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灼见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灼见

徐静蕾丨做自己喜欢的女人,而不是讨人喜欢的姑娘

灼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3-07 22:02

正文



徐静蕾在最近的一期《朗读者》中为奶奶

朗读了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

她在深情的朗读中几度哽咽,

董卿在一旁也听得热泪盈眶。




史铁生的文字平淡但又总能引起人的共鸣,

大约是他的每一个故事,

都源于人身边最微小最普通的事吧,

当然这次成功的朗读,

肯定离不开徐静蕾对她奶奶深深的怀念。




徐静蕾和她的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

奶奶去世后,

她连弟弟的婚礼都没有参加,

急急出国逃避失去亲人的痛苦,

那段时间,徐静蕾连关于老人的电影也不能看,

一看就会忍不住哭。



时至今日,

当她在现场和董卿对谈时,

回想起当时,也会闪泪光。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十分感性的老徐,

在生活中却是另一幅样子。



【事业:自毁倾向】


还是在《朗读者》中,

董卿问及她为什么一直在很多角色间做转换?

做导演、做演员、写书……

她回答说是:

自毁倾向。



在一个领域内挖掘到一定深度,做到不错,

行,换个领域继续再来,

这就是她为什么能被人称为才女的原因吧。

乐于挑战,乐于体验人生,

乐于在未知领域挑战自我。



作为演员,《将爱情进行到底》里,

徐静蕾演活了国民初恋文慧;

在《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

她把妙龄女警吕月月演得惟妙惟肖;

……



2014年,

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新的台阶,

这部作品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这年可以说是她的转折年,

演而优则导,从演员转身进入导演行列。



2007年,因其书法优雅,

出了“方正静蕾简体”,下载量惊人;

同年33岁生日当天,

她做主编办双周刊《开啦》电子杂志;

后来,开始做慈善,做手工


这20年来,

她是演员,导演,编剧,编辑

……



她从来没有被哪种身份困住过,

也没有被哪种标签套牢过,

挑战是她人生的一部分。



这么多年,

她对自己身上这股热血都开始习以为常了吧,

这种不断挑战的性子已经融入她的日常,

我想,

这才是新时代女性应该有的特质。



拥有独立思考和自立能力,

勇于尝试,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承担后果。



【爱情:“我一直都不是个不婚主义者”】


最近徐静蕾还做客了窦文涛的节目圆桌派,

当中谈及婚姻时,她说:


我其实一直都不是个不婚主义者,我觉得谁愿意干吗就干吗,你想要结婚,你觉得结婚幸福,我就恭喜你,你去结婚,我也送你礼物。每个人就过自己觉得高兴的生活, 没必要拿自己当成标准去评价别人,也没必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


我坚持我的婚姻观,

也尊重你的婚姻观,

现在的徐静蕾42岁了,

但从来没有为婚姻困惑过。



她不会觉得自己是“剩女”,

会选择大大方方跑去冻卵子,

在爱里也从来没丢失过自主权,

信奉婚姻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她说:

“现在的感情生活很美满,

可以说是100分,

也不会因为结婚就变成120分。”

洒脱得仿佛还是18岁的模样。



很多女人是以爱情和婚姻为安全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