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基石e洞察
这是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官方微信自媒体,管理专家彭剑锋、包政、吴春波、陈春花等是其主要撰稿人。我们努力提供最具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我们深度剖析最佳实战管理案例;我们零距离互动答疑解惑企业各种管理问题,提供咨询解决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基石e洞察

优客工场毛大庆:让更多平行世界的人能够相互遇见

华夏基石e洞察  · 公众号  ·  · 2017-09-17 07: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文 / 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共享际创始人董事长,曾任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

  •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 全球INS大会授权发布,未经本人审阅

  • 管理 咨询 及其它业务 合作:15967150643 (手机及微信)


导读

未来在共享经济领域里面,真正的进步应该是用户监管、运营监管、数据监管,这才会迎来共享经济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一、扑面而来的未来

在《人类简史》这本书里,一个小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作者说,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大家能够一起谈论或者想象一些虚构的事情。人类掌握语言之后,语言给大家带来的最大帮助就是编造八卦和传播八卦。在编造、虚构的过程中,未来就逐渐地被大家描述了出来。这是此书里让我感觉最有意思的细节。

凡尔纳说,但凡人能想象之事,必有人能将其实现。我很佩服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今天,将近50位演讲嘉宾联合想象的事情,在未来的20年、30年、50年内,会被正在路上的90后、00后创新者们去一一实现。

《人类简史》也描述到,人变成智人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被赋予了认知能力。这个认知能力是大家可以一起去想象那些不存在的事情,包括国家、制度、公司、人际关系等。我们从没有感觉像今天这样,需要一个联合想象的舞台。所以我们搭建了一个这样的舞台,希望在每年9月份给大家奉献一个思想跟精神的狂欢party,而不是conference,来迎接那些我们完全没有感知、完全没有准备的扑面而来的未来。

今天我想讲的话是,未来正在向我们扑面而来,这是行进中的未来。

二、人类社会进步的线索

当我们撇开政治、意识形态、国家、种族之后,谈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外乎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经济形态的变化,另一条线索是科技形态的变化。

在经济形态的变化上,农业经济的时候,人们的辛勤劳作换来满足自我的消费,生产力极度低下,生活效率非常低,几乎没有经济剩余。到了工业时代,科学技术使得人们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换取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换来经济规模的迅速提升。在这样的过程里,现代消费主义鼓吹把剩余存量继续投入到扩大再生产里面,于是乎,人类迎来了经济的巨大发展,但是同时也因为垄断、寡头的产生,刺激和产生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大量的资源浪费。

所以现在我们又有了第三种选择,其实仍然是人类技术进步的伟大产物,就是共享。今天下午的很多演讲者都谈到了共享经济,虽然他们谈人工智能,谈生命基因,也谈到共享的社区跟共享的平台,但我想他们所有的人串在一起,给大家描绘了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更加边界模糊的未来,那就是一个更加容易共享资源的未来。

在共享经济的今天和未来里,生产资料和资源大量地、高效地被利用和被共享,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人作为个体的才能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有那么多新奇的个人,一个一个的个体在释放着巨大的能量,而这个能量背后是因为大量的资源在快速地流动,刺激了人的能力和才能的充分发挥。

未来会怎么样?我想未来资源会变得更加丰富。今天是一个资源极度丰富的社会,而大量的资源其实被闲置、被割裂和被分散地放在不同的地方。当更大的流动和整合能力产生之后,资源会更加丰富,人类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听完今天下午关于人工智能的演讲之后,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再过10年、20年、30年,我想可能也就最多30年,好像我们好多事都不用干了。最近美国的老师游行,抗议人工智能批作文卷子,说作文这样的东西怎么能靠人工智能去批呢?为了证明人工智能能够批作文,科技方拿出被机器批完的海量作文跟老师批的作文进行成绩比对,发现所差无几,证明机器是能读懂人的情感、是能不断学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会变成什么样,我想没有什么值得怀疑,可能又会经历一次从原始人到智人,从智人到智智人的过程。大家可以联合去想象,我们所有的人,再过几十年,再过一个世纪,可能我们的生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也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

这条线索的背后,还有一条线索,是人类社会里推动我们进步和伴随我们一直在成长的。我们不用谈得更远,不去谈农耕时代,不去谈铁器时代,我们谈谈过去不到一个世纪的变化。1946年是一个节点,人类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为主,引来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之后的20年里,我们又迎来了1967年互联网的产生。从1967年互联网产生以后,我们迎来了一个桌面时代,伴随着PC和各种各样的PC技术,门户即流量,基于图片跟文字的交互,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快速的比原来的电报、电话、传真更加便捷的信息交互方式。2007年以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我们迎来了移动时代,开始进入移动端。今天下午我在观察,所有人都在使用手机的各种功能,发微信的、拍照片的,而且摄影师的照片分分钟传到云端,让大家分享,所有人都在移动端上不停地拨弄着那些玩具。

所以入口即流量,基于语音、视频的交互,当科大讯飞和华为把演讲者的发言文字稿拼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一部手机完全可以变成一个人的巨大的器官。比如马上翻译,立刻变成文章。手机可以变成一个巨大的外脑,帮你处理图文和各种信息。

再往下看,万物互联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物联网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智能的产生,恐怕也不会太远。我估计10年之内,会到处都是物联网,基于人和空间的交互,数据和资源之间的互通互联。

9月8日,中国公布了一个极其震撼的新闻——中国发射了一颗超级卫星,这颗卫星是一颗超级静态轨道卫星,可以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在万米高空快速上网,在海洋深处实现视频跟信息的快速交互,这样的卫星布满了以后,我相信整个的信息交互、互通互联会让全球变得无死角。所以我们说,未来可能是一个全球互联、信息稳定、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手段越来越丰富的时代,数据共享成为生存的必备条件。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除了军事、武器、国防以外,很大的竞争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4G、5G包括静态轨道超级卫星的发射,统统都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我们中国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我们有着2.84亿的新中产阶级。我们也做过一个统计(这个统计还是蛮有意思的,是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的联合统计):80后2.19亿人,平均每个人常用的app有25个;90后1.88亿人,平均常用的app有40个。我想00后可能都不用app了,因为那时app已经没有用了。现在,如果有40个app,基本上生活所需都能在app上完成,不用带钱、不用带卡,买东西、买菜、订餐、订药统统都在线上。未来,当信息高速公路更加完备的时候,心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我想更大的共享会在未来即将产生。

三、什么是共享经济

全世界现在都在定义共享经济,但共享经济仍然有一些共同的定义。共享经济是基于人类技术进步的产物,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甚至比互联网更加快速的信息交互技术,通过平台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结果,是所有权跟使用权的分离。我们将来在谈论所有权、所有制的时候,在共享经济跟移动经济的推动下,所有制的观点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共享经济的时代里,供给侧跟需求侧的弹性匹配,可以随时角色转换,实现消费使用跟生产服务的深度融合,你是供给侧,可能就是别人的需求侧。

世界各国现在都在纷纷立法,在研究共享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应对,包括美国、欧盟、英国等等。大家突然发现,各种共享经济的产物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能力的不断提升下,身边不断冒出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跟新生形态,已经是一个可能天天都会发生的事情。

中国有着发展共享经济的独特优势跟基础,我想今天台下坐的像徐小平老师、邓锋老师,他们投了很多企业,这些企业很多都跟共享经济有关系,都可以跟共享经济沾上边。我们有着接近9亿的4G用户,有着10.5亿部智能电话,移动支付用户在2016年12月超过了5亿,移动支付交易额是美国的50倍。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提下,更加激发了很多利用共享经济理论而不断产生的新的模式创新和新的技术创新。互联网+等大量政策的出台,也更进一步激发了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共享经济在中国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内需力和外在的驱动力。

消费理念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人们更注重个性化消费的体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消费升级是必然的。80后新中产者,他们是屏幕时代、数据时代和物质过剩时代的产物。实际上,这一批人的消费,你跟他谈功能性消费、实质性消费的意义已经越来越不大了,他要的是IP,要的是精神性消费、互动性消费。从外需力上看,资本规模化趋势在全球资本寒冬的2016年后半段,融资规模从共享经济角度,达到了1710亿,同比增长了130%。所以从外部的驱动力和内在的内生力,中国共享经济都会在可见的未来产生巨大的魅力和强大的生产力。

四、共享经济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五个重要影响

第一,在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和创新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共享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这一点在三个方面已经有了重要的体现:一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二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三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三点上,共享经济产生的作用,是别的因素难以比拟的。

第二,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提供和提升了创新资源流动性,大大降低了创新的门槛,拓展了更多创新的领域。共享经济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在不断地盘整海量的闲散资源和过剩的生产力,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跟经济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在这个背景下,共享经济不断地推动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成为一个重要的抓手,这里面大量的参与者是未来的新兴的消费者和新兴的经济贡献者。共享办公平台大大提升了房地产、城市闲散空间的利用率,这些空间经过盘整以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赋能,再一次分配给创新者的时候,它迸发出强大的刺激生产重组的力量,这就是共享经济推动下创新资源的不断流动。

第三,共享经济是刺激灵活就业、拓展创业空间的重要支撑。我特别确定的是,在未来的10年里,中国会产生庞大的自由职业者。我们在世界各地走访空间产业跟空间创新的时候,在伦敦看见了各种各样的创新空间,里面的使用者是大量的自由职业者,是个人,自由职业者层出不穷。而中国还是B端的人比较多。在我看来,在2.84亿的新中产和未来还有1.67亿的00后加入之后,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职业者的国家。这确实是我们在移动互联的能力弯道超车其他国家之后,在共享能力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在自由经济、个人自由职业和独立职业者方面,中国会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国家。

第四,共享经济在不断地渗透、优化着我们现存的社会公共服务,倒逼治理能力的改革,同时用创新思维在不断地切入各种公共服务的环节和领域,利用新的技术补足传统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治理水平,这是共享经济对社会建设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第五,共享经济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重塑的重要推动。

在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互助建设、节约型社会、效率型社会和公平社会,共享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和巨大的推动力。

五、共享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国家、地方以及各个社会组织正越来越重视共享经济背后强大的生命力。在推动共享经济不超过三年的时间里,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千家以上的非金融类平台,有近百家估值超过一亿美金的共享经济企业,市场的交易规模在2016年底超过了3.45万亿,共享经济的参与人数超过了6亿人,共享经济参加服务人数6000万人,直接引起的就业将近600万人。在未来的十年里,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共享经济的复合增长率达20~40%,2020年将会达到占GDP总额的10%,到2025年预计共享经济的各个门类产生的能量占GDP的20%。

我们看看几个比较重要的共享经济的领域。共享汽车,这个不用讲了,已经是独步全球的共享汽车的产业,超过2千亿的市场,4亿用户,2千万的日均订单,世界第一的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

共享知识领域更是百花齐放,今天下午有分答、知乎、网上直播、教育分享、医疗分享和包括像猪八戒这样的创意和能力分享平台,各种各样的共享在共享经济的舞台上百花齐放。

我们做了两年半的共享办公,我一直认为共享办公做的根本不是办公的生意,而是在重构着生产关系跟生产者之间的要素的流动。2016年底,共享办公服务机构在中国已经达到了4200家,培育和在里边工作的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入驻团队40万个,创造就业岗位180万。2017年,数字在进一步被放大。

共享单车超过了50个城市的覆盖,1亿的注册用户,3千万的日均订单。这个数字据说是比较保守的,还有更大的释放潜力。听说共享单车已经跟移动支付、网购、高铁并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还真有可能。

生产分享推动转型,淘工厂传化物流,不断在推动工厂生产线闲置能力的释放。卡车加入到物流行业,闲置卡车能力的释放,线上物流跟线下物流港之间的更大的联动能力的释放。我想这些都是生产分享在推动着生产方式的转型。

我们还看见了更多让人兴奋的共享公益的项目。前不久,京东做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闲置玩具的共享,在很短的时间内募集了40万件玩具,分配给将近30万个贫困孩子的家庭,京东启动了2206个配集点,一共有14851名快递小哥热心参与了这件事情。蚂蚁金服也一直在利用他们的平台推动森林公益事业,吸引了2.3亿用户参与并种树1020万棵。这些都非常有意思,在共享平台上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共享经济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包括人、财、物、思想、知识等等。我们看到有共享剪辑师资源的剪影,把剪辑师资源放在上面共享,剪个片子变得非常简单。还有共享医生以及各种各样资源。未来我估计在互联能力更强的情况下,所有的行业和所有的领域可能都会被共享经济一一渗透。

从2011年开始看到今天,原来是平均一两年会冒出一个让大家非常兴奋的共享产物,现在大概基本上每半年、每几个月,都会冒出一些让你感觉非常新鲜的共享,已经见怪不怪了。从2011年共享住房开始、2013年共享汽车、2015年热门的共享知识到2016~2017年热门的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等等,我想还会有更多的东西慢慢被挖出来。

共享经济的独角兽不断地涌现。全球280多家独角兽里面,中国占1/3以上。在中国独角兽里面,共享经济企业的估值与企业数都占了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1/5以上。

共享经济也成为了投资界的热点,累计投资规模500亿美元。2017年上半年,共享经济累计获得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占中国的TMT融资总数的50%以上,这个力量非常强大。同时共享经济还在推动着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推动着中国的企业在不断地走向国际。

六、共享经济面临的四个挑战

以下是我们在共享经济前进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障碍,也是不断被击破的各种各样的障碍。

第一,行业发展亟待规范。行业发展里面有很多问题,个人信息安全是被很多共享经济使用者提出的问题。

无序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共享有两种,一种是存量的共享,一种是增量的共享。我一直认为:共享办公是利用存量资产释放价值;自行车是增量的共享,因为在造大量自行车,不断地造资源(实际上不断造资源也是非常好的共享,是在提升消费者的性价比)。但是这个问题里面存在着一个现象,因为今天的互联网和点对点的技术还不能很好实现,服务提供者不能够非常好地把握和捕捉客户,所以就必须饱和投放,甚至于超过使用去投放这些资源,投放之后产生很多的资源浪费,这跟我们说的共享经济有点背道而驰,但是我仍然认为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随着物联网、点对点技术和捕捉客户技术越来越成熟,我相信共享单车还是非常好的事情。

假借分享之名违法犯罪、城市治理难度加大,消费者权益保障不断出问题,我想这是行业需要不断规范的问题。当然,政策环境还需要不断优化,法律法规的滞后使法规和立法追不上创新者,于是乎,地方政府准入的门槛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弹簧门”、“透明门”阻碍创新者进入,这些问题都将会慢慢地在大量创新的基础上被不断地突破和改变。

第二,公共服务。公共数据需要大量的共享经济创新者、需要政府的数据库向他们开放公共数据,这样会更好地支持创新者的发展,这里面包括个人征信报告、企业利用数据、政府公开数据、社会享受公共价值等等。

第三,城市规划。包括做自行车、房屋共享的政策障碍和问题,比如,土地的性质限制了房屋的性质,房屋的性质限制了工商局对空间使用的要求等。

第四,保障措施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我在这儿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最近提出的概念,所有的共享经济的项目和创新者都需要社会治理有一次重大的突破,就是从无许可创新到有意识监管。极大多数共享经济的产物都是无许可的创新,滴滴、自行车、空间等,都是无许可的创新,监管跟不上。所以我们提出用户监管,让用户实现自我监管,包括自行车现在已经开始实行用户监管;共享公寓、共享办公以及大量的用户进行社区的自我监管、自我管理;运营商的自我监管。这是社会巨大的进步。当然最后,其实是数据的监管。未来在共享经济领域里面,真正的进步应该是用户监管、运营监管、数据监管,这才会迎来共享经济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七、让更多人在共享世界相互遇见

众所周知,单细胞是非常脆弱的,单个基因也非常脆弱,只有当无数的基因链条扭缠在一起的时候,才形成了功能强大的人。当然一个人也很弱小,只有在更多能力、更多技术下,完成多人协作、共享、角色分工的完善和细化,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城市和社会。在全球化跟去全球化的博弈的背景下,互联网正在连接所有的人、在盘活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共享经济是在全球资源错配和低效使用背景下的大势所趋,它也是让人类越来越强大的重要的推动力。

在人类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共享经济从来不是新的事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有人的时候,大家就懂得了共享。只不过今天技术进步了,在更大的范围、在科技进步、在对工业化时代造成大量的垄断和浪费之后,我们谈论把资源盘活的共享。共享经济是新的美德,也是社会诚信的新追求,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去向往的崭新的生活价值观、消费价值观和财富价值观。

我更加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在共享经济的大的地图下共同拼出一个让我们更加喜欢的、更加向往的、更加温暖的未来的世界,而不是有人说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把我们都干掉。我们应该在共享的环境下看到更温暖、更美好的世界。

这也是优客工场一直奉行的:我们做的任何共享,都是为了让更多平行世界的人能够相互遇见。

(文字整理/编辑 吴林君)


《经验的末日:不确定性时代的管理熵变》 拟入编篇目

第一辑 知识合伙时代的聚变成长 (彭剑锋)

《与时俱进的事业合伙制》

《用量子思维重构管理体系》

《超越竞争2.0:量子战略思维定义未来》

《未来组织长什么样?》

《德鲁克思想的贡献与实践局限》

第二辑  经验的黄昏 (陈春花)

《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衡量管理成功的6个指标》

《用爱来经营》

《CHO如何与CEO成为合伙人》

《一切皆变,请有尊严的放手》

第三辑  分享时代的管理学 (黄卫伟)

《任正非的“浆糊理论”:在平衡与不平衡、稳定与不稳定之间屹立不倒》

《不确定性管理:华为战略管理的最高境界》

《华为组织变革的认知和启示》

《华为如何让18万优秀人才“累、爱并快乐地奋斗”》

《华为、阿里与万科:分享时代的管理学》

第四辑  拥抱迷航 (吴春波)

《庇护华为成长的七个基本常识》

《拥抱迷航——华为的自信与坚守》

《华为核心价值主张演变30年及内在逻辑》

《华为的成长管理之道》

《干部应该如何聚焦于工作》

第五辑  以变革与创新征服未知 (田涛)

《机会主义是创新的敌人》

《“黄金时代”到“镀金时代”:反思全球管理的重大痼疾》

《华为样本:不能以梦想代替决策,慎言海外大并购》

第六辑  监督者的困境 (施炜)

《破界时代的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新技术革命与中国企业战略转型挑战》

《监督者的困境:激励、共同体与管理》

《OPPO、vivo为什么会赢?》

第七辑  以知为本 (杨杜)

《世界级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管理》

《若不能类化,就不能管理》

《华为的超前理念:“以知为本”》

《探析华为的秘密:“知本主义”企业机制的巨大成功》

第八辑  没有万能的管理逻辑 (孙健敏)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误区》

《什么样的领导值得信任》

《世间没有万能的管理逻辑》

第九辑  变革是唯一生存法则 (思享会)

《智能改变了人类的商业逻辑》(廖建文)

《管理的科学与神话》(肖知兴)

《商业模式创新四要素》(朱武祥)

《战略转型的本质》(夏惊鸣)

《有一种变革叫向死而生》(苗兆光)

《领导力的五大未来思维》(夏惊鸣)

《避免管理失效的六条原理》(苗兆光)

《“非人绩效”——绩效管理新方向》(文跃然)

《“岗位”已死,个体的价值才是未来》(孙波)

《任正非用人“四砍”》(卞志汉)

《关于事业合伙人的十个观点》(郭伟)

《价值观管理优化之道》(宋杼宸)

《靠什么摆脱平庸的增长?》(周其仁)

《回归常识,认清中国金融的五大未来》(吴晓求)


华夏基石e洞察赞赏(众筹)出版第三季,书名为《经验的末日:不确定性时代的管理熵变——2017“华夏基石e洞察”管理大师文选》 ,将于2017年10月25日前付梓。我们依然坚持高规格、高水准、高品质,仅在华夏基石e洞察公众号平台进行粉丝赞赏(众筹)出版,根据众筹数量定制,作者签名精装版限量发行,不在其它任何渠道销售。与往年一样,本书大32K异型开本,40余万字,定价99元,特种环保纸匠心印制。 中国管理研究的年度巨制,如此恢弘之作,你不仅仅是见证者! (截止日期:2017年9月30日) 长按二维码或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