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七门
“东七门”由《奇葩说》制作团队米未传媒&wuli马东创立,落户朝阳公园东七门。这里有米未节目最新动态、新老奇葩个性展示,有奇葩的知识、走心的故事、营养的鸡汤,更有贱嘴小编们天天陪你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七门

《奇葩说》:感情里永远都没有对与错

东七门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5-04 22: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转自公众号 “睡前故事”

01


作为《奇葩说》的忠实粉丝,从《奇葩大会》到第四季开播,一期也没有错过。第四季不仅有老奇葩们进行更加激烈的较量,还有 个性鲜明的新奇葩们来打破这种我们已经习惯的格局。

我记得第三季结束的时候,我发朋友圈感叹了黄执中不一样的魅力,一位小伙伴在我的朋友圈评论的: 他的辩论会让你忘记他的外貌。其实黄执中长得还是萌萌哒,可是他的辩论却从来不是萌萌哒,反而像箭一样。

他每一次的辩论会直接让我们忘记前面的人说了什么,然后只跟着他走。他的一个手势点到哪里,我们的关注点就跟到哪里,他问我们“对不对”“是不是”,压根就想都不想的就点了点头,他总能恰到好处的应用到语言的抑扬顿挫告诉我们关注的重点词汇,不利于他辩论的就不要关注。

第三季印象最深的那个关于生死的辩题,他说: “不要鼓励我说你要有勇气,我去的地方不去要勇气,你们才需要勇气。”

他说: “这世界上,你不会是独一无二的那颗星,一定有人跟你相似。”

他说: “有什么东西是你骄傲的,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自己还是人,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你不是被饲养的,不是在那个小培养皿里面的...因为我们还在意真假,不是因为真实比较幸福,不然,没.尊.严。” (我记得他讲没尊严这三个字的时候有多么着重。)

黄执中的每次讲话,总让我觉得现实就这么血淋淋的呈现在我面前。其实我们一直都知道现实是多么血腥,可是外面有一层美好的肉体,我们可以让自己的视觉暂时缓冲,让自己的大脑先逃避一阵子,可是黄执中就像是一个法医,拿着解剖刀,很淡定的站在我们面前,然后说:“好了,现在我们要看看现实长什么样子了。”

当他划破一层皮肤刺激到我们的时候,我们闭上眼睛不想看,可是他又会温柔的说:“看这多么奇妙。”吸引了我们的好奇,睁开眼,不过依旧是血腥,再次闭上眼睛之后,他又像大学里面严厉的教授,打击我们的自尊心,激发我们本能的与自己作斗争,一次次掉进他设计好的陷阱,最后又完全臣服于他的陷阱。

02


我想《奇葩说》还有一点比较吸引人的就是每一位辩手都有不同的风格,总能符合某一个人的胃口。

马薇薇不像个感性的女人,所有的比喻言辞和黄执中的凶残有的一拼,她说 “不要以为四海之内皆你妈” 。而邱晨也是理性的,马薇薇的语言抑扬顿挫,邱晨就这么平平的叙述,就像磨刀,慢慢的求稳不求快,太快反而会把刀磨坏。

范湉湉是个有人生阅历的“老艺术家”,我想很多人就喜欢她的任性,喜欢她出口就来一句 “老娘就这样”、“你能怎样” 的霸气。肖骁也是个性很鲜明的人,他明白自己追求什么,他可以直接说自己爱包如命,他也可以说 “我不想再做父母和老师心中的乖宝宝,上了高中,我要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娘炮。”

其实我一直挺喜欢颜如晶,不是卖萌,而是真的就是天然萌,无论是之前语言不通闹出的笑话还是总用吃上面的道理来论述人生。的确, “会吃的人往往不会吃的太饱”, 她要分辨的 “不是它到底是一只鸡还是素鸡”,他要的“是尝的那个滋味”。

渐彪欧巴没有想象中那么一本正经,他被大家调侃了很多次的单身狗,估计也有很多人想找他当老公吧,帅气幽默,不失理性还又有绅士风度。让我最感触的是他说: “火车出轨,问题要么在火车头,要么在婚姻这个轨道,不在外面的风景。”

犹记得最初那个颇有日本艺术家感觉的长卷发以及耳边的大红花,那时的他需要用外表来表达自己的个性,而第三季,黄色的利落短发,黄色的眉毛,他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就足以让大家叫他一声“名媛”。虽然最后没有夺冠,可是他却是带给大家惊喜最多的人,

印象很深的是姜思达说: “我在生活中见到了太多的真实,我在生活当中学会争取更多的尊严,但是偏偏在爱情里,我要做一头永远不被叫醒的沉睡的猪。”

可是就是这样一群总是给我们毒鸡汤,总是让我们喊出一个“爽”字的奇葩们,却在这一期的节目里都哭得像鬼一样,连平时搞笑担当的马东老师也好几次仰起头不让眼泪掉下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



03


总是见惯了马薇薇像女皇一样站在宇宙外延看我们像孩子一样幼稚,突然看到她说的声音发抖,说的鼻音越来越重,反而有点不适应。

她说自己与朋友在北京合租,而对于父母而言,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一起住需要迁就很多很多,为了怕麻烦,他们到北京看孩子选择住酒店,因为怕他们住家里开了这个头,其他同居室友的家长也会开这个头,让孩子更委屈自己。

这也许就是每一个为人父母事事为子女先考虑的定律吧, 他们不想着自己年纪大了,不想着自己到了该享受的年纪了,想的全是我家孩子好不好,我不要给我家孩子添负担。

马薇薇说的一句话很对: 我做儿女的时候要求自己做最好的儿女,我做父母的时候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所以我绝不在做儿女的时候期待父母为我做什么。

听着马薇薇这么动情地时刻,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了,也不顾自己像场上的奇葩们一样哭成鬼了。可是奇葩说的神奇之处就是前一秒你在哭,后一秒就可以被他们逗乐,前一秒你信誓旦旦地说不同意父母去养老院,可是后一秒又感觉,养老院其实也蛮不错的。

黄执中总是那么盛气凌人,可是这一次,在面对全场的沉默的时候,他也温柔起来了。


也许就像是第三季那道关于生死的问题一样,这一期关于父母与养老院的话题也是。

当父母说要去养老院,站在父母的角度,不想给子女添加麻烦,或者想要过自己的生活,不用去烦心下一代,站在子女的角度,我们需要父母给的爱,我们也想要继续做个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

其实最让我感触的还是执中学长说的点,中国人的含蓄,缺乏外放的沟通,所有的话都有画外音,而我们都不愿意表达真实的想法,他说“真心说的话不一定是真话”。

我们都与父母缺乏沟通,多少次自己正在吃着泡面,打电话跟父母聊天的时候却说自己有山珍海味,每天坐十点半的地铁,累的像狗一样,却从来不会向父母抱怨。

父母生了病,却在电话里说家里一切都好,来看我们的时候,为了不让我们为难,可能看我们两眼就又赶着车回家了。太多太多都是我们含蓄的结果。

这种话题虽然也是辩论,可是就像马东说的, 这种建立在情感上的话题没有对错,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想法, 随着各位奇葩的论述我们也会左摇右摆,也会不知道是顺从还是想到一些话外音。

也许最好的方式就是最后的ending,每次看奇葩说的时候,想父母一次,或许,现在也可以拿起电话,跟他们撒撒娇,开开玩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