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增长黑客契约
研究、报道移动互联网生态和自媒体生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增长黑客契约

男友在创业(上):我看到了他的孤独

增长黑客契约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1-12 23:20

正文



很久以后,有人对X先生说,“你当初不是想拉着Y小姐创业吗?怎么创着创着变成了女朋友?这撩妹技能,写个经验分享分享!”


我就是那个Y小姐,摩羯座。而X先生是我的男朋友,白羊座。


X先生从去年开始创业,经历了2个项目和2种身份,一个项目死了,另一个还活着。而他从一个CEO变成了CTO。


互联网创业热潮中,X先生是一个普通不过的创业者,犯了很多错,经历着痛苦与成长。


我想和你分享他的创业故事,这可能是众多互联网创业者生活状态的缩影。



男友在创业分上,下两篇,还原一个普通创业者X先生的真实经历。希望让你对创业这件事有更真切的认知。X先生目前任某创业公司CTO,Y小姐是创业投资圈的运营妹纸一枚。


这是上篇,enjoy:




开始太顺利,以为很容易


复盘第一次失败的创业时,X先生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开始一切太顺利了,很快找到了合伙人,我就以为创业很容易。”


时间退回1.5年前,X先生在工作之余,萌生了一个产品的念头,他把想法告诉几个朋友,朋友们也表示看好,愿意一起做。


他们怀着“先做一个产品demo,拿到投资大家再出来”的想法,从开始就挖了“兼职创业”这个坑。


兼职创业是很多人的选择,裸辞风险太大,很多人还没有这个决心和资本。兼职创业看似能以较低的成本验证项目可能性,实际暴露了一个问题——选择兼职创业的人很可能还不具备创业的能力。


一个现实是,绝大部分创业项目都会死。创业成功的一定是一批既优秀又幸运的人,而这些人即使没有创业,在工作岗位上也应该是独当一面的,这直接反映到经济收入上。


换个角度,就是你过往的经济积累是否能支撑你3个月或半年以上时间全身心投入喜欢的事业中,期间没有收入。


合伙创业蜜月期总是短暂,X先生很快就发现,技术合伙人没有太多精力投入项目中,直接影响项目进度,以及其他合伙人的状态。


毕竟大家兼职创业,X先生对技术合伙人很难有太多的约束,只能自己默默填坑。那段时间,X先生总是长时间面对着密密麻麻的代码,不断敲打,修改,测试。


而技术合伙人变本加厉,一次又一次跳票。


最后,他们“和平分手”了,这件事让X先生第一次重新思考了合伙创业这件事,以前以为找到朋友一起创业就万事大吉,却发现有些人不适合创业,他们根本没有做好all in的准备。与其勉强合作,不如早聚早散。


找人不难,找合适的人很难。



透过BP,重新审视创业项目


因为技术合伙人的离开,X先生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写程序,模糊了CEO这个身份的职责。


那时创业有一段时间,产品demo还没做出来,团队变得焦虑和自我质疑。这个过程特别消耗士气。


X先生突然意识到,面对一个未知的未来,很难让大家坚持。与其埋头开发产品,不如先与资本市场接触,看看反馈。

于是X先生着手写BP,起初他想着BP就是给投资人看的,重点是要把项目和团队包装漂亮,讲一个好故事!


写BP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这对梳理项目,看清市场、把握方向,对产品竞争力认知等有很大的帮助。BP把他从关注产品的层面,拉到了市场格局,如何解决用户需求上,对项目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思考。


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意识到这点,只是把BP当成和投资人打交道的工具,甚至当成负担,找第三方帮忙写写应付。


还有一种相反的例子,创业者把BP看得太重,眼里只有BP,于是什么都想在BP中展示,洋洋洒洒几十页,根本不换位思考,不懂投资人的关注点在哪。


在我看来,项目在进行早期融资的理想状态是,创始人一定要参与BP框架的搭建,逻辑梳理,亮点提炼,具体到BP的展示形式,文案组织可以交给更擅长的人做。


X先生第一次写BP,前前后后折腾了2周多。他拿着BP找了一些熟悉创业投资的朋友聊。大家说话都比较客气,并没有直接给出太多建议。


这时就需要创业者有很强的判断力。



没错!很多投资人就是不靠谱


准备好BP,X先生终于要开始找投资。


程序员背景的他对投资圈缺乏了解,也没有什么人脉。一方面托朋友介绍投资人,另一方面在媒体上寻找路演等机会。


我呢,虽是一个在创业投资圈里工作的人,但对找投资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实操,能给的帮助有限。


那段日子X先生特别盲目,有活动就去参加,有投资人约见就赴约。


一次经历很狗血,一家投资机构在路演上看到X先生的项目,希望约聊,X先生在中关村,对方在北京东五环。东!五!环!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靠,那么偏远不会是骗子吧?后来我查了查机构背景,有过一些投资案例。


X先生觉得不能错过任何机会,满怀期待过去了。


当X先生顶着烈日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到达约定地点后,对方劈头盖脸问X先生是不是在做某某方向项目,X先生一脸懵逼说自己在做的其实是另一个方向,对方说那自己理解错了。


我不知道X先生当时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我真的呵呵了。

BP第一页就写得清清楚楚,后面更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你BP都不看就约人来?你的时间不值钱,不代表别人的时间不值钱啊。


创业者真的真的真的要擦亮眼睛,不要一听对方是个投资人就兴奋,即使有过投资案例,也不见得靠谱啊!有些所谓的投资人,完全不值得你花时间!


不要因为前置的懒惰——不去了解投资机构背景和偏好,造成见面的不愉快。更不要抱着侥幸的期待,觉得既然有人约那见见面也不吃亏,没准对方感兴趣就投资了呢。


too young too native!


抛开币种,不同的基金在投资阶段,领域有不同偏好,你在寻求种子/天使轮融资时,就不要去找中后期的基金。即使对方约你,很可能也只是感兴趣想聊聊而已,一定不会投!你!的!领域也是,有些基金专注某一细分领域,比如新媒体,那如果你是做企业服务的,就别去找做新媒体的基金了好嘛。


找投资是件精耕细作的事,而不是广撒网。


了解基金的基本情况后,如果你想联系基金,你需要找到基金中关注你项目领域的那个投资人。如果对方联系你,你可以先在微信/电话里聊聊,再决定是否见面。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了解一家机构的信息?怎么找到适合自己项目的投资人?方法有千千万,查找网络资料,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找朋友介绍,找专业FA(Financial Advisor 财务顾问)...


创业维艰,这点小事,聪明的你难道搞不定?那也许你暂时不应该出来创业。



融资重在节奏感


X先生的项目融资陆陆续续进行,逮到一个投资人聊一个。往往聊完了对方就没音,造成他情绪波动很大。


也有一些投资人反映,项目挺有意思,但还需要再看看。


其实就是委婉的拒绝。

这让X先生很难过。那种感觉就像你拿着自己特别珍视,看好的东西出来,遭到了别人的冷漠。


复盘融资经历时,我们才意识到——融资的节奏感至关重要。所谓节奏感,既是融资这件事在整个公司发展中的节奏把握,也是对每次融资进度的节奏把握。


前者是你在什么时候/阶段需要融资,后者是如何在预计时间达成融资目标。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用在这里也适合,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没有节奏感,你和团队在很长一段时间会处于很被动,忙碌的状态,不断去找去见投资人,看起来已经尽力了,而最终没有收获。


约见第一个投资人前,你就需要明确,准备在多久时间内(比如1-3个月)拿到一笔多大的(比如100-300万元)投资。然后看如何分配这些时间,制定融资策略。


一般而言,先对市场上关注该项目领域的投资人进行摸底,确定能够联系的投资人,再进行分类,做出试推list,第一次群推list,第二次群推list...


试推是先推一小部分投资人练手,可以挑那些不是你最想拿到投资的机构。然后根据投资人的反馈,优化BP,提升和投资人沟通的技巧。


如果你在这方面很小白,没任何资源,团队中也没有对此了解的成员,那么建议你找有经验的FA(Financial Advisor财务顾问)。


为什么说没有节奏感的融资就是作死?


很简单——比如半年了,你还在偶尔见个投资人聊一聊的状态中,团队很可能会质疑项目而离开,投资人很可能觉得你大半年还没拿到钱,项目一定不行。


可惜当时我们不懂这些,X先生也没有拿到投资。


那时,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陷入持续低迷,X先生很清楚,再不做出点什么,这个项目就要黄了。



辞职创业也许一切会好起来


合伙创业的朋友中途被离开,兼职创业影响产品开发进度,团队士气低下,找投资频频受挫...


“该辞职创业了”,这个想法在X先生脑海中越来越强烈。


我很赞同。倒不是因为我觉得,兼职创业时遇到的这些坑,全职就可以解决。兼职创业不过是一个放大镜,放大这些坑,背后的核心是,你是否真的具备创业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全职也没用。


最怕陷入自我欺骗——“因为我现在是兼职创业才导致很多事情不顺利(融资,市场拓展,产品开发等),只要我辞职一切就会好起来。”


X先生辞职了,恰好资本寒冬来了。




资本热潮时,互联网人都在谈论创业,谈论脑子里数不尽的创意,谈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仿佛自己马上要成为下一个独角兽公司的CEO。在咖啡馆,在烧烤店,甚至在一个旮旯胡同,总能时不时传来,他们在做一个几亿的市场云云。


的确有幸运的人,在这股浪潮中捞得一桶金。


X先生没有赶上这波浪潮,他辞职时,北京秋意渐浓,资本市场已经入冬。



大山一样的压力


一年后我问X先生,当时辞职创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是否和原来预想有不同,或难以适应的地方。


他很平淡,说,就是压力大,没什么难适应。辞职后没有经济收入,如果项目一直没有进展,就变得焦虑,暴躁。


更多的......是责任吧。



从咖啡馆流窜到有了工位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创业亦如此。买域名,注册公司,合伙协议,每月报税,交医保社保...处处都是花钱的事儿。


阿楠是X先生的朋友,也在创业。他们境遇相似,团队的其他成员都未辞职。


在阿楠的推荐下,X先生入驻了一家不错的孵化器,一排6个工位,白天只有他们在那里,晚上渐渐热闹起来,各自团队的成员过来开会,干活。


阿楠是一个海归,此前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负责市场,为人热情,社交能力强。他正在做一个社交项目,社交注定是一个离钱远,且难做的事,偏偏他就喜欢。


X先生做的是一个生活记录类工具,充斥文艺气息,也是离钱远,难做,他也是喜欢。


他俩惺惺相惜。在一些不加班的夜里,偶尔一起喝酒,喝醉。



我看到他的孤独


辞职以来,我在X先生身上看到最直接的变化是——起床更早了,睡得更晚了,陪我一起玩耍的时间全部蒸发了。写这段文字时,22:29,他正坐在我对面的工位加班。


凌晨时我们走出写字楼,站在安静空荡的街道,影子被路灯拉得又瘦又长,那时我忽然觉得他多么孤独。或者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刺骨的孤独。因为那是条少有人走的路。



我问X先生,团队另外几个人是否辞职出来?


X先生迟疑了一会,摇摇头说,除非拿到投资。


我说,团队出来了不一定有人投资,但不出来一定没人敢投。创业本身就是种冒险。不赌一把——这一切都是扯淡。


X先生表情有些僵硬,这不是我能决定的。反正我出来了。


我没有再往下说。


一个事实是,X先生一个人的辞职并没有改变整个团队的状态。另外几个合伙人短期没有辞职创业意愿,可能对项目心存疑虑,也可能有房贷等经济压力。


虽然一起创业,有时却孤军奋战。



挑战:从技术宅男到CEO的身份转变


创业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很高,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可能写一手好代码就ok,如果你是一个技术总监,不仅要懂代码还要管理团队,如果你是一个CTO,必须要具备战略的眼光和能力。


而如果你是一个CEO,你要负责找人,找资源,找钱。




X先生全职创业后,刻意抽出了一部分精力投入他并不擅长的社交。在孵化器,在租住的创业公寓,在各种创业活动场合,他主动与人交换名片,聊天,探寻是否有项目合作点。


他很清楚,他需要建立起真实的社交网络,而不是局限在微信好友层面。


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找钱比以前更难了


寒冬比想象中冷,找钱很难。这是阿楠在资本市场跑了一圈后的感悟。


如果从0-10给项目打分,6-9分的项目最受资本寒冬冲击,因为6分以下的本来都会死,而9分以上的从来不缺钱。


X先生和阿楠的项目刚好处于6-9分之间。


大环境趋冷加上春节临近,很多投资人陆续出国度假。对X先生而言,年前拿到投资的可能性为零。这意味着他要撑过至少3个月。


他怕我担心,反倒安慰我道,这样也好,有时间打磨产品,跑跑数据。


那个春节,X先生一个人留在北京,一边做项目一边做外包。大年初一,我收到他给我发来的一张照片,平日熙熙攘攘的四环空了下来。


而我,并不知道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2个月后,产品demo终于出来,内部用起来感觉平平,和大家预期落差很大。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屡屡碰壁,免费的手段不好使,付费的手段拿不出钱。


没多久,X先生决定放弃这个项目。



融资没那么简单,不要被媒体报道“欺骗”


我有一种超能力,就是能很用心的把项目做死了。X先生自嘲道。


这让我想起了在某本小说中看到的一句话,“我18岁就死了,只是一直没有埋”。如同很多项目其实早就死了,留着一个壳假装活着。


我问X先生,你有想过,项目这么快就会死吗?


X先生说,起初没有想过,后来强烈感觉到它要死了。但我除了把它继续做完,却不能挽回什么。那时候我缺乏对市场,用户的了解,也缺乏对商业的思考,完全从个人的角度yy用户的需求,然后埋头做产品开发。


应了那句话:有一种创业叫我觉得用户需要,我觉得有市场,我觉得会成为下一个BAT。



我继续问,为什么在创业初始时,你觉得这个项目能成?或者至少能拿到投资?


那时候上班经常看到媒体报道某某项目拿到投资,我觉得我的项目比他好,一定也可以拿到投资。


我无奈的笑笑,道,媒体报道“毒害”了很多人啊。


我问过至少3个投资人朋友,他们为什么投资了某些项目(那些在我看挺一般的项目),他们回答的大意都是,创始人教育/从业背景很好,或者他们和创始人是校友/朋友...


很多不明真相的圈外人,可能下载了某app,觉得很烂,自己可以做更好,就一头扎进创业。却不知投资人很多时候在投人,而不是只看产品。


如果我们只看到媒体报道的表象,就真的会以为,随随便便做个app就可以融几百,上千万美元了。



一个死去项目的“尸检报告”


X先生做的是一款生活记录类产品,中国版的“Google photos”。


用大白话说就是,让亲密好友间可以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共同记录生活,留住美好回忆。


以下是当时的BP介绍:



1,从大的市场环境和行业风口看:

都说站在风口猪也能飞,项目融资是否顺利与资本市场环境以及行业风口息息相关。


X先生创业时一方面赶上资本寒冬,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消失,纯线上的app类项目的风口已过。如果提早1,2年做也许还有机会。


2,从市场空间看:

产品切的市场太模糊,很难判断市场空间。


3,从产品看:

产品解决的痛点,已有很多类似产品可以满足,没有太多差异性。


生活记录类产品更多是社交产品中辅助性的存在,比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也有部分通过云盘等工具解决储存需求。而这两方面都有很成熟的产品了。


4,从团队看:

X先生的团队技术背景不错,但他在做的却是一个重运营的项目。这个项目早期很难在技术方面形成竞争壁垒,相反,急需运营能力打开市场。


5,从商业模式看:

生活记录类产品,暂时还没有很好的变现模式。


6,从进入壁垒看:


前期很难构建壁垒。


是啊,这些都是后话了。



别被沉没成本羁绊

沉没成本是个有意思的概念。它指过去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拿X先生的项目举例,沉没成本是过去他和团队对这个项目付出的所有精力与情感,投入得越多,越难割舍。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项目硬撑了小半年的时间,实际没有实质性进展。是的,硬撑啊。


X先生说,项目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但是现在,他必须亲手杀掉。




那时他已经决定和阿楠一起做一个新项目。这意味着他们要放下原来各自的团队。因为他们不想再去碰兼职创业这个坑,对项目进度和团队关系都是一种消耗。


放弃团队比放弃项目更难,何况是一起奋战过,全力支持过你的梦想的团队。


但懂得放下,也是创业者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