慢用啊”然后掀桌走人。


  话说回来,川菜、湘菜虽美味,但适合彼此熟悉、又同是无辣不欢的哥们把酒言欢。若是彼此不熟的商务宴请,还是选择粤菜、江浙菜等安全牌。


  为什么从总体来说,全国各地的粤菜馆普遍比川菜馆高端(广东本地倒是除外)?这是和粤菜较适合商务宴请互为因果的。



想营造什么氛围,就选择什么场合 


  不知捕捉氛围=不知轻重。


  人多的话,尽可能选择有包厢或大厅人少安静的餐馆,吃围餐。我经历过十几个人挤在狭窄的越南菜餐馆里,只好用小桌子一字排开,大家作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状。说话基本靠喊,吃菜基本靠传。吃饭吃成了体力活,后来大家都默默闭上了嘴。


  人少的话,倒是可以选择一些私密性略强的场合。例如少于四人的商务洽谈,就很适合在CBD找一家中档以上的日料店(但千万别是回转寿司连锁),档次、分量、氛围都刚刚好。


  如果是非正式的会议餐,也可不必趁中午出去扎堆。

  

  可以约个下午茶,端上来就精致好看,环境也都清净惬意,价格也比正餐便宜。面子里子都有了,轻松的氛围还有助于促进成果。


点菜就如KPI考核,你得有亮点  


  不会点大菜=小气。


  我不是教你诈:如何让自己的KPI好看?答案是,全年来说你得有至少一到两个拿得出手的工作亮点,集中80%的精力做20%的事,这20%做出彩了,A+就是你。


  点菜也是如此,一桌子菜中,至少要有两三个大菜。所谓的大菜并不完全等同于贵菜。


  我有次就吃了这样的亏,一上来点了一份贵死人不偿命的鹅肝刺身,然而该餐馆刺身的摆盘水平实在捉急,完全没有震撼感。失败。


  要点,就点能给人带来震撼感的菜。刺身可以点,但一定要确认它家的刺身摆盘是够豪气的。


  要想中规中矩,就遵循一些老传统,例如广东就是有鸡有鱼。鸡要整鸡,白切鸡、豉油鸡这种,摆盘就看得出整个鸡的胴体。


  鱼也要整鱼,一条蒸鱼的效果,好过一大盆子酸菜鱼。



知心体己人,从一顿饭开始 


  按自己喜好点菜=自私。


  《红楼梦》里,才情当属林黛玉,做人却要学薛宝钗。


  宝钗在贾府过生日,被问喜欢看什么节目、爱吃什么菜,她知道贾母喜欢看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照着这个说,马屁拍得不着痕迹,真是高手。


  虽说我们都不要当心机狗,但是有时只消在细节处替他人着想,就可以轻松润滑关系,何乐而不为?


  情商高的一点,在于同理心。若是熟悉的人,喜好一般都会清楚。若不太熟悉,也能从对方籍贯、性格等方面揣摩出一二。


  再不济,也要打大众化的安全牌。


  猪脑、鸭血、牛蛙、蚕蛹这些,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除非大家真是气味相投的好友,要不然自己觉得再好吃都不要点。


  点菜前最基本的礼节,是问对方有何忌口、有何偏好,并且在点拿不准的菜之前,征求一下大家同意。


吃货的智慧,在于组合搭配 


  不懂搭配=管理力差、品位低。


  点菜最为高超的技巧,就体现在能让一桌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食材要错落。猪、牛、羊、鸡、鸭、鱼、虾此类,各一道菜就好。素菜也是如此。(除了如羊肉宴这种主题式宴请。)


  前不久吃了一次湖北菜,结果一桌子十个菜,有三个的主材是藕。还有一个菜,是藕它儿子——藕尖。简直怀疑是在讽刺我们“吃藕丑”。


  类型也要错落。煲汤、上汤之类都是一个就行了,小炒可以有若干个,煲类顶多两个。有一次,有人鬼使神差地点了一桌“煲”。面前全是黑乎乎的砂锅装着汤汤水水,不带一丝喘气,黑云压城城欲摧,也是很搞笑。


  必须要有绿叶菜。甜点是锦上添花,可以有,显得余韵生动。


  总之,点菜的时候要有画面感,要想象得出你点的菜上桌以后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配色是不是太单调,摆盘是不是太单一,都要考量。



最后,把主动权交回对方


  不知征询=刚愎自用。


  每个人虽然都不喜欢担责,但都喜欢对事物有一点掌控力,很高兴自己成为最后拍板那一个。


  因此,在点主食和酒水饮料环节,你可以把这个主动权交到对方手上,询问一声:“要什么主食?要什么酒水饮料?”(注意这个句式是要什么,不是要不要)如果对方确实不要,会直接回答“不必”“吃菜\喝茶就好”,如果心中早有想法,此时也会提出。


  最后,还可以留出一两个菜的弹性空间,问一声:“你们要不要再看一下?”哪怕对方回答不要,问也比不问好。


  是的,关于点菜,没有什么大道理,没有什么规格参数。不论是皇家海鲜大酒楼,还是单位门口小苍蝇馆子,都是这个模式。


  这不是什么厚黑学耍心机,因为最后你会发现,自己简简单单的一个行为,就能让一桌子的人吃得香聊得欢,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而你,也将享受到大家对你的喜欢,作为回报。



综合:中国经济网(ID: ourcecn)

本期编辑:胡洪江、范昊天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