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媒派
腾讯新闻全媒体交流平台,提供行业动态、专业报告、沙龙活动等各类媒体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最新!123国集体警告以色列 ·  昨天  
都市时报  ·  已确定!取消收费,惠及昆明这些区域! ·  2 天前  
人民网  ·  郑钦文,武网女单亚军!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媒派

“濒临断代”的调查记者成为最稀缺的金子!外媒有哪些救赎的好办法?

全媒派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02 09:02

正文

“我们的调查记者已经面临随时断代的风险了。”

 

这或许不是一句简单的“危言耸听”。尤其是面对“真相难寻”的后真相时代,众生喧哗、观点过剩,深度报道更显可贵。某种程度上来看,调查记者已成为社会稀缺资源。

 

不过,谁来供养这个群体呢?调查记者如何在这样的时代生存?这也是困扰全球资讯业的一个共通问题。

 

去年的奥斯卡,一部沉静有力、宛如一篇新闻报道层层深入、挖掘开事实原貌的《聚焦》拿下最佳影片。电影还原了《波士顿环球报》“聚焦”小组揭开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真相的过程,让调查记者从故事的背后走到屏幕前,也让调查报道在海外再次振奋人心。

 


那么,面对调查记者的稀缺和优质调查报道的困境,海外有哪些救赎的方案?全媒派(qq_qmp)从三个调查报道的故事说起,关注海外的调查报道“自救策略”。

 

三个调查报道故事:总有人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战斗着

 

79岁老记者 重走斯诺登出逃中转站“扒粪”

 

2013年,“棱镜门”事件曝光,搅动了全世界。随后一年,事件不停发酵,而有关斯诺登的谜团,也久久围绕在人们心头。

 

Edward Epstein是前《华尔街日报》的调查记者,2014年(那一年他79岁),他从大洋彼岸的纽约启程,经东京转机,抵达香港,也就是斯诺登出逃的中转站。拥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他,判定斯诺登的香港一行不会是临时起义选择的庇护所,因而决心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调查。

 


以斯诺登一年前下榻的美丽华酒店为起点,Epstein开始了调查。他先是住在一间与1014房(注:斯诺登住过的房间)构造相似的房间里,体验斯诺登在这个20平米空间里10天近乎封闭的生活。随后Epstein开始跟律师Robert Tibbo不断接触,以挖掘更多的信息,再一步步探查难民权益组织Vision First的创始人Beatson、维基解密的Sarah Harrison、记者林卓敏等跟斯诺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Epstein的香港一行渐渐梳理出这一团乱麻。

 

图片来源:好奇心日报

 

2014年6月29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Epstein的解密调查之旅《Revisiting Snowden’s Hong Kong Getaway(重访斯诺登出逃点:香港)》。而这一报道,也成为最早挖掘斯诺登行踪的调查之一。

 


现实版“消失的爱人” 记者坚守4年深挖真相

 

2016年,五集短纪录片、十一个章节、两万五千多字报道,这一名为《Gone(消失)》的密西西比追凶系列报道轰动全美。第一任妻子死亡,第二任、第三任妻子失踪,杀妻疑犯Felix Vail在2013年被捕后终于定罪,彼时他已逍遥法外54年。这个堪比现实版《消失的爱人》疑案落定的背后,离不开当地记者Jerry W.Mitchell的四年深查。

 

 

2012年,Vail第三任妻子的母亲Rose拨通了Mitchell的电话。在此之前,她已经一个人进行了二十五年的调查。接下这篇报道任务后,Mitchell从Rose搜集的线索中一路追踪下去,翻出当年Vail第一任妻子溺亡案件的尸检报告,重找法医鉴定;走访邻居、家人、好友去追寻蛛丝马迹。Mitchell在分享经验时说到,要从资料中尽可能多地找到需要的东西。

 

 

随后,Mitchell发表了系列报道。这个离奇的故事立马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有越来越多与Vail相识的人向Mitchell透露更多的细节。不久私家侦探Gina Frenzel加入,还设法与Vail建立了亲密的联系,Mitchell也由此拿到了非常有力的证据。

 

 

2013年,警方据Mitchell的报道逮捕了疑犯Vail。

 

2016年8月,陪审团判定Vail谋杀罪名成立。

 

4名女记者 还原“血泪海鲜业”

 

2016年的普利策奖一出,一篇题为《你吃的每一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些人的血和泪》的文章瞬间刷屏。而这篇文章正是源自获公共服务奖的美联社的一组调查报道《Seafood from Slaves(血泪海鲜)》。

 


这一系列报道共有7篇长文加两则视频,由美联社的四名女记者Robin McDowell、Margie Mason、Martha Mendoza和Esther Htusan深入一个叫Benjina的印尼渔村调查而得。她们去渔村里偷偷拍摄下被囚禁在笼子里的奴隶渔工,在渔船上和渔业公司斗智斗勇,一路跟踪血泪海鲜的运输链到美国的大超市。

 

 

当报道的材料已调查充分,这4名勇士又做出了一个选择。她们联系了当地政府与国际移民组织,在2000多名渔工被成功解救后,才让这一系列报道最终面世。


 

上面三个调查报道,可能你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尽管历时弥久、花费巨大的成本,调查记者也为此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但最终的价值——无论是对于社会进步的推进还是媒体品牌形象的提升,都超乎想象。而这些报道之所以能够坚守,除了记者个人无畏勇敢的调查和对真相的执着追求,也离不开所在媒体和相关体系平台的支持。

 

近年来,一些顺应而生的新型组织与协作模式,也为调查报道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组织协作新模式 为调查报道输血

 

目前看来,海外有四类新兴的调查报道力量逐渐“异军突起”,并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

 

网络NGO调查新闻组织

 

NGO模式并不新鲜,但一批以网站为基点的NGO调查新闻组织在近十年来表现得尤为活跃,成绩也颇为亮眼。自普利策奖2009年向网络媒体敞开大门以来,才成立九年的ProPublica网站在2016年已经第三次获奖。

 

 

前《华尔街日报》主编PaulSteiger在2007年创办了这家网站,桑德勒基金会是ProPublica日常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以“曝光权力的滥用,将政府、商业机构和其他机构对公众信任的背叛公之于众,用调查新闻的道德之力变革不当的行径”为愿景的ProPublica,目前共有50名调查记者专注于报道。在内容分发上,ProPublica力图让每篇报道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化,于是免费提供调查报道给各大传统新闻机构。自成立以来,它已和《今日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139家媒体机构达成合作关系。为了保证运营的独立性,近年来ProPublica也在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类似由基金会支持运作的NGO新闻机构,还有2009年成立的赫芬顿调查报道基金会。它在成立两个月之时就资助了50多个调查新闻项目,依托着赫芬顿邮报的影响力,俨然已是行业的标杆。

 

 

依附学界的调查报道中心

 

除此之外,一系列附属于传媒实力强劲大学的调查新闻中心也纷纷成立,融合了学界与业界的媒体力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机构有加州大学伯克利新闻学院的调查报道项目、波士顿大学的新英格兰调查中心、威斯康辛调查新闻中心等。以威斯康辛调查新闻中心为例,它每年会面向全球招生举办新闻培训,一方面为调查新闻业培养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募集了运营资金支撑中心来做调查报道。自2009年开办以来,威斯康辛调查新闻中心发布的报道已经获得40个密尔沃基新闻俱乐部奖,其中有三次提名“调查记者和编辑”奖学生档的终选。

 

 

跨国协作模式优势凸显

 

放眼全球,调查记者的跨国协作模式也越来成熟。国际NGO新闻组织全球深度报道网(GIJN)有关“集结全球调查记者”的概念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成型,目前GIJN已汇集了62个国家145个会员机构。自2001年起,GIJN每隔两年会举办一次全球深度报道大会,提供给调查记者们互相交流、切磋技艺的一个国际舞台。核心创始人Houston曾感叹,“我们是在对的时间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2016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小型数字媒体团队

 

除了大型的媒体组织在调查性报道上做出的贡献,一批小型数字媒体也在细化的专业性领域发力。The Marshall Project专攻犯罪新闻方向的调查性报道,成立两年不到就在2016年以报道《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不可思议的强奸案)》获得普利策奖。

 

 

BuzzFeed旗下也拥有自己专注商业领域的调查报道部门。去年一组名为《Intake(摄入)》的报道掀起了不小波澜,记者Rosalind Adams以8700字的篇幅讲述了环球健康服务公司强迫病人、牺牲其利益来攫取利润的事件。著名新闻机构Poynter对这组报道甚为看好,曾将其列为6篇最有可能获普利策的重磅调查报道之首。

 


创新媒体样态 提升公众阅读沉浸感

 

除了平台和机构化、系统性的资源支持,近年来,海外调查报道还试图运用新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去吸引公众阅读兴趣。

 

不少调查新闻虽然保持着内容上的严肃性,但在阅读沉浸化方面试图做出改变。美国西海岸一份古老的报纸《俄勒冈州人》,在2016年发布了一组调查报道《Toxic Armories(有毒的兵工厂)》,引起人们关注兵工厂这个特别区域里的安全问题。为了扩大报道的影响力,《俄勒冈州人》额外制作了风格比较活泼的导读视频,以记者18个月的调查经历切入,然后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进行推广。

 

 

#视频:俄勒冈州人记者18个月的调查经历


可视化数据的运用、交互体验的设计,这些报道新方式同样也被施展在了调查报道里。德国调查记者组织Correct!V在2015年开展了一项调查计划——《Generation E》,关注欧洲区域内年轻人的移民状况。在收集了2000多份南欧地区年轻人大规模北迁的数据后,Correct!V制作了一张互动图表,用最直白的数据讲述这场移民大势与背后的动因。

 


高薪+荣誉 赋予调查记者荣光

 

说完了组织、创新层面的自救努力,接下来我们再来关心调查记者的“吃饭问题”。近年来,美国不少独立机构都给调查记者开出了不错的待遇,让记者们能够在没有温饱顾虑的情况下专心于报道。

 

据Indeed网站统计,2016年美国调查新闻业平均年薪为5万3千美元,调查记者平均可拿到3万美元,主编平均更是可以收入5万7千美元的年薪。

 


此外,新闻界的各种奖项,也都在为调查报道鼓劲呐喊。2016年的普利策奖,调查报道大放光彩,7项新闻报道类的奖项有6项颁给了调查报道。

 

 

除此之外,全球深度报道网每两年也颁发一次“全球亮光奖”,致敬那些在发展中国家面临恐吓、威胁等恶劣情况的记者所做出的调查报道。除此之外,美国调查记者与编辑协会每年也会面向全球媒体颁发“调查记者与编辑奖”;美国网络新闻协会也颁发专门的调查性数据新闻奖来鼓励世界各地的网络媒体。

 

自诩为“看门狗”的调查新闻业,无论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度,都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要揭开这个世界不太美好的那一面,需要勇气,也离不开背后的支撑。纵使如今已不再是当年的“黄金时代”,但自我救赎的方案依然很多,别先急着献上挽歌。


题图:“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