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英朗
秒杀昂科威
在涡轮发动机流行之前,
1.6L
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家用轿车中最常见的排量,这的确是情理之中的,毕竟在以前那个技术水平,
1.6L
排量的发动机已经能够最好地兼顾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的动力源。如果排量大了,油耗太高;排量小了,动力又不够用,所以当时
1.6L
发动机是刚刚好的。
然而时间会更替,技术会发展,
“
家用车黄金排量
”
已经从以往的
1.6L
,变成了现在的1.4T/
1.5T
。一来是因为排放税政策,在引导着车企研发排量不会特别高的车。二来,技术因素的约制,简单地说,就是没办法用
1.2T
、
1.0T
等更低排量的发动机来达到理想的动力。最后一点,策略的问题,因为1.4T/
1.5T
发动机的
“
兼容性
”
很好,如本田和通用的
1.5T
发动机,既能让紧凑型车使用,又能让中型车使用,虽然不同车型还是要独立调校,但整体的成本其实已经降低了,更有利于车企的发展。
在一众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阵营里面,又数大众和本田的最有代表性,所以今天就和大家看看这两大品牌的
1.4T/1.5T
发动机各有什么谈资。
大众
大众目前国内在售车型还未有
1.5T
发动机(海外新款高尔夫以及T-ROC均搭载最新的1.5T发动机),但在国内深耕多年的1.4T发动机却为大众打下了大片江山,上至帕萨特、下至POLO均没放过。大众的
EA211 1.4T
发动机上的技术点不少,如缸内直喷、可变排量机油泵、进排气双
VVT
等在它刚刚面世的年代,也算是家用车里面比较先进的技术。
而实际上这颗发动机在动力和油耗的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以
1.4T
的高功率版本为例,第七代高尔夫
1.4T
高功率的百公里加速只需要
8.2
秒,百公里油耗也仅为
7.59
升,动力油耗两项指标在同级别里面都可以称得上优秀。
图为新款高尔夫,即将在国内上市
但再深一层的去探讨一下,其实这款发动机更大的意义,是作为大众模块化生产的重要一环。缸盖集成排气歧管,是通过集成的方式来缩小发动机的体积;铝合金缸体,直接减少了重量;发动机正置布局(进气侧在前方,排气侧在后方,与旧款发动机
EA111
的相反),减少占用发动机舱的空间。最后效果是,
EA211
的
1.4T
发动机既能搭载在前置布局的
MQB
平台,又能搭载在中置布局的
MMB
平台,虽然这个平台的车型少之又少,但也充分展示了这款发动机超强的适应性。
大众这款发动机在性能上并不见得比同级别对手强悍(福特和本田的
1.5T
性能更变态),但它从研发之初就考虑到了整个模块化生产的需求,这样做无疑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从而把更多的资源用来提升车子的底盘、内饰的质感。所以为何高尔夫在欧洲卖得好、朗逸在中国卖得好,其实从一颗发动机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配置详情
图片实拍
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爱车的故事
本田
正如
“
大后超,能把妹
”
一样,自吸
VTEC
也一直是本田粉的信仰所在,然而,思域、杰德等涡轮本田车的出现则打破了原有的这片宁静。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担心过这副
1.5T
发动机的性能,就思域上的
L15B8
而言,
8
秒内破百,日常开百公里
7.6L
左右的油耗,就家用车来说已经很难挑剔。所以信仰党的心结就在于:多了涡轮,少了
VTEC
。
然而熟悉本田的粉丝应该知道,当年本田在
F1
赛场上扬名天下,靠的恰恰就是他们家的
1.5T
涡轮增压发动机。
1964
年首次参赛铩羽而归、旋即
1965
年在墨西哥站登顶、
1968
年发生意外后暂别赛场。复出之时已是
80
年代,到
1988
年达到巅峰,迈凯伦车队的两位车手塞纳河普罗斯特拿到了全年
16
个分站的
15
个冠军,而该车队使用的发动机正式本田的
RA168E
,以至于第二年
F1
全面封杀涡轮增压引擎
......
无论是
RA163E
还是
RA167E
,都是本田在
F1
赛场上的经典发动机,而他们有一个共通点--同为
1.5T
发动机。当然,
F1
上的
1.5T
和民用的
1.5T
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同样体现了本田对技术的钻研、对赛车运动的热爱。
配置详情
图片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