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指纹扫瞄融入屏幕?Sharp正研发真无边全屏幕手机;
2.TDDI下半年重启强劲成长;
3.盘点2017年Q1显示器面板市场;
4.TV面板:大尺寸、高画素是主流;
5.福清液晶显示产业集聚初见成效 上下游企业相距仅10分钟;
6.京东方拟向全资子公司增资10亿元以建设合肥项目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
阅读原文
”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把指纹扫瞄融入屏幕?Sharp正研发真无边全屏幕手机;
提起智能手机最近的新兴趋势,那当然肯定是无边框及超大屏幕占比设计,比如小米 MIX、Galaxy S8 及 Android 之父炮制 Essential PH-1 便是最佳例子。不过大屏幕手机的始祖肯定不得不提 Sharp,皆因他们好几年前推出的 Aquos Crystal 系列就已朝向这方面发展,而且之后更可能推出一款“全屏幕手机”,完全踢走额头及下巴。
其实早在小米 MIX 等手机推出前,Sharp 2016 年就公开过一款 Corner R 概念手机,除三边无边框外左右上角采用圆角设计,显示出制作大屏幕手机的功力。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大屏幕手机比例始终只到 80%~90%,距离全屏幕机面仍有一线之差。不过 Sharp 可能会先一步开发出全屏幕手机,因为近日网上流出两张渲染图,当中除显示该款四边直角手机会配备双后置镜头外,机面更几乎 100% 被屏幕覆盖,只有顶部中间留一个前置镜头。
这次 Sharp 这款全屏幕手机虽然机背明显看不到指纹感应器,但据报指纹辨识零组件将会装嵌在屏幕下,传闻 iPhone 8 就会采用这种技术。姑且不论这两张渲染图是真是假,Sharp 在官方微博已承认加紧研发全屏幕手机,并希望能尽快完成推出市场,由于目前 Sharp 被鸿海收购,所以应该不会再出现只有日版机情况。 Unwire HK
2.TDDI下半年重启强劲成长;
集微网消息,受到京东方in-cell面板减光罩制程良率大幅改善,带动成本下降并提高智能手机采用率,业界预期,下半年TDDI需求可望重启强劲成长。
再者,in-cell和 AMOLED面板需求成长将带来强劲的NOR flash出货量,导致供应更严重短缺而提高NOR flash均价。
下半年TDDI需求可望重启强劲成长,敦泰与Synaptics将受惠,目前的TDDI市场,主要由新思(Synaptics)与敦泰瓜分主要市占,敦泰去年TDDI出货量已超过1,500万套,今年首季TDDI出货量,估计可持续增加二至三成,随着面板厂产能支援度提高,终端产品导入比例提升,该公司有机会挑战TDDI全年度出货量达1亿套。
数据源:DIGITIMES Research,2017/5
3.盘点2017年Q1显示器面板市场;
第一季度显示器面板采购积极,出货量淡季不淡,出货平均尺寸增幅较大。
一、第一季度全球显示器面板出货量约3370万片,同比增长7%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年初显示器整机端仍担忧2017年继续出现面板供应紧缺的状况,一季度积极采购面板。2017年一季度,全球显示器面板出货量约3370万片,同比2016年一季度,出货量增加了220万片。一季度面板出货总量已完成全年需求的24.5%,呈现出货量淡季不淡的态势。
2017年Q1显示器面板出货量(kpcs, %)
二、台湾和大陆面板厂出货积极,韩国面板厂出货稳定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大陆面板厂和台湾面板厂第一季度出货完成BP比重约25%,韩国面板厂出货稳定,完成BP比重22%~23%。第一季度各面板厂策略明确,大陆面板厂和台湾面板厂为抢占大客户份额出货积极,韩国面板厂积极布局高阶面板市场,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出货较为稳定。
三、一季度平均尺寸增长迅速,3月份已达到22.6"
显示器面板平均尺寸每年增长0.3"~0.5"左右,一季度受到整机市场尺寸结构不均衡影响,需求向中大尺寸显示器面板转移,面板出货平均尺寸增幅较大,3月份和4月份平均尺寸每月增长0.2"。
2017年1月~4月显示器面板平均尺寸趋势(inch)
四、小尺寸出货明显降低,大尺寸出货大幅增加
1. 入门尺寸18.5"面板出货同比减少超过30%
受大尺寸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一季度显示器入门尺寸18.5"面板需求急剧下降,需求向19.5"和21.5"转移。一季度18.5"面板出货量同比去年减少达32.2%。
2. 主流尺寸21.5"面板出货同比去年稳定增长
2017年21.5"面板仍然是主流尺寸,市场份额稳定。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去年增加14.5%。但21.5"整机成本高企,终端利润趋近于0,渠道销售成本压力巨大,库存水位居高不下,预计二季度21.5"面板采购需求减弱,整机将进行库存调整。
3. 中大尺寸23.8"、27"面板出货大幅增长
由于中小尺寸显示器整机获利艰难,整机需求转向获利较好的中大尺寸23.8"和27"整机。23.8"面板一季度出货增长幅度最大,出货量450万片,同比去年增长68.3%。27"面板出货增幅位居第二,出货量同比去年增长44.9%。
总结:全球显示器一季度面板采购较为积极,但整机端需求减弱且库存水位偏高,二季度整机端将继续清理库存。预测二季度显示器面板出货约32M,同比降低约8%。 群智咨询
4.TV面板:大尺寸、高画素是主流;
电视尺寸持续放大且以显像技术最为产品差异化标准,使得今年大尺寸、高画素成为高阶产品主流规格,台厂相关供应链包含大尺寸面板业者、4K讯号线均同步受惠。
不仅北美等市场走向大尺寸电视,包含中国也逐渐走向46吋以上大尺寸,中国面板厂华星光电战略规画中心总监连怡芬表示,由于中国面板厂陆续投产,使得目前大尺寸面板供应增加进而价格逐渐便宜,受惠大面板成本下滑,促使电视品牌厂积极朝大电视产品方向增量生产,进而带动终端销售通路大力推动大电视销售。
连怡芬以自身为例,在电视量贩场中销售人员积极推销大电视,不论家里客厅大小一律推荐46吋以上机种,并且强调大电视带来视觉享受,且力推高画质机种,因此在面板与零件成本逐渐降低下,使得高画质大尺寸电视成为今年终端市场主流。
受惠终端家庭逐步采用高分辨率电视,促使相关设备陆续进入规格演进阶段,相较于面板受到大陆新产能下半年将陆续开出的压力,市场预期面板后续竞争将加剧,但其他相关周边如讯号线,视讯系统转换器等均受惠影像画质演进,今年高阶产品出货可望提升。 经济日报
5.福清液晶显示产业集聚初见成效 上下游企业相距仅10分钟;
福州新闻网6月12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文 池远/摄)近日,福清融侨开发区喜事连连,东旭光电第8.5代TFL-LCD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成品良品下线,将于近期开始量产;旭友偏光片项目也将于本月底试投产……无论是玻璃基板,还是偏光片,都是液晶面板的核心组件,这意味在福清一条完整的液晶显示产业链正在加速成长。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带,对福清液晶显示产业来说,京东方就是这个火车头。”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玉金告诉记者,京东方的落户是福清液晶显示产业的头号大事,它不仅填补了福清电子信息产业液晶面板的空白,更推动显示产业由终端制造为主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
何玉金介绍,京东方产品为液晶面板,是液晶平板显示整机的上游产品,适用于大尺寸、超高分辨率的智能电视与显示器等。而显示器正是冠捷科技的核心产品,其集团在该领域占据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产能出自于福清生产基地。
早在京东方项目落地之前,融侨开发区以冠捷科技为龙头,打造了一条产业链,但核心组件液晶面板却长期依靠进口,“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何玉金说,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京东方生产的面板已开始向冠捷科技供货,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距离,从长途跋涉,到仅相距10分钟车程。
京东方的快速建设投产,与冠捷科技形成良好互动,吸引了一批具有引领性、牵动性的重大配套项目迅速落地,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快速集聚,融侨开发区液晶显示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拓展。在面板环节,有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在配套环节,有2条玻璃基板生产线、2条偏光片生产线;在终端环节,有以捷联电子、捷星科技为代表的年产值近4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
除了企业上下游之间的“纵向”衔接,液晶显示产业链条的完善,也与融侨开发区内的其他2个重点产业形成了“横向”配套、互补发展。据了解,以京东方项目落地为契机,融侨开发区还吸引了一批光学产业、汽车部件企业落户。在光学产业方面,总投资7亿元的福光科技二期项目已经开始动建,福建成和光电科技项目也将入驻园区;在汽车部件方面,总投资30亿的冠城瑞闽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投产。
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并陆续产生效益,融侨开发区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规模、实力和竞争力正在持续跃升。今年1月~5月,全区规上工业产值达360亿元,随着京东方、东旭光电等上下游项目陆续投产并逐步释放产能,预计今年全区将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近10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接近500亿元。
从玻璃基板到液晶面板,再到终端显示,一个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已经在融侨开发区初现雏形。
6.京东方拟向全资子公司增资10亿元以建设合肥项目
京东方6月12日公告称,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公司在合肥整机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成功投产运营的基础上,现拟向全资子公司北京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视讯”)增资10亿元用以投资建设合肥整机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二期。
公司开展智能制造项目,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项目建成后,公司智能制造总体规模、整体竞争力、盈利能力可望进一步提升,对公司实现顺利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持续积累智能制造经验,为未来的大规模定制制造奠定基础,还将对完善公司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布局,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公司向子公司北京视讯增资10亿用于投资建设合肥整机制造生产线项目二期,主要生产大尺寸液晶电视机交互平板,产能规模约为800万台/年,建设周期为13个月,本项目主要产品为大尺寸液晶电视、产品尺寸覆盖43英寸到85英寸,顺应液晶电视产品大尺寸化的趋势。产线生产柔性度高,产品一致性好,顺应制造产线智能化的趋势,打造智能工厂。由于整机业务处于半导体显示的下游,通过建设整机智能制造产业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业链价值,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公司通过前期积累的全球众多优质客户,凭借半导体显示事业的优势来促进公司整机事业竞争力的提升,能够保证此部分业务的持续增长,2016年整机ODM/OEM业务出货近130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40%,通过建立整机事业规模化优势,进一步降低因同业竞争激烈带来的市场风险,同时完善公司在半导体显示产业链的布局,提升公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