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先生
赛先生由百人传媒投资和创办。文小刚、刘克峰、颜宁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主编,告诉你正在发生的科学。 上帝忘了给我们翅膀,于是,科学家带领我们飞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9人接连确诊,紧急送医!千万警惕 ·  3 天前  
环球科学  ·  这种黄色粉末,创下了历史纪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先生

中科院院士王元:推荐《普林斯顿数学指南》| 书评

赛先生  · 公众号  · 科学  · 2016-11-27 07:01

正文

王元 (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三卷本)和《数学 —— 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三卷本)已在赛先生书店上架,价格优惠,全场免邮, 转发+评论还有免单机会! 点击文章底部 阅读原文 购买。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中译本)(简称《指南》)已于2014年问世了!对中国数学界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大事。科学出版社的赵彦超几次表示,要我写一篇书评。我真的力不胜任。全书共1600多页,主要涉及到26个数学领域,除有关数论的4个领域外,我对其他领域几乎不了解。我只仔细看过数论这一部分及一点数学基础部分,共300页,其余待以后学习。

本书是齐民友教授独自翻译的,译得很好。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他还加了不少“标注”。这么厚的一本书再加上标注,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把书掂一下,或稍微翻翻,就心里有数了。更不用说,齐民友是在80岁开外才着手这项工作。这种奉献精神是多么可贵!


我虽然无力写一篇书评,但对这一本书的重要性还是知道的。我衷心的想中国数学界推荐这本书。

两年前,我曾为《数学大辞典》(第二版)写了一篇“序言”,后来觉得“序言”太长,正式的定稿时删减了不少,删减的部分涉及到我对指南的看法。现在将这部分录于后,供读者参考。

如何理解“现代数学”?我不想泛泛而谈,仅仅结合我过的实际情况谈一点看法。数学是离不开她的内容的,数学的内容是发展的,动态的。具体地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前苏联曾组织了几十位著名数学家,包括柯尔莫戈洛夫,盖尔芳特等撰写了三卷本《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简称“数学”)。我国立即组织数十位数学家翻译了这本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又重印了许多次。


《数学》总结了20世纪40年代前的数学,对当时的数学作了很好的总结,全书分为20章。

其中除第一章外,数学的“内容”占了19章,即全书篇幅的95%。实际上,内容确定了,数学的方法与意义也就清楚了。

应该说,《数学》的出版,对中国数学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数学的科研单位与大学数学系研究室或教研室的设置,科研方向的制定,及大学的课程开设等基本上是以《 数学 》为指导,以她为框架的。

按照《数学》列举的19个分支来衡量,当时中国在很多领域只有少数人在工作,甚至还有不少缺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有少数领域,中国数学家的工作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诸空白领域得到快速的填补与建立。

自从《数学》在中国出版至今,已经过去50多年,这期间,在国际上,数学经历了快速与深入的发展,而我国由于“左”的思潮与做法不断干扰着数学的发展,从技术层面上讲,表现在对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上的片面解释,不同时期,总有一些工作受到压制,及长期闭关自守,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否定一切,使我国的数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日拉大了,相当脱节了,有些领域甚至不了解其内容,产生了新空白。

我们首先要弄清下现代数学的内容是什么?最近见到一本新书,著名数学家T.Gowers主编的《普林斯顿数学指南》(Princeton Companion to Mathematics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简称《指南》),共1000多页。这本书收到了广泛的关注,获得了2011年的欧拉图书奖,她将现代数学的内容分成了26个分支来加以介绍。

比较一下《数学》所列举的19个数学领域与《指南》所列举的26个领域,是否可以认为《数学》中的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最基本的概念,方法与结果,已成为现代数学家应有的基本知识?这些领域中的一部分已经完全成熟,另一部分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已补构成数学的主流方向?

《指南》所列举的26个领域有些是从《数学》中的某领域的某方面快速深入发展而形成的,或由某些领域交叉发展派生的,有些则是由数学外部需要的促进而生成的,他们是国际上现代数学的热点与主流。

以此来观察我国的数学现状,恐怕只有少数研究所与大学中的少数人在《指南》列举的少数方向中工作,空缺门类就比较多了。

此外,所谓的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严格界线是不存在的,一定要找一点差别,则前者主要以数学的内部矛盾为推动力,而后者则以数学外部世界的需求为主要推动力。比较《数学》与《指南》,后者在应用方面的比重加大了。这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学外部需求将愈加成为数学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应用数学。

从技术层面讲,我想今后关于科研机构的设置,方向的选择,与大学课程的安排,都应该逐步加大现代数学的成分,特别要鼓励年轻数学家到主流数学中去工作。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您可回复"年份+月份"(如201510), 获取指定年月文章, 或返回主页点击子菜单获取或搜索往期文章。


赛先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