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派代
为创业者提供内容服务,涉及电商、直播、新消费等多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同龄人都老了,而你还是绝色 ·  5 小时前  
无时尚中文网  ·  严重缺钱 持续甩卖资产 ...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特朗普为何看上加沙?知情人:他想在那里开发房地产 ·  2 天前  
物道  ·  加拿大葡萄园:这下麻烦大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派代

拼多多给商家退钱:退完服务费、又退推广费……

派代  · 公众号  ·  · 2024-08-21 20:55

正文

作者 | 涯

编辑 | 文定

继天猫免年费后,拼多多也开始给商家“退钱”了。先是推出技术服务费可退权益,后又给商家返还推广红包。

关于拼多多这一系列举措,商家看法不一。有的商家一时之间还没能适应拼多多的新风格,疑惑道,“还有这种好事?”

有的商家则看透一切,认为“多多已经不需要我们这三瓜两枣了,正式迈入纯付费的年代。”

注:进派代增长社 扫文末二维码

此前,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商家指出拼多多存在不合理收费、秒退款仍收服务费等漏洞。如今,拼多多既退服务费、又退推广费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给了商家一个“合理的”交代。

拼多多退钱,是有条件的

拼多多的技术服务费可退权益,是指订单退款可按退款比例享受基础技术服务费返还的政策,即按比例退回先用后付订单1%的基础技术服务费,其他订单0.6%的基础技术服务费。

但是退钱不是无条件的,需要 商家报名成功带有 “技术服务费可退”标签活动的商品,活动期间产生的订单才可以享受该权益。

官方宣传海报显示,该权益自8月14日起生效。活动期间发生的订单退款,技术服务费无需商家申请,均可自动附随货款退回。商家已在活动中的商品无需重新报名,可自动享受权益。

据了解,发生退款的订单都可退回;确认收货后订单退款的也可退;部分退款订单也可按比例退。

该权益涵盖绝大多数的平台活动,如:百亿补贴、秒杀、平台大促、9块9特卖、潮流好价、多人团等,只要带有“技术服务费可退”标签的活动,均可享受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 商家责任导致的订单退款,或不符合平台策略的商品订单退款, 不支持退回基础技术服务费,具体以平台系统判定及展示为准。

派代拼多多商家群内,有人得知消息后表示,“(拼多多)终于做了一件对商家来说是好事的事情了”。

但也有商家觉得,这是在变相让商家报名活动走低价。“只有活动有,活动比价更严重,退款率更高,就是为了让你们报活动。”

电商经营过程中,商家的成本主要聚焦在开店和工具费用、平台技术服务费、流量推广费和物流售后费用等。不少商家指出,技术服务费是小头,推广费才是大头。

在商家还在质疑拼多多只是象征性给点甜头时,这几天, 拼多多又发布了一则 “部分场景返还推广红包说明”, 再给商家退推广费。

不过,推广红包返还,也是有条件的。

对于部分平台主动退款且满足条件的订单,拼多多会返还推广软件服务费对应金额的推广红包。

而推广红包,则以“无门槛红包”形式发放,所有产品线可用,红包有效期为到账之日起14天内。

对于这一规则调整,商家认为用处没有想象中的大。一方面是因为,发放的是有限期的推广红包,商家觉得,“退你一点红包,还限时使用,不用就过期了,跟没退有什么区别。”;另一方面,究竟什么场景下的退款才能退推广红包,拼多多并没有给出细则,如果没有细则,解释权还是归平台所有,商家将不可控制。

对于商家的质疑,有疑似拼多多小二的回复称,“关于这种秒退的场景非常多,平台不可能把所有底层算法外透,你作为商家端可以理解成,在相同的情况下,之后商家的推广成本在降低就可以,抓住趋势就够了。”

关注派代跨境电商
可加入 TikTok Temu 淘系
拼多多 抖音 小红书 等商家群↓

不合理收费,国家出手、平台“已老实”

2020年起,拼多多向入驻商家收取0.6%-1%的基础技术服务费。收取服务费本是平台的盈利来源质疑,无可厚非。但拼多多平台的消费者退款,不退服务费的规定,则引发了商家不满。

有商家表示,“可能消费者自己不清楚,拼多多平台的推广扣费是怎么一回事!只要你付了钱,我的推广费服务费就都被扣了,你退钱了,我们就白扣了。”

特别是高客单价的商品,每次扣款都很多,商家们感到肉疼。不少人都在寻求“如何追回服务费”的方法。

这一次返回推广红包规则出台,或许能让拼多多商家,看到新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国家相关新规的出台,平台不合理的收费行为,有望得到监管部门进一步的约束。 拼多多开始退技术服务费、推广费,正是一大表现。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电商行业中的诸多经营乱象进行了定义与归责。该《规定》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

其中,《规定》第24条提到 ,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

第25条则显示,平台经营者应当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中公平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不得违背商业道德、行业惯例,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的服务费用。

“9月的电商法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时候平台稍微有些收费调整属于正常。” 拼多多亿级卖家老木告诉派代, “这个费用对于走低价跑量的商家有一定好处,但是就目前拼多多的环境来看,这些平台费用的消减终究只是九牛一毛,改变不了太多。”

事实上,《规定》即将落地之际,不少平台都在收费政策进行了调整。

比如淘天推出了系列收费新规则:“平台交易相关卖家基础软件服务费收费,费率0.6%”于8月9日生效;“取消天猫平台年度软件服务年费”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对于退款订单,淘天亦不收取技术服务费。


“重付费”时代,拼多多商家如何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规定》的到来、平台的系列调整,由拼多多率先推出的“仅退款”,也有所变化。

先是淘宝对 “仅退款”进行优化,针对优质商家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

如对店铺综合体验分≥4.8分的商家,平台不会通过旺旺主动介入、支持收货后的“仅退款”,鼓励商家先与消费者协商;其他分段的商家,平台将依据体验分与行业性质,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自主处置权。体验分越高,商家处置权越大。

随着淘宝松绑 “仅退款”,拼多多也有些许转变。

8月17日,拼多多官方回应,“仅退款”是拼多多“消费者优先”理念的一种体现,但这一政策并非“无脑”站位消费者。如果商家遭遇不合理的“仅退款”申请,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平台申诉。平台也支持商家通过法律手段就羊毛党对进行维权。

松绑“仅退款”,背后是平台从低价战略转为GMV导向的改变。据晚点LatePost报道,拼多多在今年二季度调整了业务重点,从追求商业化、提升利润,转向将GMV放回第一目标。

聚焦GMV,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商家为了提升在平台上的销售业绩和影响力,需要进行一定的付费推广。这也被商家解读为“纯付费年代要到来了”。

对于拼多多的调整,老木告诉派代,“其实早几年就已经调整往这个方向走了,第二次千人千面改版的机制下,流量分散得非常厉害,站内已经鲜有动辄上万,甚至几万单一天的链接,这种流量分散的背后,是平台为了更好地卖流量而调整。”

在老木看来,“站在平台层面去看,这种做法也是无可厚非,就是苦了商家。影响就是需要重付费才能出单,商家利润将被压低。”

“如果你具备傲视全国的供应链,那么你可以继续做低价跑量,整体玩法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利润也不会浮动太大。而对于不具备强供应链的商家,应该往品牌+定制的方向走,品牌作为溢价手段,定制去躲比价和站内老款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老木感慨,“难的终究是贸易商性质的中小商家,不具备开发能力,也没有供应链优势,应尽早选条路破局。”

参考资料:

[1]电商“低价战”谢幕前夜:松绑“仅退款” 平台商家再博弈.中国经营报

[2]新规即将出台!国家要整治比价、仅退款?电商变革要来了.派代

[3]拼多多想明白了,开始给大批商家退款.电商报

[4]淘宝、抖音电商之后,拼多多也将 GMV 放回第一目标.晚点LatePost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