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诗诗
不穿内裤满一年!庆祝!!!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白诗诗

不要让我们自身的问题继续“传承”下去,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白诗诗  · 公众号  ·  · 2024-08-08 16:16

正文

这次的推送不算什么“干货”,是感受性内容,主要分享两则有关于原生家庭和人生成长的切身感触,是真的“切身”了。
关于原生家庭的两则感触之一:
这第一个要分享的感触,真的让我写着写着写哭了。
从一个青苹果说起。
我跟朋友说我买了个青苹果,朋友跟我推荐红苹果,她说北方的红苹果很好吃。
北方的红苹果肯定是好吃的,我在北方读的大学,怎么会不知道,好吃归好吃,但那并不是我最爱的菜。
其实有时候,当我们向别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哪一种水果的时候,在无数个合理的理由背后,可能那个最有穿透力的、最有解释力的就是“因为这种水果是我童年经常能吃到的”。
我完全能在自己身上观察到,其实我这么多年来所钟爱的各种水果类目,无不是和我童年幼稚期被寄宿在外婆家的经历有关,外婆的土地里种满了桃树、橘子树、橙子树、李子树,此外还有芭蕉树、葡萄树,这些水果充斥了我那一段时期的童年。
我现在会暗地号称自己是水果之王,因为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就没有一个比我更爱吃水果的,然而在我吃的所有水果当中,上面列到的诸种水果,它们占据我日常水果消费的九成,我有时候在想,自己为什么这么偏爱这些水果,明明有其他更好吃的,为什么我就不能改变自己的偏好,最后我想明白了,其实我吃的或许就不是水果本身,或许是我的潜意识在复习童年,我是在汲取能量,我在反复调用我的童年,那里曾有我被深深滋养过的一份温暖。
不是只有水果如此,其实我们成年后在不自觉中会去重复的很多方面的习惯,都是和童年经历过的情感生活相关,如果你经受的是温暖的情感,那么和这种情感相关的事物就会在你的整个人生中占据特殊的位置,你可能会倾向于让这种体验重复去发生,而如果你经受的是负面的情感,那么和这种负面情感相关的事物在你今后的人生当中,可能就会遭到你的拒绝,会被你莫名厌斥。
比如就我自己而言,我对柿子这种水果就会有一种难以察觉的排斥,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也和我的童年有关,在我家门前种有几棵柿子树,从我记事起,我其实都有为那几棵树感到骄傲,因为整个村就我家有,柿子成熟时节,别人想吃还得来我家讨要,而我之所以长大后会对柿子发展出无感甚至是莫名的反感,主要就是因为有几次被送往外婆家,我都忍不住在背包里装着一些柿子,长大后我回过头去看,我们对这种水果就有了情绪,它衔接着一种“被送走”、“离开父母”的情绪,那是一种关于分离的记忆。
写到了这里,我突然有一种实质性的感伤,为我当年的那个小弟,多年来我一直隐约纳闷着,为什么他长大之后一点儿也不像我这样热爱水果,为什么他总有一种闷闷不乐的性情,我突然想到了一些事实,他在比我更小的时候连同我被送往外婆家,那时候我在特别想母亲的时候,我可以偷偷的“失踪”摸索着去走回家的路,最后被外婆家动员的那些亲戚找回来,而那时候我的那个小弟弟绝对也是想母亲的,甚至比我更想,只是他什么也做不了,那时候他太小了,甚至不能麻利走路,所以他那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压抑情感吗?
我以为他那时候太小所以不懂得什么是思念,我每次因为想念母亲而哭泣,被一些亲戚嘲笑的时候,我回过头来发现他总是无动于衷的样子,那时候我以为他是不爱母亲的,爱母亲、思念母亲的只有我一个,我在暗暗的责怪他,而到了今天我才突然想到,他不是不懂得思念,而是他那时候其实已经学会了不去哭,不表达?
所以在外婆家的时候,我至少能每年在各种水果成熟的时候上找得到一些温暖和开心,而他完全没有什么值得慰藉之物?乃至于长大之后看到了桃子橘子这些常见水果也喜欢不起来,是因为这些水果使得他联想到在外婆家那种连思念都得不到表达的压抑情感,所以这些常见水果在他那里被关联了厌恶动机?
说真的,想到这些的时候,我第一次为我的弟弟感到心疼,为那个和我一起被送往外婆家的小弟心疼,他原来承受的比我更多,我,忍不住竟然真的落泪。
怎么说呢,童年经历真的和一个人的成长太相关了,或许人的一辈子都是在重复那些童年体验得到过的,或者会一直需要去回避那些童年所体验不到的。
关于原生家庭的感触两则之二:
尤其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一个人如果潜抑着各种需求或者这些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找伴侣的时候,这些需求就可能会从无意识中流露出来,ta会在伴侣那里找补,如果有了孩子,那么ta也会自然而然的在孩子身上寻求满足,孩子于是就成了这个大人有意无意的支配对象,ta会依赖孩子能对ta作出特定的回应,ta会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在孩子面前,ta会感觉自己很强大,跟主宰一般。
在我看来,《抓娃娃》这部电影中的主角真的很可怜,直到高考之前,他一直都是他父亲用来满足自恋的客体,他的父亲从来不会去看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并不是说这对父母不爱孩子,而是他们的爱完全基于“我是为你好”,并不是以一种孩子需要的方式,所以人为什么需要治愈自己,为什么需要与自己和解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觉知到自身有哪些问题,能不能通过治愈让自己达到境界完满先不说,至少在我们明确自身有哪些问题之后,我们可以控制这些问题的影响,不至于外溢到ta人身上。
电影《抓娃娃》中,我和朋友讨论到的一个点,就是说如果电影中的那位父亲能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一切逼迫其实是出于自身的欲望和匮乏,认识到自己的执念其实不该是孩子来背负的,如果能觉知到自己加诸于孩子的一切源于自身的私心,那么他即便在施行这一切的时候都不会那么毅然决然。
换位思考就知道了,如果说你知道考清华是你自己的夙愿,那么你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当你意识到“我确实有把自己的意志灌注在孩子身上”,你难道不会有一点良心不安?这是一种反省机制,有反省就会带来刹车,然而电影中的那位父亲心智中正缺乏这一套反省机制,直到电影最后一刻,我都没有看到他有什么反思迹象,他只觉得又养废了一个儿子,得赶紧再和老婆商量生一个,因为他的自恋需求又亟待下一个可控支配的对象。
了解自己并与自己和解,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就在于,我们人生可以朝着“活出真我”的方向行进,而对于ta人的意义就在,我们可以控制得住自己,让自己形成一种问题边界意识、课题归属意识,使得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或者伤害不外溢,不溢出,不让ta人来替我进行背负。
我们自己成长过程那些不好的遭遇或者经历,对于孩子来说,我们有责任让这些问题停留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继续“传承”下去,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课题。许多父母实际上并没有做好这个工作,《抓娃娃》中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有心理问题的父亲最终养出来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儿子,现实中这样的父母也有很多。
往期文章:因为“XX”而自卑怎么办?
我的知识星球传送门:知识星球从这里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