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本•道
吃饱了,好上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吃•本•道

水电的背后是钱钱钱钱钱

吃•本•道  · 知乎专栏  ·  · 2017-07-19 16: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前两篇【 家具 】和【 厨卫 】中,我们基本定下了家里各个功能区的开关、插座和灯具需求。接下来做的,就是将它们逐个定位,布管走线。水电改造的一般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已经有很多答案,我这里就不再啰嗦,直接搜关键词参考即可。

我本篇主要想写的,是在其它答案中较少见到的一些东西。


先说给排水:

水路改造

水路改造没什么特别要讲的,主要注意淋浴系统、马桶(含冲洗器)、洗手台、厨房水槽、洗碗机、直饮机、洗衣机、拖布池等位置留好给水和排水的管路。一般家庭大概用得到的也就是这些了,如果再考虑多一点,无非就是花园、景观的水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应尽早确定地漏的样式,因为接下来很快就要用到。如果比较注重颜值的人,浴室里推荐使用【 隐藏式地漏 】,图上中间的这一块不锈钢盖板可以正反两用,背面是个凹糟,用同区域的瓷砖切一个合适尺寸(有时还需要拼花)放在凹槽里,即可和周边的地砖融为一体,实现“隐形”。在布置地漏位置时注意,不要和淋浴房隔断等地面设备产生冲突。



其它的区域则按需采用,比如洗衣机,厨房水槽这些需要插管的,建议采用专用的防臭防溢出地漏。

这里有一点仁者见仁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考虑到厨房区域很少有大量排水, 厨房区域的地漏找坡能放多缓就放多缓 (我是直接做成平的,水不会自动往地漏方向流而是散排,只是位置尽量靠近供水阀门区域)。这样做的原因是方便落地橱柜安装,在地面不平的情况下,橱柜板可能会扭曲,导致橱柜门很难调平。(按理说橱柜挂墙是可以解决的,但如果橱柜嵌入了洗碗机冰箱这些重物,还是尽量落地比较好,另一个解决办法是调节橱柜的可调支座抵消坡度,但这个调整也略有点麻烦)。

更有品质的地漏,可以参考【 浴室的地漏,不只有那一种…… 】这篇文章。但要注意的是,异型地漏涉及的水路改造的材料价格都是用钱堆出来的,选用之前建议翻翻钱包再做决定。


然后聊聊电路改造。

灯具

要选到满意的灯具,每天泡电商网站,总有一款符合你的口味。出于卫生考虑,我建议选择造型简单、容易清洁、不容易看出积灰的灯,出于节能考虑,整屋都以LED的灯泡和灯带为主。

接下来列出我选择的灯,供和我有相似审美的朋友参考。

玄关灯 】是3D打印的月球灯,模拟月球的凹凸面,越大会越好看。



吧台吊灯 】从壳体材质和电线质量来看,这个牌子的灯质量还算不错。配色也正好有我所需要的黑色加胡桃木色。



吸顶射灯 】客厅和卧室的主灯位,我选择的这款射灯。也是黑色加胡桃木色,完全符合我的中老年气质。其优点在于可调整定向照射,以及配合可变色遥控灯泡,可以做出各种照明氛围。关于灯泡后文还会单独有一段。


吸顶灯 】生活阳台和主阳台的照明,我用了这款壁灯,只是变成了吸顶安装,效果也还不错。



床头灯 】把电线预埋进墙壁,更加简洁好看。亮度可调整,作为夜灯阅读灯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落地灯 】选这一款的原因,是它不占地方。作为阅读灯和功能照明两用,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样有遥控和无极调光,可以配合其它灯实现多种氛围。




壁灯 】这款是冲着颜值入的,作为一盏照明夜灯,外接在衣柜角落。亮度不如之前那款床头灯,个人不建议拿它来作为阅读照明。




智能台灯 】买这款台灯主要是为了尝尝鲜,很多人捧这款台灯,我就决定试试入手看看有哪些不一样,但最后发现,如果没有整体配置同系列的智能家居,它的效果和我其它灯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除了颜值不错外,还没体会到其它优点。

至于【 天花筒灯 】和【 灯带 】,没什么好分享的,各个牌子都差不多。只是受了《 灯!等灯等灯!【桌下灯】【卧室灯改造】 》这篇文章一点启发,我给卧室书桌下加了一条灯带,用来满足各位朋友自拍美腿时的补光要求……(笑)


这里想重点分享一款【 调光调色温球泡 】以及配合它的【 遥控器

我为以上提到的所有具备E27螺口的灯具配置的这款灯泡,可以调出正白光、暖白光两种颜色、光照强弱也可以调,最亮的9W让人非常有安全感。相比于某品牌动辄上百块一只的1600万色智能灯泡而言,这款性价比更高也更适合我的需求。出于成本角度考虑,一个遥控器直接可以控制四路灯泡,可以少布三路线,水电改造相应也能节省一部分费用。

插座

在旅行过一些国家地区之后,我的抽屉里多了好几个转换插头,那时我就在想,要是民宿主人在家里配这种【 国际插座 】那该多好,特别是像我又热爱买欧美港版电器的人,用起转换插头就觉得累赘。加上可能会把房子挂在Airbnb上做短租,面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沙发客,配几个这样的插座更是理所应当。


安装插座有个小技巧: 可以配合电器使用位置反装 。举个例子,我在国外旅行时买的手持挂烫熨斗,是英标插头(线基本就是从插头下部引出),插座离地0.3m,而挂烫熨斗使用高度一般在1.5m左右,反装插座,就不会出现电线经常弯折和绷裂的问题,用起来更顺手(有些欧标插座也有这个线方向的问题)。在空调下方的插座也是同理。


在合适的位置,比如客厅,卧室书桌处也应该配【 USB五孔插座 】。USB供电(或充电)设备越来越多,很多东西就可以直插面板供电,节约出插座空间。


含遥控模块的情景控制器、开关、插座等

这一部分算是我个人觉得挺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可以多说几句。

原本是打算基于苹果iHome的支持配置智能家居系统的,但筛了一遍目前支持iHome的产品,价格不菲,功能也不太符合我的需要,性价比实在低。另外研究了一些智能家居的内容之后,个人觉得还有发展空间,现在不用一次到位。所以在成本和功能的平衡之中我选择了这样一种方案: 只实现纯室内2.4G遥控,App远程控制放到必要时再安装 。在和淘宝上几家做智能家居的客服交流之后,最终选了【 初冠智能科技 】这一家的产品。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情景控制器,你可以选用遥控器,也可以选用86型面板。功能本质一样,通过遥控配对同一厂家的【 遥控开关 】、【 遥控插座 】、【 电动窗帘 】、【 电动开窗器 】、【 无线网络摄像头 】。它最终可以实现的功能是:一键控制指定数量的设备,以达到一种情景状态。



比如离家时,一键关闭所有灯,和部分电器插座,窗帘自动打开,窗自动关闭。只需要把对应的设备和情景控制器配对即可,好处是不需要无线网、路由器或者Modem,各个模块都可以直接和情景控制遥控或面板直接配对。


又比如看电影时,一个观影用的照明亮起、一键关闭所有其它灯,电视、功放的插座亮起、遮光窗帘关闭。再在座位边配以一个【 随意贴遥控器 】,用来在电影开始时关闭观影照明,就可以实现影院模式;你也可以设置关闭所有其它灯具电器的开关插座,所有窗帘合起,指定的夜灯、感应灯、插座亮起,一路引导至床边,再在床头配以一个随意贴遥控器,控制指定的夜灯关闭,进入完全黑暗的睡眠模式。

这套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 节约布线 ,特别是双控或者多控、直接变成无线遥控, 越大的房子,水电改造的成本节约越明显 。而且现在也可以通过遥控, 解决掉一些传统接线方法不能实现问题。 比如缺少更多穿线空间,就可以通过遥控+模块实现控制。另外,涉及到一些老房改造时,可以更换现有开关,配以遥控器,不用破墙,就能实现双控或者多控功能。

它的 配对很自由 ,随意贴遥控器可以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各种方式、配对灯具、开关、插座、窗帘等各种设备。其实只要逻辑清晰,这套系统的玩法可以千变万化,配置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生活习惯的方案。最后,它 还有继续升级的空间 ,目前已经可以通过加中控台连接网络,配合手机APP,实现远程遥控。对我来说,升级无非就是等待一个技术更符合我需要的时机而已。

在做电气布线改造时,我也把这套系统给电工交了个底,电工师傅先是捶胸顿足,感觉布线变少了,他们挣钱利润会变少,一转念又想通了,接下来准备给客户推荐这套系统,做技术含量更高的整体布局,也许利润反而会增加。




最后说下采暖通风。由于房间小,以及大环境还算不错,我并没有单独安装新风系统,以带空气净化功能的【 风暖浴霸】 和【 空调挂机 】代替,主要的新尝试是地暖。

地暖

地暖 】我选择的是川内一个比较知名的品牌,从售前到安装到使用,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瑕疵。甚至微信企业号也搭设了售后平台,个人感觉比较正规。



地暖售前上门时,首先先 确认房屋地面和门的高度差 ,是否有足够的安装地暖的空间(地暖的管道安装和混凝土地面,大约需要8-9厘米左右的空间,再加上地板面层,要计算是否会影响到开门)。然后针对房屋功能, 测算铺设面积并选用合适的热水炉 。对于小的房间,可以选用同时供地暖和生活热水两路的热水炉。在夏天可以只开生活热水一路,冬天两路同开。但不用担心同开时生活热水不足的问题,因为地暖盘管分部均匀,能够保持室内温度变化缓慢,热水炉就能够优先保障生活热水使用而不影响到室温。如果是大房子,售前的建议是生活热水和地暖分开,单独再装一路热水器供生活热水。

安装过程则比较漫长:

除了 铺设盘管、排污管 安装分水器 外,还要 铺设一路控制线 连接温控器。这里就需要水电工和地暖厂家碰面,共同商议定位和走线。管道铺设完成后,就不能再给地面钻孔,以免打破管道漏水 。此外,家具覆盖的部分加热效果不明显,技术人员建议将盘管避开有家具的地方(如图左边,空缺的将来是衣柜位置)。

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 液体试压 ,保持管内压力一个月,直到 安装热水炉 时再泄压。此时浇筑混凝土地面,将管路直接覆盖。浇筑主要注意的是控制地坪高度和平整度,预留出安装最终地坪的高度(瓷砖、木地板)。我在这里踩到一个大坑,玄关的地坪高度没控制好,如果安装了木地板,入口门就只能开启很小的角度,后来被迫改成地毯(其实清水混凝土也是好的方案,只是面积太小人家不愿意单独为3平米跑一趟),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热水炉由于体积较大,一般是在装修末期墙地面完成后安装,一是不会影响施工过程,二是保护设备不被损坏。 安装 调试 也是分两次进行,都有专业厂家人员服务,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从售前上门到安装完成,厂家服务人员前前后后上门大概十次左右,还要与相关的水电改造、木地板安装等专业交叉协调,算是贯穿了整个装修过程,也算是比较麻烦的一个的安装项目了。不过我这里也是第一次安装地暖,经验不多,如果未来接触到更值得推荐的安装方法,会另外更新文章。

目前还没到冬季,地暖效果还没体验到。接下来的主要关注点是强化木地板在一个供暖期后会不会产生热涨冷缩变形,以及地暖会产生哪些其它方面的影响。如果有,明年也会将结果更新在这里。




接下来的一篇文章内容,按顺序应该是铺砖、吊顶、墙面。




我的关于装修的一系列文章都可以在【 答案索引--【学习和经验分享】 】中找到。


——————————我是求赏的小尾巴——————————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击并【 扫描二维码 】对我打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