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JN
全球深度报道网(GIJN)致力于整合并分享深度报道资源,包括报道手册和书籍、国内外公开数据库、数据新闻工具包和深度报道的前沿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GIJN

第三届“报道亚洲”大会开幕 新闻危机时代更需跨地区合作

GIJN  · 公众号  ·  · 2018-10-05 18: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0月5日,“报道亚洲”第三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在韩国首尔正式开幕。平台技术反噬、传统媒体收入紧缩、政治强压等危机不仅持续困扰着西方新闻业界,亚洲媒体也未能幸免。通过帮助亚洲记者结成交流互助网络,大会的目标是为以上问题找到答案。


本次大会由全球深度报道网(GIJN)、韩国调查新闻中心Newstapa(”新闻打破“)以及德国Konrad Adenauer基金会(KAS)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48个国家的440多名记者、媒体人以及新闻学者出席。大会将持续三天,共设60多场研讨与交流活动,涵盖数据新闻、企业调查、如何报道朝鲜半岛和平进程、亚洲的“我也是”运动等地区性热点议题。



“全球的调查报道网络版图不能缺了亚洲。”GIJN执行总干事David Kaplan在开幕致辞中说道,“尽管挑战重重,亚洲的调查报道网络仍在不断扩大。”Kaplan表示,在过去五年,全球新加入GIJN的非盈利调查新闻机构增加了三倍,其中亚洲成员从2012年的3个增至如今23个。


GIJN执行总干事David Kaplan(右二)在大会开幕式上


会议韩国协办方Newstapa正是亚洲调查报道机构网络中的重要一员。主编金镕镇(Kim Yongjin)对在场记者致以欢迎。为抵抗主流媒体垄断话语权,金镕镇从老东家KBS(韩国广播公司)毅然辞职,于2012年成立Newstapa。机构依靠众筹运营至今,曾发表三星会长性丑闻、世越号客轮事故调查等对韩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报道。


”调查性报道改变了韩国的历史,韩国公众信任并且期盼真正的新闻报道。“金镕镇在发言中说到,“调查性报道正是值得我们投身的事业。”


KAS亚洲媒体项目总监Chritoph Grabitz以美联社报道《血汗海鲜》为例,重申调查性报道对于曝光与改变社会不公义现象、支持民主社会发展的作用。2016年,四名女性记者合作完成并发表《血汗海鲜》系列报道,揭露东南亚渔业奴役渔工黑幕,由此解救了上千名被囚渔工,并推动了相关法例的修改。报道荣获当年的普利策奖,记者跨国调查的经验与手法引发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缺乏团队、跨境协作或交流,今日的调查性报道会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这样的会议很重要。”Grabitz鼓励在场记者把握机会,“(在大会上)攫取灵感、结交同道、开拓未来的报道合作”。


前两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分别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举办,两次大会有共计800多名记者出席。回顾往届大会的专题报道和干货分享,欢迎访问cn.gijn.org。


文 | Vickie Liang

编辑 | Ivan Zhai










用漫画揭贪腐滥权 马来西亚漫画家担任“报道亚洲”大会演讲嘉宾





用漫画揭贪腐滥权 马来西亚漫画家担任“报道亚洲”大会演讲嘉宾


亚洲深度报道大会官网上线 参会资讯、会议干货一站通


全球深度报道网

cn.gijn.org

工具 | 数据 | 调查 | 深度 | 可持续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